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岁女孩报恩:向世界爱心银行高息借贷50万

(2012-06-08 09:02:49)
标签:

杂谈

13岁女孩报恩:向世界爱心银行高息借贷50万

                               文/梁玉珍

一个是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童,一个是都市学业有成的绝症患者,是什么让茫茫人海中素不相识的两个不幸者彼此牵挂?是什么让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用自己最后的绵薄之力去支撑一个陌生女孩的生活勇气?又是什么让一个从未见过世面的13岁农村女孩,发出石破天惊的报恩稚语?这两个不幸者,以他们相互援助的故事感动了中原,感动了中国。

 

爸爸瘫了,妈妈逃了

5岁小海霞撑起残破的家

1998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在兴高采烈地置办年货,可河南确山县三里河乡中店张沟村的张海霞家中却冷得像冰窖。年届三十的父亲张改样,因类风湿病情突然恶化,不能站立行走了。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他又突患视网膜神经萎缩,双目几乎失明。面对这一贫如洗的家和近似废人的丈夫,小海霞的母亲选择了逃避,决意离婚。那年腊月廿八,她拿着市法院的一纸离婚判决书,卷起衣物走了,也把小海霞带走了。小海霞是张改样唯一的骨肉,是他存活于世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女儿,自己活在世上还有啥意义?所以,他艰难地挪动着身体爬行,四处央求好心人帮助,一纸诉状告到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夺回了小海霞的抚养权。

从此,父女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爸爸又瘸又瞎,情绪沮丧,天天都说把自己弄死算了,他死了,女儿还可能有政府救助,他活着只能拖累女儿。小海霞既难过又害怕,死死盯着爸爸,每天给他喂饭喂水讨爸爸开心。女儿过早地懂事和成熟,让张改样酸楚不已,渐渐打消了寻死念头,决心尽快教会小海霞独立生活。他借钱托人买回猪崽、小鸡和小鸭,教小海霞饲养。小海霞不到6岁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像个小大人似的去镇上买饲料。家里有一亩八分责任田,没钱雇人种,小海霞重活就找大伯和大娘帮忙,播种、除草、施肥等轻活就自己做。在父亲的指点下,小海霞按季节播种了小麦、玉米、花生和黄豆。

小海霞上学后,每天5点钟起床,先到地里干一会儿活,7点钟回家做饭。饭后涮锅、喂猪,然后骑单车到四公里以外的学校去上学。傍晚放学,她先去打些猪草,然后才能回家烧饭。转眼间六年过去了,小海霞学习没落后,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荣获了一墙的奖状,使这个清贫而残破的家显得喜庆而富有。女儿是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残破家庭的顶梁柱。

然而,这厄运中透出的一丝曙光,顷刻间又被压顶而来的阴霾吞噬。

2006年9月20日上午,小海霞上学后,张改样在门前摸索着想晾晒小海霞收回的苞谷,突然身体失衡,屁股下的小凳翻了,他从门前半米高的台阶上栽了下来,头磕在铁锄上,当即流血如注。直到中午小海霞放学回家,才看到倒在血泊中昏死的父亲,她吓得直哭喊:“爸爸,我这么努力,你为啥还要自杀啊?大伯大娘快来救救我爸啊……”小海霞凄惨的哭声惊动了整条山村。当大伯和乡亲赶来把张改样送进县医院紧急救治时,小海霞才知道父亲是跌伤,头左侧缝了11针。张改样失血过多,光输血和住院治疗费就花去5600多元,虽然大伯借支垫付了,但好强的小海霞还是给大伯打了欠条,决心等卖了猪以后偿还。张改样清醒后知道了这些,摸着小海霞的头说:“霞,老爸是个废人啊,你还救我干啥?我这辈子八成得拖累死你呀……”小海霞呜咽道:“爸,只要你好好活着,欠多少钱我都能还清。妈妈离开了,我不能再没了爸爸啊!”可是,父亲自这次出院后,性情变得暴虐、偏激,小海霞心疼父亲,又张口向大伯借了500元,带父亲到驻马店市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颅脑受损病变,说要想治好此病,必须动手术。小海霞一听手术费高达10万元,只好怏怏地领着父亲回家。看到父亲这个样子,小海霞对他说,读完这个学期她就休学搞养殖,挣钱给他看病。父亲一听大怒:“你敢休学我就自杀!我现在活着的唯一精神支柱就是盼着你能考上大学。”“爸,我天天看着你头痛得生不如死,我咋还能安心读书呢?”尽管父亲以死相逼,但小海霞主意已定。

就在这时,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出现了。

 

哥哥来了,学费有了

13岁海霞却哭着执意退款

2007年1月9日中午,一个身材高大却显得极度虚弱的青年来到张海霞家中,他看着一贫如洗、与家畜同室的父女俩,哽咽着对小海霞说:“我叫祁健。得知你很优秀,但也知道你很不幸,所以我决定以后每年资助你500元钱,望你继续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这样你才能改变命运啊!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说罢,他把500元和手机号码塞到小海霞手中就急匆匆地走了。小海霞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再看看手中的500元钱,眼睛湿润了。为了祁健哥哥的这句话,她不想休学了。

小海霞万万没想到,祁健哥哥竟然是个白血病患者!半个月后的一天,她的大伯到县城办完年货回村,小海霞意外地在大伯包着年货的报纸上发现,上头登载了祁健哥哥的事,而且这500元是人们捐给他的救命钱。小海霞哭了。她当即拿着报纸奔跑回家给父亲念了那段报道,张改样也哭了。小海霞哭着提出要去漯河市中医院看看,如果报上说的这个祁健就是来资助她的哥哥,她一定要把钱退给他。

2007年2月1日清晨,小海霞骑着三轮车驮着父亲上路了。在村民眼里,一个13岁女孩骑三轮车驮父亲去漯河是绝对不可能的事。100多公里的路,就是成年人也要走两天。刚走出10多公里,三轮车的链条断了,小海霞没灰心,就推着父亲走。路边一个少女推着残疾人前行的身影引起了过往司机的注意,开卡车的老李师傅停下车,问小海霞去哪里,当得知她此行的目的后,感动不已,执意把小海霞父女送到了目的地。

当天下午3点多,小海霞和父亲来到漯河市中医院。当她走进一间病房,看到正在输液的就是那天专程来资助她的祁健哥哥时,顿时泪流满面,上前拉住他说:“这次我和爸爸是来看你和感谢你的。我要当面把500元还给你,这是你的救命钱。我上学可以慢慢想办法,但你的病不能再拖了。”说着,她把那500元塞进祁健的衣袋。祁健推让道:“能资助你是我最大的心愿。你那样的家境,还这么坚强和优秀,我觉得自己作这个决定非常值得。我已经认下你这个妹妹了,不会不管你的。只要你答应我,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行了……”此刻,小海霞还是执意要还款,祁健为她的纯朴与善良而感动,搂住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哭了。见此情景,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祁健哥哥,这样吧,我向你保证考上大学,你向我保证治好病。我们拉一下勾好吗?”两只手伸了出来,一小一大两只小指头紧紧钩在一起。这时,守候在病榻旁的祁妈妈给小海霞讲述了祁健哥哥帮助她的原委——

今年24岁的祁健是家里的独苗,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微薄。母亲所在企业不景气,早已内退在家。2006年7月底,祁健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中,想好好地与父母过个轻松的暑假后再去谋职。可回家没两天就莫名其妙地发起高烧,持续四天不退,被漯河市中医院确诊为白血病。祁健的父母惊呆了,如五雷轰顶,痛心不已。为给儿子治病,父母满城举债。祁健体内的造血功能丧失了,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化疗和换血,仅此两项就得花3000多元。几个月后,家里无力支撑了。医生说,要想救祁健的命只有骨髓移植。9月25日,从中华骨髓库传来为祁健骨髓配型成功的喜讯。当祁健得知,治愈这种病至少得要30万元时,他绝望了。父母供自己读完大学,已经付出了很多,怎忍心让父母债台高筑,再当牛做马为自己还债!他决定放弃治疗。医生和父母都苦苦劝他配合治疗。为给他治病,父亲每天下班顾不上休息,马上就跑到街上做小买卖。可是,祁健拒绝化疗和换血,他说再也不想拖累父母了,还不如拿这些仅有的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一日,他在网上突然看到,2006年中秋节,中华红丝带网的几个网友前往确山县瓦岗看望艾滋病孤儿时,途中看见一女童独自在收割一大片玉米,她单薄瘦弱,吃力地挥动锄头砍玉米秆。网友下车走近她,看到她那双小手结满厚厚的茧子,都怜惜不已,主动帮她把玉米秆扛回家。这时,他们又见到她那双目失明的父亲坐在小凳上挪行,生活全靠小海霞照料。就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屋内一面墙上还贴满了三好学生奖状,他们震撼不已。与张改样父女告别后,一个网友就把看到的小海霞的境况在网上发布。

祁健看到这个帖子后,怦然心动。他把小海霞的困境告诉父母,说:“爸、妈,这辈子我注定是要辜负你们了。我想每年拿出500元资助她上学。对我的病来说,500元是杯水车薪,还不够一次化疗费,所以多500元和少500元实在区别不大。但对她来讲,这500元就可以多上一年学,或许就可以改变她的命运啊!等将来我不在世了,她可以努力成就你们对我的梦想,这也是希望的延续啊!在弥留之际,我只想做有意义的事。我想让她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有人关心她,而不是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扛着生活啊!”父母看着生命垂危的儿子,含泪答应了。1月9日,祁健感到身体好些了,就去确山县山区了却这桩心愿。

听完祁健妈妈说完,小海霞泪水涟涟:祁健哥哥在生命行将走到尽头的时候,还牵挂着素不相识的她,而她却无力救哥哥。小海霞心疼不已。

回到家后,只要一想起祁健哥哥,小海霞就无比忧伤。夜晚躺在床上,她满脑子都是祁健哥哥的音容笑貌,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得绝症!她不想让刚刚走进自己生活的祁健哥哥这么早就离开人世,于是她苦苦思索着该如何挽救祁健哥哥的生命。

 

有人叫好,有人响应

13岁山村女孩报恩稚语石破天惊

2月7日晚上,小海霞从家里那台别人送的破旧的14英寸黑白电视机里看到一个救治白血病儿童的节目,突然来了灵感,找到了挽救祁健哥哥生命的一线希望。她连夜趴在小凳子上写了撕,撕了又写。一封千字的信,她愁得吃不下、睡不着,整整写了一天两夜。父亲问她写啥,她也不说。

2月9日早上,小海霞把父亲托付给大伯大娘照管两天,怀揣着曾登载过祁健患白血病后资助她的那张报纸,坐车辗转来到郑州市,找到报社记者,郑重地掏出自己写的信,说:“叔叔,求你一定想办法帮帮我,祁健哥哥都快死了还要帮助我,我咋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样死去呢?叔叔,你一定帮帮我啊……”记者看着这个满脸泪水的农村女孩,打开她呈上的“神秘”信函,这信写在一页用过的作业纸背面:

我现在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加上初中、高中6年,大学4年,再有10年我就能大学毕业找工作了。但那时,我还能见到祁健哥哥吗?一想到这,我心里就非常难受。我苦苦想了两天,我决心贷款救助祁健哥哥。因为前天我在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节目中,看到一个叫黄冠的小孩得了白血病,他家没那么多钱治病,就是电视台报道后,许多人捐款救助治好了。所以我想让你帮忙,通过报纸向全国、全世界寻找好心人或爱心银行。听说祁健哥哥的骨髓移植手术需要30万~50万元,我就借贷50万元……要是哪个好心人或哪家银行愿意借贷给我50万元,我就按10年最高利息写张100万元的欠条,等我大学毕业后一定用一辈子的努力工作挣钱偿还,说话算数,真的……

这是多么幼稚的贷款要求,可记者读后心里酸酸的,眼泪模糊了视线,当即应许:“小海霞,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实现心愿!”记者没食言,连夜赶写新闻报道。

人心向善,小海霞想借贷报恩的义举感动了中原,网友们自发地发起了“捐五角钱帮小海霞圆梦”的行动,并在确山县三里河乡邮政储蓄所为小海霞开设了“爱心银行”账户,接受社会各界捐款。福建省一家特教学校寄来了150元钱,该校150名师生还表示:他们每人每月节省1元钱,要长期资助小海霞上学。最可喜的是3月下旬,小海霞得到了美国万通证券公司想资助的消息,该公司承诺送祁健前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骨髓移植。

4月2日清晨,小海霞到山里采了一大束野花,带着她的美好祝愿赶到漯河市为祁健送行。她把那束野花敬献给祁健,从花束中抽出一枝极为雅致罕见的兰草花,伏在他耳边说:“祁健哥哥,兰草花象征平安,是我早晨在大山里采的,你一定得带到医院,一定要平安回来啊!”说着,小海霞哭了。祁健用手轻轻地为小海霞擦眼泪,说:“哥哥答应你,一定平安回来!”就在这时,小海霞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沓钱说:“祁健哥哥,这38000元是河南工业大学和社会上好心人存在‘爱心银行’的,你把这些钱带到上海去好好治病吧!”祁健接过钱,泪如雨下,一把抱住小海霞久久不愿松开。小海霞再次劝慰道:“你一定得好好治病,将来我会履行诺言偿还的。”

不久前,笔者又到小海霞家中向她了解祁健近况,问她将来“爱心银行”再有储蓄存款如何支配。小海霞说:“祁健哥哥现在还在化疗和观察,将择期手术。我现在只知道万通证券公司捐助他这次移植手术治疗,但不知管不管他手术后期的治疗。据医生说,他手术后,五年内都是危险期,我想把‘爱心银行’所有的捐助都拿给祁健哥哥,让他积极治疗和保养。只要祁健哥哥的病能治好,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当笔者问:“难道你就不想留出一部分给你父亲治病,和用于你上学以及维持你们父女俩的生活吗?”“父亲的病不是急症,等祁健哥哥病情好转了、稳定了以后,我再慢慢想办法给父亲治病。现在农村学校减免学杂费,我上学暂时不成问题。再说乡里又给我和爸爸办了低保,我俩每人每月可以领到20元,这40元钱就够我们买油盐酱醋和零用了。”小海霞不假思索地回答。当她兴高采烈地拿出那本鲜红的农村人口低保证时,笔者心弦微颤,我第一次知道河南农村低保每月每人才20元,在我们眼中微不足道的20元,在她眼中,仿佛是拥有了生活保障。

笔者环视着张海霞家:屋内连一张小桌都没有,破旧的屋顶上吊着一只灰蒙蒙的小灯泡。当笔者问小海霞灯这么暗怎么学习时,她笑着说,蹲在地上趴在小板凳上学习。再看看她父女俩睡的那张破床,只有一米宽,床上还堆放着破旧衣物,真想象不出她父女俩是怎么挤着睡的。

在这个清贫残破的家里,唯一让我觉得欣慰的是,小海霞阳光、勤奋,她让这个家充满了生机:她养的12头小猪只只活泼健壮;她养的一头老母猪足有400多斤;她养的狗一次生了8只狗崽,一只只憨态可掬;她养的鸡鸭牛羊啼叫声此起彼伏……张改样笑着说,小海霞从不出去玩,做家务、干农活、养家畜就是她唯一的娱乐。

这对贫困父女的坚强乐观感染着周围的人,小海霞特殊的报恩方式更让人们震撼,她被网络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可爱的贫困女童”。现有一民间自发团体正在将张海霞与祁健两个卑微生命互助的故事拍成DV,呈献给世人,让人们懂得:假若爱如星火,那感恩就可燎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