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

(2010-09-01 22:33:36)
标签:

校园

(一)选题指导

1.选题的意义

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选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活动项目方向,二是选择进行实践的项目。前者决定研究项目团队和个人在假期内进行社会实践的主攻方向,后者则是在这个主攻方向下选定实践活动的突破口。选择和确定社会实践项目选题是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实践者进行活动的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在这个方向逐步实现全面占领的具体活动任务,制定实施的计划和步骤以及采取的方法和途径。能否确定一个有创意的主题,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实施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项目的难易程度等。因此,选定项目主题在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认真对待。

2.选题的原则

第一,现实性原则。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事物或现象的当下的存在,是潜在的可能性的展开和呈现。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主题十分广泛,涉及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帮残助困、支农支教、勤工俭学、挂职锻炼、创业实践、预就业实习、科技文体法律卫生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实践项目的选题。社会实践活动要有现实意义。那些在于宣传、流于形式或者脱离实际的社会实践项目,当然谈不上有什么价值。既然是社会实践就是要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和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于我们文学院的学生而言,可以选择民俗风情文化研究等等。社会实践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的独特创见。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在社会实践中搜集和整理材料,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用新的事实或新的依据来丰富专业学科的某些内容,或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可能性原则。所谓可能性原则,就是根据实际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择课题,对预期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尽可能加以周密的准确估计。要根据实践者的学术知识,具备的经验和能力素质同时还要考虑时间、精力、资金等来选择适宜的主题。选题过难会达不到预期目的,过易又会影响才能的发挥,因此要慎重考虑。

第三,创造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要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开阔视野,以小见大,创新认识,增长才干。因此它必然要求创新,有自己独到之处。创造性原则要求选题本身具有先进性、新颖性。

 

(二)组队建议

要求每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至少由五人组成,最好为十人以上,可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组队,鼓励以地域为单位组团,至少要有一位指导老师带队,经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实践活动。

一般来说,如何组队是自由的,选择队员可以选择亲密的朋友,可以选择同一个地域的同学们,亦可以选择在校同一个社团的朋友们等等而无限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小队需要有队长和通讯员,并且要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一般由院团委老师承担,需要各小队自己邀请)。其中指导老师、队长责任如下:

指导老师责任:

1.工作认真负责、组织管理好社会实践团队的各项工作。

2.热爱学生,对实践队员在政治上要严格要求;在思想上要关心,充分调动队员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作风上要努力倡导“严谨、朴实、正派、活泼”的优良作风。

3.教育队员增强安全意识和组织观念,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全责,不能放松警惕,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督促学生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4.全面负责团队各项事务,协调好学院、驻地、基地之间的各方面关系,努力使团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

5.全面组织指导社会实践队员开展工作,做到工作前有计划,工作中有检查,工作后有总结;指导队员完成实践报告和小结。

6.在工作中体现公正、合理的原则,在团队内努力营造“团结、开拓、创新、进取”的良好集体氛围。

7.认真填写带队教师总结,真实反映实践工作。

队长责任:

1.政治上要求上进,工作认真负责,生活上严于律己。

2.团结同学,充分发挥小分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3.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全面负责小分队内各项事务,努力处理好小组、驻地、基地间的关系;对带队教师负责,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协助做好小分队成员人身、财产安全工作,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4.组织管理好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在评估成绩过程中,要充分尊重队员意见,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客观地评价成绩。

5.带领小分队成员努力完成工作,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社会实践研究方法与策划书撰写

1.社会实践研究方法

首先,在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理论中阐述说

社会研究方法论有: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设; 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中的内在逻辑。

研究方式有: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研究技术包含:查找文献的技术、抽样技术、设计问卷的技术、访问技术、观察技术、实验技术、统计技术、整理和审核资料的技术、使用照相、录音和计算机的技术等。

就大学生社会实践来看,可能初次实践,并不要求就理论上纲上线,可以简易些。主要用到的研究方式一般是实地研究,研究技术视所选课题而定,可以用调查技术,访问技术,观察技术或者设计文体活动技术等等。

2.策划书的撰写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活动策划书需要包括:活动背景、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对象、参与人员与分工、活动具体内容(这里便包含上面所讲的研究或实践技术)或者说活动流程、活动预期效果、经费预算。

整个撰写策划书的过程亦是整个策划的过程(策划方法可以参照上面所讲社会实践研究方法),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可行性分析,在你的策划中你所设计的活动或者你所考虑的调查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是具有可行性的,符合条件限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