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晏殊后人晏涛跻身全省理科第九
(2012-07-26 11:01: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 |
该校不仅高中部人才辈出,初中部成绩也是夺目耀眼。该校党总支副书记朱旗向记者介绍,今年中考,进贤县满分位置值(记者注:一种新的考试成绩评定方式)23.5的人有29个,仅进贤一中就占11个。
进贤一中创建于1941年,七十年风雨霜雪,半世纪坎坷颠簸,1978年就被列为全省8所重点中学之一,属老牌重点中学。该校今年高考中考成绩双双创下新高,有何特殊的制胜法宝呢?7月6日,记者走进该校进行了采访。
中高考有三宝,心平体健智力好
进贤一中高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全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新课程教学、着力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晏涛的班主任龚桃仁坦言,高考不仅是智力的较量,还是体力的竞争,更是心理上的优胜劣汰。所以每天早自习前,老师带领学生排成长龙在校园内晨练晨跑,确保高考大战时学生有强健的身体应对。在心理问题突出的高三阶段,班主任和老师同时也身兼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很多中考成绩拔尖的人之所以不为名校所诱,毅然选择留在进贤一中读高中,就是割舍不下熟悉的母校和亲切的师长,今年被清华录取的晏涛就是绝佳例子,三年前他以并列第一的成绩从进贤一中初中部毕业,当时省内多家名校前来游说挖脚,但有主见的晏涛不为所动,坚定选择了一中。“我相信母校!相信它能提供我相同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晏涛真诚地对大家说。
“一中的软件设施、师资力量并不比其他名校逊色,尤其是老师们都很敬业,从早上7点到晚10点,除吃饭睡觉之外都与学生待在一起。”高三年级组组长杨凌云告诉记者,学校为确保老师坐班自习课,专心教学,明令禁止老师开办家教,而一中的老师们也极富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就这样甘于清贫,年年月月守着一中学子。学校关怀周到,老师敬业奉献,学生勤勉好学,或许这就是进贤一中能在生源惨淡的情况下依然能创造高考奇迹、培养出诸多名牌高校学子的原因吧。
名校夹击下的生源流失,未能阻挡创造高考奇迹
每年夏季中招,各个学校在这里都要展开激烈的优质生源争夺大战。南有临川,北有南昌,一中被多面夹击,近几年优质生源流失非常严重。去年中考进贤县全县前十名中就有3个被名校挖走,前二十名被挖走6个,就连在南昌四个县中排名第一的学生也因对方条件诱人而流失了。教导主任汪主任对学生各项数据如数家珍,谈起往年一中辛苦培养的学生连连被挖走时他直言非常痛惜,简直就是“剜肉之痛”。
但有趣的是,中考后被名校挖走的学生的高考成绩不一定比留在母校的好。对此,进贤一中教务处做过相关统计,以2005年为例,当时全校分数达到师大附中录取线的仅8人,达到择校线的130人,可经过进贤一中三年的培养和雕琢,2008年高考时,一中学生既有考上北大的,也有被清华录取的,各个名牌大学皆有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