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论坛】比照校情抓落实 直面自身谋发展(新华学校 许来顺)
(2011-11-08 10:20: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综合教研 |
10月26日,黄山区初中教导主任会议在焦村中心学校会议室召开, “群策群力,共谋发展”是这次会议的背景话题。在取得教学管理的突破性进展时, “告别昨天,要站到更高的起点;展望明天,要绘就更美蓝图”,成为我们教学管理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校在31日举行的教学工作会议上传达了教导主任会议精神,对于各学科教学现状及全区中考质量及存在问题作了“点”与“面”上的分析,我们组织了重点研讨,并将会议的文字资料分解到人。在全区各校分科平均分排名中,我校的语文、数学、思品、物理、化学五科排名第二,被二中抢走了语文和数理化的第一,英语、历史则成功保持了第一,思品的第一被新丰夺得。新丰和新华是仅有的政史无低分学校:思品没有低于48分的考生,历史没有低于35的考生。我们的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对照学习了各位专家关于日常的教学管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习惯养成,提出的改进建议和具体要求。
我们清醒地看到,各教研员所指出的中考考生中的共性问题,我们无一例外的不同程度存在着。周越英老师在材料中提出的“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方面做得不错,但在阅读训练上还有提升空间”,“学生书写和卷面整洁程度重视不够,主要有涂改、字体过小、字迹潦草等问题导致失分,要强调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建议教学设计要尽量照顾到中等生的提升要求,对拔尖生和厌学生要有具体的不同要求,对症下药;翟后乐老师说的“高分段少”,实际教学中要抓中间带两头,抓面带点;凌云志老师强调平均分意义重大,要把底做得大一点,才能堆得高一点,反思我们为什么落后?我们没有别人做得踏实。
在常规教学上,下的功夫不够:我们备课没有面向中等生和学困生,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数学学习的手段;教师对转化后进生,提高中等生的信心不足,数学课堂上只有部分学生是在听课与思考;我们对学生平时作业监督、指正力度不够,以至于学生作业抄袭现象泛滥,数学作业面批、面改、面问的频度太低;平时进行阶段性的检测次数太少,教学反馈不及时,积重难返;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要么时间很少,要么没有针对学情与基础来补缺补差,对教辅(尤其是检测试卷和练习册)的使用缺乏主见,没有面向学生实际,照搬套用;教师与后进生和中等生交流不足:教学设计中没有安排他们学习的角色,关注的目光没有落在他们的身上,鼓励的话语没有流进他们的耳朵,甚至课后教师从不询问、开导他们厌学心理,将厌学心态简单地归之于家庭教育不好、环境氛围不良、小学基础太差以及学习个性品质不良等表象原因,忽视教师自身教育的主导性,人的发展辩证性,对其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对数学学习边缘化的人数增多,对数学更加冷漠。因此,我们的落后,主要归因于我们的数学教育手段欠缺,其次再是我们的教学技术手段。要宣扬老师未来之前景与自己教学成绩、能力素质相关以免人心不定;谢旭永老师指出学生书写不规范责任在教师把关不严,老师上课要有条理性、规范性,板书很重要,不能天马行空,要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性;陈佑乐老师建议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着重培养兴趣,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教学,不要用课件代替实验,坚定信心是教育成功的动力机;方习贵老师也提出兴趣很重要,“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化学学习的分水岭,要求小班化的教学实验要人人过关,要多用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动画模型。
以上这些对我们触动很大,尤其是凌老师对有效教学和让学生广泛参与学习的现状分析,“看到老师板着个脸,学生心里一天都提不起精神学习”深深震撼了我们,还有翟主任说的要把考纲作为上课的依据,从带七年级起就要研究,“教学不是为了考试,但不为考试不行”很好地回答了考与学的辩证关系,理清了教学有效性的思路。翟主任还提到了中小学教学衔接的思考,要在内容、情感沟通、教学方法、考试评价形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技能等七个方面的衔接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要了整本材料汇集的电子版,并建立学校教导处的QQ群,方便大家上传和下载教学资料。
会上传达了肖顺飞主任解读的黄山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履职考查方案,比对以前的草案,修订稿增加了良好等次,在课堂教学栏增加了校内公开课,对公开教学课评奖与不评奖进行区分,对书信大赛等非教学类评比一律按区级计算等次。二中学生考试座位的随机排序、焦村考生“相邻两排不同年级前后左右不同班”、以及“只写考号不写姓名”的做法体现出对挤水分保真实的认真劲,以及教导处工作管理上校校通以求共享、校长联系年级和考试分析制度等都激起大家在教学管理上的不少联想。
我们还就以下会议内容进行了比照:
甘棠王义来主任在分析了学生程度不如二中、家长重视程度不如二中的不利局面后,提出抓教研点燃激情,并就分班问题提出困惑,大家的讨论意见是依校情而定,合适的就是好的,有的学校分平行班,有的分快慢班,有的剔出一个好班等,工作怎么做得通就怎么做,做好了一届,后面就好做了。
太平湖申世民主任结合前段时间教研室的工作检查提到把老师紧起来,教师很难受,但还是要坚持把教学常规落实下去。乌石陈军员主任讲到他在教导处一人撑起一片天,学籍管理、教学统计、排班排课、教学管理等,很忙但也很充实。永丰郑江民主任亲自挂帅担任本届九年级班主任,对学生的学情和师资力量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突破课业减负瓶颈”。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人”。什么是“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当人,把学生培养成人”。我侧重介绍了上届中考的跟进措施及下届的学情和师资情况,提出在我校继续推进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年级组建设和在班建设学习团队,在稳定即有成绩的基础上,争取新的亮点,实现新的突破。教学中要按凌云志老师说的那样,对学生的预期要降低,要低到你的教学能让后进生学得了,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到“高分激发竞争,低分摧残生命”,对后进生要学会微笑。
基础训练学生手头没有答案,在上新课的时候让学生当学案处理,边学边做,课本上的作业如填空、选择就在书上做,在书上批改,把一些需要写过程的计算和问答题、学习指导留作课后作业,以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焦村汪庆华主任在发言中肯定了我们的这种做法,抓好课堂教学和学前准备,可以减轻课负担。新丰张红星主任说出了如我们一样的学生难教,学生难管的现实状况。汤口邵光荣主任提交了“直面现实不气馁,忠于职守苦撑舟”的发言,针对优质生源流失的现状,唯有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谭家桥周彪主任提出二中作为龙头老大要多传些资料让大家共享,教研室专家要多为我们作中考指导,并把我们多带出去学习参观,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三口林玲主任特别提出各科成绩垫底是因为有20人中考前在家不到校仅中考三日游,低分过多。现在最头痛的是没人愿带班主任,最后靠加压实施。肖主任点名问我,新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我说了前年我们聘班主任的优惠待遇是除班主任津贴外又算课时算钱,又问现在绩效工资奖励性部分拉不开怎么办?我说我自己干,引起大家善意的哄笑。后面李亚南书记专门说到这个问题,指出绩效工资这个杠杆要发挥作用,教师也要讲奉献。耿城查日新主任特别感谢奚校长领导有方,教导处能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成绩得益于奚校长、王副校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到了很多东西。三中汪和平主任在发言中提出为鼓舞士气,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分别为考得好的同学设一、二、三等奖并签名勉励。二中胡春青主任介绍了二中的教学管理向纵深发展,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突出集体备课。二中教科室周代钰主任就减负增效谈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肖主任总结时指出,各位教导主任能根据校情找到适宜本校的特色管理,答案虽然不唯一但却触发了思考的火花,热烈的研讨传达着一个信号,即各校逐渐从经验型教学管理向理智性探索转向,希望各校全面地分析自身,在看到劣势的同时要能发现优势,有暗淡的一面自然也有阳光的另一面。研讨教学管理,大家说细节多,讲措施有,但具体有效的实招还不够。
李亚南书记就本次会议做的点评和强调,一是此次全区教导主任会议,准备充分,内容充实,目的明确,程序完备,二是教导主任要成为教学行家,打铁要自身硬,说话才有份量,教导处的工作要勤(勤学习、勤听课、勤积累、勤总结,我准备在八、九年级每门课都要听一轮,复习课和新课都听)、常规要实、管理要新,要充分发挥服务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的作用,关注年青教师的成长,不能出现断层。四是要重视课题研究,研究过程很重要,结果利用更重要,五是要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导向作用,要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努力保障学校工作的稳定性。我们要按领导说的去做。
谢维宁校长在本次学习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使我们认识到教学如果搞不好,不是教师能力问题,也不是学生问题,就是工作没有做细做实。今年初三很有希望,有了尖子生,就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打出去,这是教学工作的亮点,是老师能力水平的体现,每个老师都要铆足劲地干,数学和英语要出高分,我们不能老是落在后面,在形成优势学科,以强带弱,并放大优势、缩小劣势。我们要抓中等及以上学生,又不歧视学困生,成绩差的走对口升学的专业路子。考试也是要备课的,要能起到检测和促进作用,第一天考,第二天就要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有卷不改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作业错了要点对点地指正,要让学生围着老师问,老师就得热情解答,还可以略加引申,并加上几名鼓励的话。七、八年级非毕业班也要抓,打好基础,保证教学成绩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