藏书的理由
(2022-04-20 14:28:13)
藏书的理由
有个年轻人拜访学者季羡林,见季先生家几间房子里都填满了书,已经到了“初极狭、才通人”的地步,禁不住问:“季老,你要这么多书干什么?”季羡林坦承,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因为他没有研究过藏书心理学,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我也喜欢买书藏书。当然,跟季先生相比,我的书不及他藏书的零头,但与买其他东西相比,买书却是我明显的生活偏好。
爱人时不时劝我,不要再往家里买书了,书架上早就放不下了,家里没有地方放了。前几年,我常会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这本书多么地好、多么有保存价值等等,却总是无法得到她认同并让她停止絮叨。后来我学聪明了些,只要她一埋怨我买书,我便说:“老婆说的对,下次咱不买书了,买点吃的喝的多好,把日子过得好一些。”这一招屡试不爽,慢慢地,妻子对我的购书行为听之任之了。
可是,当她不再絮叨时,我心底却不时暗自反思,到底买这么多书有什么意义?
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在寻找藏书的理由。就在前几天,我意外地找到了一个自以为充分的理由。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是从中专生成长为自动化领域专家的任桂山的演讲,题目叫做《世上就怕“认真”二字》。中间他讲了一句话:“买那么多书,我基本没有看,主要是营造一种氛围。”我忽然觉得,他讲得太好了,不愧为自学成才的典范,不就事论事,跳出事外看问题,视角也就新了。
营造一种氛围,改变一下环境,自得一片天地,规整飘荡的思绪,让心灵远离喧嚣的尘世—这便是购书、藏书的的好处。每天起来,随便翻翻旧书,喝杯热茶,享受人生的时光,多么惬意的事!
倘若家里墙壁上贴的是美人图,摆放的全是烟酒茶,客厅一台麻将机,卧室一张按摩椅,左手一摸电视遥控器,右手一抓手机,置身这样的环境,恐怕就不会想起翻几页书了。由此我又想到,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被炒得火热的电子书恐怕永远也淘汰不了纸质书,毕竟捧着一个平板电脑,纵然里面存贮着万千书刊,也无法给人营造一种书斋的氛围,更无法散发出令人陶醉的书香!
爱人反对我买书还有一个原因:“买的书你都看完了吗?”说实话,每每听到此言,我心底都十分惭愧,因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书只是翻了翻而已。今日读到季先生的文章,才知道他也是如此这般。他1993年6月22日撰写《我的书斋》时讲:我只读过其中的一小部分。
从此,我再也不会为旧书没看完又买新书而愧疚了,再也不必以“有的书本来就是买来备用的”作辩驳了。买的书不一定都要尽读,藏书即储备了无穷的智慧,这是我偶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一书最大的收获。其实,季先生这本书已搁置在我家好几年光景了。
藏书不仅是“营造一种氛围,改变一下环境,自得一片天地,规整飘荡的思绪”,还是“陶醉一下心灵,形成一种休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节奏逐步变快的时刻,让心灵停一停,休息片刻,也是人生的快乐!!
2022.4.20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