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幸承担了一节校际交流的幼小衔接美术公开课,这节课我和学生准备了制作的材料,以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的方式组织教学——手工制作:会摇的玩具。
会摇的玩具从形状、大小、材质、功能等方面千奇百怪。这些变化使儿童容易产生联想,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以“会摇的玩具”为原型的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主动、乐学、勤思、共进。
这节课我先设计了让幼儿园的孩子玩一玩一年级孩子自制的不到翁,在玩的过程中体会玩具不倒的奥秘。接下来让孩子欣赏了自制会摇动的玩具和玩具图片,在欣赏的同时让孩子积极思考玩具是怎么会摇动起来的。我引导他们观察骑着小人的小木马、小摇篮、弹簧上的花、还有荡秋千的小猴……这些会摇的玩具真不比商店里的玩具差!我通过现场演示用圆形纸折出了一个半圆形,贴上鸟头,做成了一个会摇的小鸟;还做了一个小白兔贴在折叠的半圆上上,成了一个会摇的小白兔,请学生玩一玩。这样通过欣赏和思考激发孩子的自我创作欲望,接下来的孩子制作过程中虽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有些忙乱,孩子们第一次与幼儿园的宝宝合作还不够融洽,但每个孩子能积极参与,能积极体验成功的乐趣。孩子能运用在做“有趣的半圆形”时学过的将一个圆形对折的方法用卡纸做出了会摇的半圆形,再加装饰后“我们的玩具都能‘听话’的摇了!”当我将学生作品拍下来通过屏幕播放出来时,成功的喜悦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然而最高兴的还是我——看到孩子们成功的作品一一呈现,我的心已知足了。
在这一节课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且这种贯彻是无痕的,是学生自己要求的。学生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我希望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持续的兴趣,希望他们这一代人能够充满创造热情的走向人生之路。
附:活动设计
一年级下册美术:《会摇的玩具》活动设计
时间:2012.05.03
上午9:45-10:25
地点:甘棠中心学校 多媒体教室
班级:一0一班、大一、大二班 (140人)
执教:陶翠萍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并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体会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造。
教具学具:ppt图片、各种手工工具和废旧材料(废旧硬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了不倒翁,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吧。展示学生熟悉的不倒翁玩具,请学生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等实践活动找出其摇动的原因。你发现了他为什么不倒吗?(底部圆形,重心向下等)
二、讲授新课:我们今天再来做一做会摇的玩具吧。
1、欣赏图片:从图片中找出那些玩具是会摇的,引导学生观察摇动的玩具是怎样摇动的?(靠圆柱体或圆的外形)
2、新授:欣赏实例及图例,看看老师和小朋友们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玩具。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试一试,看看这些玩具你都会做吗?
师:书上根据各种形状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怎样的会摇的玩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制作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制作造成会摇的玩具。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准备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并引导一年级学生帮助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完成作品,一起玩一玩
“会摇的玩具”。
四、展示作品。小结:表扬优秀作业,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一评,共同体验创造的乐趣。
五、课后拓展:回家之后用其他材料再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http://s3/middle/6aa85ad8nbf32bc0679a2&690 陶翠萍)" TITLE="【美术教学】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课后反思(甘棠中心学校 陶翠萍)" />
http://s16/middle/6aa85ad8nbf32bd95656f&690 陶翠萍)" TITLE="【美术教学】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课后反思(甘棠中心学校 陶翠萍)" />
http://s4/middle/6aa85ad8nbf32bec60dc3&690 陶翠萍)" TITLE="【美术教学】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课后反思(甘棠中心学校 陶翠萍)"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