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人类热衷于追求科学而远离宗教

(2023-12-05 08:48:18)
标签:

意识

物质

宏观

微观

分类: 我的人生观


       为什么人类热衷于追求科学而远离宗教

                               张工


  至今为止,相信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科学界提出的这样的观点,我们的宇宙如同是一个生命,这样的观点在宗教界是不存在任何悬念的。我们赞同上述的观点,并且再进一步地延伸发挥,既然作为时空世界的宇宙可以看作是生命,生命同样也可以看作是时空世界。在我们的二元四象理论中,其实早就有了这样的定论,我们认为在相对论世界,宇宙(时空)与生命是同一事物的二极,也就是通常理解的阴阳关系,它们的整体可以读作是宇宙,也可以读作是生命,当读作是宇宙时,可以把生命看作是意识宇宙,它的对立面就是时空宇宙;当读作生命时,这时的时空就是物理生命,它的对立面就是智能生命。
  宇宙(生命)可以这样解读,我们每个生命都可以这样解读,人体本来就是缩小的宇宙。不过,我们在分析人体生命时,对上面所阐述的理论要作一些延伸和改变,因为我们在分析事物的阴阳二极宇宙与生命时,其中并没有包含有人体生命,因为人体生命非阴也非阳,即不能算纯物理生命,也不能算纯智能生命。人体生命是宇宙与生命合成产物,有了人体生命后,宇宙的阴阳二极理论便演变为三位一体的说法。以生命为例,即在原来的阴生命(物理生命)与阳生命(智能生命)基础上又产生了由阴阳交合的人体生命,人体生命即阴阳体生命。这时的生命三位一体即天命(阳)、人命(阴阳)、地命(阴)。生命三位一体对应到宇宙就是三界一体,即天界、人界、地界。在阐述了这些基本原理后,我们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来讲解人类与科学、宗教之间的关系了。并且我们尽可能地避免采用宗教语言,尝试采用物理学方面的对等概念来进行解释,尽量体现科学与宗教的兼容作用。
  为什么人类热衷于追求科学而远离宗教

 

  图示原本是一个生命或宇宙三位一体图,我们现在把它对应到物理学意义的宇宙来进行解说,尽管所用的概念不同,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其中宏观又可以读作阳、天命、天界、生命;微观可以读作阴、地命、地界、时空;二圆中间即人间,可以读作阴阳、人命、人界、物质世界。
  在我们的认知观点中,在相对论世界,宗教与科学是同一事物的二极,也就是通常理解的阴阳关系。也就是说,它们具有一个基本共同的定义:作用于对生命的认知和教育的意识体系。它们的不同处就是极性相反,宗教为阳,作用于图示中的宏观;科学为阴,作用于图示中的微观。如何来证实我们的观点呢?
  宏观代表生命界,微观代表时空界。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天命为纯阳生命,所以代表宏观,因为作为人类生命的创造者或认为是传承者,人类的高级灵性(灵、精神)是她们分化的产物,反过来说她们属于系统生命,越往上走向源头,她们的宏观面越广,从物理角度来举例,低级神可能是行星生命;高级神就是恒星生命,再往上的佛就可能是星系甚至更大的物理空间。地命为纯阴生命,所以代表微观,因为她们也是人类生命的创造者或传承者,人类的低级灵性(魂、形体)是她们聚合的产物,反过来说她们属于基本粒子,越往上走向源尾,她们的微观面越精细,从物理角度来举例,量子科学的走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现在是光量子,进入暗物质世界后,就会有更微观的粒子等待着你去探索和开发。在宇宙级别的阴阳关系中,宗教与科学处于一种平衡的对立关系,即保持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宗教的归宗教;科学的归科学。它们之间不是说完全没有斗争,而是它们的斗争是通过人类世界体现出来的。
  在人类世界,宗教与科学形成的是一种非平衡的对立关系,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抗和斗争,这种现象在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有明显的表现,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这也就是人间阴阳与宇宙阴阳的不同之处。此外,还有一点要特别做个说明,在常人的认知中,通常将灵与魂合并在一起称作灵魂,并认为人的形体是灵魂的住所,灵魂驻留在人体之内,人死灵魂便离开人体。事实刚好相反,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灵魂的能量远在人体之上,并且灵魂的内在直通宇宙整体,不过灵魂确实也有很小一部分寄存在人体之内,如人体辉光,经络脉搏,人性意识等等,人一旦死亡,这部分灵魂也就归回到她的整体灵魂中去了。
  我们现在回归到今天的主题,“为什么人类热衷于追求科学而远离宗教”,当然这里指的是现代的人类。早在1500年以前,在人们的常识中,前人几乎都知道了全世界的秘密,并且这些秘密都通过宗教学说给予了揭示。1500年后,有人发现前人所说的不一定对,便开始发生了质疑,这就有了科学的开始。用这种科普的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真正的过程我们通过图示来作阐述。
  图示中的A、B系宇宙的源头,A/、B/系轮回至一半时阴阳转换节点,也就是人间的位置。其中微观圆的轮回是从简单到复杂,宏观圆刚好相反,由复杂到简单,一起走到人间处阴阳反背,各自又走向反面。与此对应的科学与宗教同样如此,以人类生命为例,在原始阶段,作用于物质形体的科学十分落后,完全被宗教所掩盖,随着轮回的推动逐渐走向中点A/、B/,物质文明开始走向发达,科学的崛起势不可挡,反之宗教趋向于走向末法。直至现在,人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了,宗教的式微也成了必然。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宏观的生命体系需要强大的生命意识去体证,这对人的先天素质要求非常关键,同时后天的修行通关也需要极大的毅力,所以号称难行之道,反之科学往往依靠的是人的五官,并借助于物质手段,大大地提升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能力,按照常理,人类自然容易避重就轻。
  如果有心人意在宗教修行,可参考笔者所著《和天地交流、论说静坐》(查百度),静坐可以吸收阳性的天体精华。当代人类普遍性喜欢旅游,到公园走步、包括像跳广场舞等锻炼形式,这类行为可称为采气,当然主要是采地气,对人的形体健康很有用,为什么这类行为很容易让人上瘾,实际上它符合一些人的先天本能。
  不管是宗教的宏观还是科学的微观,这都是人站在中间立场上产生的差别,在高于人间的世界,没有像人类这样的大小之分;过去与未来之分。佛经中有“一粒米可以装下一个宇宙”这样的说法,认为宏观与微观是无大小差别的,是一不是二!二是相对论,就产生了种种大小;远近;对错的差别。


                        2023.12.5日

                  https://weibo.com/17888067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