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科学三大难题揭秘(上)
张工
被称为21世纪科学三大终极难题分别为,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时间的本质是什么?随着量子科学的进一步开拓,我们深信这些难题早晚都会寻找到答案,因为它们均与超越物质的微观世界现象有关,属于量子科学的未来,同样也是人类科学的未来。
我们并不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工作者,目前还缺乏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解答这些问题的能力,恐怕今后也做不到,因为我们所采用的方法立场在宏观世界,也就是民间传统所称为的天界,通过生命的体证,用通俗的语言就是在静默中灵感而发得出的结论,不管你抱有多大的疑惑,还是希望你能看下去,寻找出其中的漏洞来提出质疑,而不是根据老师不曾给过你标准的答案而断然否决。是否记得,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佛家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意识变现一切”、“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物”等观点,直至磨蹭了数千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朱清时)。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我们把宇宙确定为是一个圆球体,道家的太极;佛家的万字符轮回状都体现出了这一点。此外有关宇宙是个圆更多的观点尤其包括科学界的观点请参考《万物皆是圆》一文有较详细的述说。图示是一个将圆球体经变形形成的二圆平面图,这样做的最大优点就是特别显现了人间或叫物质世界空间,仍然保留了传统的阴阳二元结构,同时又可以读作生命或宇宙三位一体结构。传统的易理核心讲的是阴阳;同样传统的《三五历记》中记载:自从盘古开天辟地,“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者为人。故天地合精,万物化生。”这里的天地又可以读作阴阳,冲和者为人间或物质世界又为阴阳界,总体上讲的是三位一体了。下面进入我们的分析。
科学家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精神)只有4--5%是我们可以看到和感知的,剩下的95--96%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的,它们对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认为暗物质约占23%,暗能量约占73%。暗物质可能是由一种或多种未知的基本粒子构成,暗能量是一种使得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没有直接探测到暗物质和暗能量,也没有确定它们的本质和性质。
用我们的图示来判别,去掉中间物质人间4%,其余阴阳自然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质为阴;暗能量为阳;它们各占有48%。这里的比例数值采用了科学家的推理,暗物质与暗能量对半分依据的是对立属性理论,宇宙阴阳是同一样的事物对等的存在,只是极性不同。同时依据我们发现的二元四象理论,阳为宏观世界;阴为微观世界。现代量子科学是物质文明的延续,它不断深入的就是微观世界,也就是暗物质界。近期已经有不少佛道界的修行者也提出暗物质和黑洞是阴界产物说法。由于量子物理仅仅是物质及暗物质界的科技手段,所以对宏观的非粒子暗能量界结构无能为力甚至只会加速远离。这恐怕会是科学界永远的痛。
黑洞是暗物质世界产物,它吞没物质实际上是物质向暗物质转换的过程,我们所见的洞口其实正是物质界的边缘。白洞是暗能量世界产物,人类通过物理根本无法观察到白洞,因为它体现的是意识体性质的宏观世界,就像蚂蚁无法认清大象一样。宇宙的不断膨胀,白洞的抛射是暗能量向物质世界的分化,用宗教的话说是神佛下凡。
换一种说法,黑洞、白洞代表的就是暗物质界和暗能量界,这是正好相反、同样强大的两个天体。科学家们猜想的、具有物质时空效应的虫洞,我们认为典型的就是图示中间的人间世界,当然,阴界和阳界具有自生阴阳,也可能存在特殊的、超时空的虫洞。在人间世界,阴阳始终处于混沌、互争的局面,暗物质在这里被称作物质;暗能量被称作能量或精神。根据轮回的趋势和定试,把图示视为是一个能量宇宙,暗能量的不断输出以及暗物质的不断吸收,只不过是体现在中间的物质时空,在宇宙的另一端始尾点,必然会存在一个逆向的回归点。
我们对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白洞、虫洞概念的认可,是顺应科学理论分析结果的行为,在传统宗教或文化理论中,构成这些概念的就是抽象的阴阳。
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分别描述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规律,取得了众多的成功和预言。然而,当我们试图将这两个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引力场的量子性质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矛盾。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物质的本质和时空的结构。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不兼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广义相对论是一个经典的、确定的、连续的理论,它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量子力学是一个量子的、不确定的、离散的理论,它可以用波函数和算符来描述。这两种理论使用了不同的数学语言和物理概念,难以转化。
显然,出现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通过图示即可寻找到答案。科学家们把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全部局限在中间那个空间了,这很容易理解,长期以来,可以说科学视我们的宇宙和物质世界是画等号的,也就是说,他们把整个图示都看作是物质的,而实际上概括地区分它们至少是三种不同的时空世界,具有层次不同的时空条件以及生命结构。只有认清这一点,我们才能建立起正确的认知立场。
2023.8.8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