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光灯与识别二胶的问题

(2011-11-01 10:33:36)
标签:

杂谈

分类: 集邮探讨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我写过一个博文探讨。最近一尘交易网上讨论火热的贴子也是关于紫光灯与识别二胶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集邮者值得关注。特别是我们这批集老邮新票的老邮条们。要不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被二胶票给毁了的。现在的邮票,特别是老票,二胶,过水,换底,高档票刮戳和拼接实在太多了。紫光灯作为科技产品,是否适用于鉴别二胶票这一问题上,我总结和摘录包括集邮者以及邮商在内所有的经典实用的句子,并与大家分享,也想听一听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我之前在我的博文中写了一篇关于紫光灯鉴别二胶的贴子,纯属我个人的看法,但网上评论对我的意见褒贬不一。一部分人认为是不会看二胶的新手才适用的方法,而另一部分人则不这么认为。

这是我之前的探讨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13cd70100x9bv.html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一尘邮迷与邮商们的看法吧:


上海老袁:紫光灯只能作为参考之一,不是必要的。紫光灯看整版刷二胶然后撕开的有用。单张刷根本用不到紫光灯看。

詹永喆:紫光灯只是辅助手段,这票看背胶有一道一道,不过也不一定确认就是2胶。最好再用高倍放大镜看看齿孔,2胶一般都有胶水残留。

上海曹兄:凡是下过水的票紫光灯一定能照出,记住要照正面,原胶未下过水所以照出来又白又亮,二胶或无胶票发黑发暗,这招非常管用,专门对付二胶无胶票,决不可能出错。换句话说,任何二胶票放在紫光灯下照(照正面),只可能发黑发暗,不可能发白发亮,原因很简单,下过水了。

王儒冰:用紫光灯这个我是同意的,二胶票最好从正面也辨别下,下水的色泽是缺少荧光色彩的,40-60倍的放大镜看齿孔也有用,还是比紫光灯靠谱的,特别是整版的用放大镜来看。

郑峰:不是说紫外线照的白就是有背胶,白是指没有下过水,和背胶没有关系,这是2个概念。紫外线虽不是万能的,但对大部分JT还是有用的,但一定要会用,这要靠自己慢慢摸索了,每套票都不同的不是千篇一律的。

徐建军:紫光灯绝对是对付二胶或无胶票最好的办法,不用争论了,一枚原胶的荷花70分和一枚二胶或无胶的荷花70分,只要用双管的紫光灯一照就明白了,谁若不信可以和我赌,我错罚10000,对只收100,多说无益。

阿明:如果大家一定要用紫外灯查票  那就请大家用紫外灯查套小票T87旦角,然后在定最后的结论。

上海方丽霞:小妹我都是用紫光灯照的,前面有个哥哥说的很对呀,两张相同的票放在紫光灯下一照(照票的正面),若是二胶一定发黑发暗,原胶则发白发亮,大家一定记住,下过水的票一定发黑发暗,是一位资深人士教我的,很灵哦。

北京品铭斋:看看T14试试。。猜测。。呵呵。紫光灯我也用,但是主要是检查文革票是否刮戳补色。。因为高手太多。

深圳沈昆:我记得水乡是有点晕菜,T87没有不清楚,能上张图就好了。不过紫光灯肯定是验货第一选择。文票紫光灯的效果和JT不同。老纪特也多种多样啦,最好用的是草纸票,交流一下,呵呵个人观点。眼神好的当然可以不理紫光灯了,不过人老了~。

上海刘强:为啥很多卖家反对紫光灯?说明紫光灯灵得很!!!抓李鬼一抓一个准,反对的越厉害,我们纯买家就要越当心,毕竟紫光灯就是下水票的克星,我试过好多次,很灵的,请大家不要举啥特殊票来作证,欲盖弥彰罢了,我也学前面徐兄,谁敢和我赌,两张荷花70分,我用紫光灯若错罚10000,对只收100。

张久文:紫光灯我很早就用了,灯塔的也用过,确实不是万能的,最适合看文革票,CS紫光灯没啥用处(全凭经验),JT也只是针对绝大多数(有些本来就是黑的)。

陶松来:紫光灯有其作用,应该提倡,可能会有误判,但总比用肉眼看的好,不知道是否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广东杨连之:用紫光灯只是一个参考,二胶的在紫光灯下必定发紫发黑,但紫光灯下发紫发黑的不一定是二胶。辩别二胶关键是自己的邮知。

甘肃杨涛:要是有刷痕那是肯定了二了,但是对与CS在紫光灯下的颜色没有关系。

天津董诚勇:看正面油墨光泽度,能鉴别出大部分2,紫光灯鉴别修补和换底最没有争议,一目了然。鉴别二胶用紫光灯有一定可能误杀,这个和票保存程度和纸质有关。玩邮票最好也存套绝品当样品对此,就不会有疑问了,因为有很小一部分票确实比较特殊,背胶纸质都有各自特点,都掌握了就是所谓的有经验了。

广东诸泉:紫光灯对大多数JT很有用的,个别票情况特殊不用就行了,不要拿个别例外来否定。我个人觉得对我们这些经验不多、过手票少的集邮爱好者,紫光灯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至少在紫光灯下发黑发暗、不均匀有明显亮点、有明显手工刷痕的多数是下水票、二胶票,可以为我们的判断做个很好的帮助。

JT票二胶我看的不多啊,二胶的整版或大块上撕下的票齿孔里有没有胶水?应该也有的。当然齿还是毛的。不过JT2胶主要是凭经验的,原胶和2胶的反光不一样的,这不好描述出来,说不清。你要看多了就知道了。

胡歌:紫光灯下背面有一块一块的暗影到不一定是药水票的,那种黄斑洗过药水以后紫灯下面很多时候还是出现黄斑的,这肯定是药水票。一块一块的暗影很多是2胶刷不均匀的表现。

紫光灯主要是看拼接,刮戳和药水票,2胶比较不好分辨。反正紫灯下面纯白的应该没问题,再高手也没办法。如果有各种阴影,原因可能各不相同。很多就是简单的受潮,不是每套都是问题票。特别是整体发暗的,那基本没什么的。

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去实践,理论看再多不实践都没用。买个紫灯,放大镜,没事就研究一下自己的票票,应该很多东西就懂了。

有人说现在集邮的都是神经病,看邮票都要用显微镜了。我是没办法,谁让市场里面高手太厉害,药水太先进。我们防不胜防,只好全副武装不是。没有奸商也不可能有我们这种找麻烦的集邮者。

黄智勇:我判断二胶都是凭自己的邮识和经验,现在才知道有个紫光灯这个“杀手锏”对付二胶,看来自己真是OUT了。

山东袁高峰:紫光灯鉴别修补和换底以及新编年票的荧光编码等最没有争议,一目了然。由于JT早期票保存程度和纸质(同一批印刷的纸张也不能保证完全一致,除非是一版撕下来的)的不同,用这个鉴别二胶只能做辅助,另外紫光灯还是尽量少用(多用其他办法寻找乐趣),这对身体有害无益。

纯买家张兄:兄弟所言极是!下水票紫外灯下会有反光!会有亮点!颜色不均匀!!玩票的不能没有极品紫外灯!其他的不好说!但票背面均匀颜色一致的必定为极品好票!!这个都是公认的!


成都毛丹:原胶和二胶在紫光灯下有差异,应该比较好解释。二胶是后刷胶,只能覆盖原来的原胶,不论票是否下水,洗过没,都会留下原胶的痕迹,紫光灯下深浅不一的颜色就是原胶和二胶的胶色反应。

贵州晋军:前两年买了台灯塔的紫光灯,一直没怎么用。现在一尘买票后,每次都用,还真发现了不少李鬼,卖家基本都认了。所以我觉得虽然不是100%,起码也算是火眼金睛了。

每次有点事,都会出现纯买家与邮商间的口水战,在某些人看来难道利益金钱已经比良知更重要?答案看来是肯定的!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真正的集邮者,有些人是纯粹的商人,所以完全谈不到一处。作为纯买家,更要不断增长邮识,提高鉴别能力,否则吃药在所难免。紫光灯是必须的(作为参考手段,大多数情况下可不用),检验背黄的白纸是必须的,齿孔标尺是必须的,一套全品样本票也是必需的,每套票的背景资料纸质油墨暗记特点也是必须掌握的,做到以上几点才是集邮幼儿园大班水平。在此之前,票确实要慎卖!某些帖子里的票,只要看看描述的陷阱看看护邮袋就知道票的品相怎么样。一尘相对而言由于信誉体系比较健全,还算好得多了。

上海章浩:现在能看出原胶二胶的人,我觉得真不多了。我在卢工买过两本鼠本,后来就有别的邮商和我说两本都下过水,这个我自己也发现了,封皮白但失去光泽了。可后来另一个邮商正好在一尘上开贴收票,我送去的时候麻烦他看一下,他一口咬定里面的票是二胶,我请教他怎么看出来的,他说这个只要对着原胶的票多看就看出来了,是经验,没有秘籍。我回家后看了十几次,对着阳光对着日光灯,可惜没有用紫光灯,怎么也看不出和原胶票有什么区别。后来按下过水的价格处理给了北京的一位小本票专家,顺便请他鉴定一下,结果他的鉴定结果和我一样,封皮洗过,但里面的票是原胶。虽然两本鼠本赔了几百元钱,但是对最后自己的鉴定结果还是小小的得意了一把,哈哈!

最近网上讨论原胶二胶,我又翻了邮册,一套三运左上名,筋票7-3怎么看怎么都是二胶,上周末拿到卢工,找了好几个人看,结果都说是原胶的,害的我现在想卖也不敢卖。经过鼠本一事,对自己看票水平信心暴涨,按原胶卖吧,万一是二胶的话要落上一个不诚实的卖家之名,担心被投诉,按二胶卖吧,毕竟卢工那么多人都说是原胶,万一真是他们说得对了,可不又亏大了。所以一直在想,科技越来越进步,二胶的水平越来越高,真的是所谓的大家们都分得清吗?

北京谭涌涛:集邮爱好者也需要紫光灯的,因为就一套两套还按全品价买有问题的票,更闹心。 而更因为爱好者不可能手里过成百上千套的票,所以也更不太可能练得火眼金眼。而要爱好者心甘情原的先拿出几千上万的先去教学费,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而适当借助器材并掌握相应的技巧,这个还是比较容易得多的。这个就好比是西医和中医了,一个完全依靠前人的经验总结,一个依靠量化数据,没有哪一种更好,只有治好了病,就都是好的。

如果是整体发暗的应该没问题的,应该是票在潮湿的环境里时间过长所至,如明版前面提到的旦角。但如果背面在紫光下能看着象刷过或喷过的不均匀的深浅不一的现象,应该就嫌疑很大了。

天津董诚勇的探讨帖:

鉴别二胶的简单步骤:

1 看齿孔间,网上有的是,不多说。注意区分刚印好时原胶大版叠放造成的正面齿孔附近的胶印不是二胶特征,必须是齿孔内侧有胶印或结晶。

  ------先淘汰一部分低级二胶。还有些是刷的,不均匀,一眼就看的出来,已经不多见了。

2 看正面,二胶基本都要先下水洗掉霉斑或药水泡掉原胶黄斑,这个看正面油墨是否鲜亮,纸质下水后再干燥造成纸纤维收缩变形,这需要放大镜。

  ------再淘汰一大部分稍微高级的二胶。

3 紫光灯,和2步骤结合使用,紫光灯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与邮票背胶油墨和纸张中的物质发生荧光反应,起到了分层透视显影作用,可判断是否换底

  或修补(2层之间的胶水有荧光反应),刮邮戳(残留油墨荧光反应强烈),二胶(前提是二胶还是没有原厂的均匀,能看出荧光反应不均匀)

  ------基本上高级喷涂二胶都淘汰掉了。

以上均可能误杀,但几率很小,有可能是受潮造成的,还有就是要用套原胶对比。每套票荧光反应不同。

4 背胶拿去化验,一套原胶一套试验品,对比化验成分。

  -------最准确的也是最浪费的,可能牺牲1-2套全品。但没有二胶能撑过这关。

5 全部邮票印刷厂设备和技术做出来的二胶

  --------技术是有了,设备好像也在接近中,完全的假票,不在讨论中。

注意紫光灯对金粉银粉票伤害很大,因为紫外线与金银粉油墨(金属成分)会有电化学反应,氧化速度绝对抵得上10年以上的正常存放氧化时间。

欢迎大家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