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江山图》中的“长桥”原地

(2017-02-09 20:06:39)
分类: 转载或邮文

阳哥谈邮——垂虹桥与《千里江山图》中的“长桥”原地

原创 2017-02-08 徐阳 吴江集邮天地

垂虹桥与《千里江山图》中的“长桥”原地

2017年2月2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一套九枚。

 

《千里江山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系宋代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1hGMWrU9Tm4xaaFhVZsvmdUoSFdv5ic3aOsIIGLibHuwU1EmGDguuibEKlTFnWLicFibMnpMcxmabgwMHicycXqPbd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垂虹桥旧名利往桥,俗称长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原为木桥,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毁于兵乱,同年重建为八十五孔。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增建至九十九孔,不久桥又塌塞50余丈。直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始由知县张显祖易木为石,改建为联拱石桥,全用白石垒砌,长500多米,设七十二孔,两堍立汇泽、底定二亭。此后,经明洪武、永乐、正统、成化和清康熙、嘉庆、同治多代,以及民国年间数度修建,至1957年8月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时,仅存四十七孔。由于年久失修,垂虹桥于1967年5月大部分塌毁,目前,它仅存东西两端27余孔。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1hGMWrU9Tm4xaaFhVZsvmdUoSFdv5ic3DcVEXpf8UlVlHdI6KsHaIpR6EibGfyBTut9hgbZTYuE2AstukcN3hK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民国年间的垂虹桥)

从《千里江山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湖光海色之间,画有一座精巧美观的长桥,据著名历史建筑学家傅熹年先生研究认为:“吴江利往桥(垂虹桥)的形象和图中长桥是很近似的”,“未尝不可以认为它就是参考了利往桥(垂虹桥)的形象画成的”。

自垂虹桥始建之日起,即被誉为“三吴绝景”。改建为联拱石桥后,“环如半月,长若垂虹”,“三起三伏,蜿蜒似龙”,其壮丽秀美,更是独步江南,素以“江南第一长桥”而闻名遐迩。因此,历史上有百余位名人为此吟诗作画,赞叹不绝。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则赞誉垂虹桥“颇夸九洲物,壮丽此无敌”。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途径吴江时,也留下了“垂虹秋色满东南”的墨迹。明代书画家沈周所作的“垂虹墨色图”和文嘉所作的“垂虹亭图”更是将垂虹景色描绘得美不胜收……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1hGMWrU9TncBt8GdH2SdzdVddWdpDv4UpSnFiaoKQuHJXkpfqj5lRX7QSbW7JZKONczEByp5Sezc7ibDHQKKba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宋 佚名 《长桥卧波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综上所述,《千里江山图》中的“长桥“原地可选择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邮政支局(邮编:215200)。此外,吴江邮政曾于2006年10月14日启用“垂虹桥”风景日戳一枚,展现的画面为垂虹桥遗址和华严塔风貌。

                     ——吴江徐阳                                               2017.02.01整理(配图均系转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