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科学】《保护生物资源》教学设计

(2011-05-03 10:21:5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学物理

《保护生物资源》教学设计

黄山区龙门中心学校   周志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⑵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体验在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⑵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⑵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⑶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P38主题情景图。

情景:在自然保护区里,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在吃着竹子。波波说:“大熊猫真可爱,它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琪琪问:“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是啊,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

二、讨论(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

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学生讨论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全班交流汇报。

媒体:播放“保护生物资源” 视频

小结: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200万种。但是,人类的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滥伐森林和生态环境被破坏,近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以千计,许多动物和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出示资料: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为什么又要保护野生植物?)

通过阅读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研究杂交水稻等事例,讨论野生动植物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以及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师: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设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地球上的物种及其生态环境。人类对世界上千百万遗传物种的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三、网上学(卧龙自然保护区图片)

媒体:出示卧龙自然保护区图片。

问题: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什么样的区域能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呢?

资料:一般来说,自然保护区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源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在这块区域内,人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使这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自然综合体的陈列馆和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而且对自然环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包含某个核心对象的陆地及水体为主要任务,所以,自然保护区应该保护的是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等。课件:出示我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图片。(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引导: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我国各地的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建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

四、活动(调查自然保护区)

1、出示资料,师简介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黄山景区国家级黄山松自然保护区。

2、出示图片,介绍黄山市的市树(黄山松)、市花(黄山杜鹃)、市鸟(红嘴相思鸟)。

3、活动:对我们居住的地区(城市)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没有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没有明显变化。目的:通过调查,使学生对自然保护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对于保护生物资源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

《保护生物资源》是粤教版六年级下册《自然资源》单元的第三课,这是一节逻辑推理课,教师如果把握的不好,很容易上成语文课。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养成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

首先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丰富了教学资源。(如:我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图片,保护野生动物的视频等。)二是通过对教材的钻研,结合学生的学情,整合了教材资源。

其次是教学重在三个环节,一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我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学生才有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生①:各种生物之间都有生物链,如果一种动物灭绝了,会影响到其它动物。生②: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生③:如果不保护,野生动物就会灭绝。生④:如果没有啄木鸟,树木就会受到病虫的侵蚀……二是网上学,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不具备网络教学的条件,因此本环节我采用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媒体出示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开展交流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一项重要举措。三是活动(调查自然保护区)。首先融入当地的教学资源,出示资料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了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黄山市的市树(黄山松)、市花(黄山杜鹃)、市鸟(红嘴相思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三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学生观看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视频后,师提问:“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生①:看了短片,我感到痛心,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生②:我觉得人类太残忍,那么可爱的动物却被人类捕杀了。生③: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人类却任意开采,使地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④:大熊猫等动物濒临灭绝,人类要深刻反思。学生们从内心深处真切感受到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在教学中忽视了板书的功能。

板书内容应包括:

(一)为什么要保护生物资源?

1、保护生态平衡。

2、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保护措施:

1、宣传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2、设立自然保护区。

(三)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播放“保护生物资源”的视频时间太长,足足8分钟。对于生物灭绝时间表可选择学生想了解或熟识的生物,以此缩短视频时间。

三、对于保护措施可细化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如校园保护环境的警示牌,清明节加强森林防火、提倡文明祭祀,禁挖春笋,禁用电瓶打渔,禁用敌杀死钓鱼……

四、拓展延伸:保护太平湖的资源。对于怎样有效地保护太平湖的水产资源,我是直接向学生提到每年的 31831是禁捕期。这纯粹是一种知识的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认识。课前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太平湖风景区的保护措施,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参与到保护生物资源的队列当中。

总之,教师要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正确应用和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学身边的科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