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一切(下)
张工
通过上面阐述中可以看到,一切图讲的就是万物。它们的本质差别在一图表达的是唯一的整体,一切图则是它的形式,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整体的分身;缩小的整体等等。佛经中有“一粒米等于一个宇宙”“从一粒沙子看整个世界”的说法,在科学界有“人体就是一个缩小的宇宙”说法,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每一个物件中都包含有宇宙全部的信息。当然,科学对此的认知是在近代量子信息理论之后。戴维玻姆的宇宙全息理论,通过全息照片的原理,发现无论将一张照片碎成多少片,通过激光全息还原,每个碎片呈现的均是一张完整的照片。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从一到一切!”二者根本的关系,它说明世上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这个一体即“一”,其它一切现象都出自“一”的变现,它们内在的关系是无法被切割的。这也就是同一张图示即是一图又是一切图的道理,它透视的就是宇宙全息原理。
从一到一切,揭示的宇宙及万物的创造过程,万物均是宇宙的分身,它们都具有同样的二元属性,均由四象元素所构成,万物的不同在于四象元素所构成比例的不同,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阴阳属性、层次属性以及千变万化的面貌。不仅如此,我们前面说过,这个过程还创造了宇宙许多的规律甚至一切规律,我们接下来专门来述说这些规律,当然只能捡主要的。
佛教的创世理论主要有性空缘起或无中生有说法,它们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图示的过程就反映了这一点。AB点处于静止的意识表现就是空、无,始于轮回头尾封闭形成了内中的空间,有了空间,一切存在就有了可能,所以空间即有,这就是无中生有的由来。
轮回成形后,先有阴阳,后有中间的物质人间,阴阳又为天地。据《三五历记》中记载:自从盘古开天辟地,“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者为人。故天地合精,万物化生。”阴阳即哲学意义的对立论,又被叫作事物的二极原理。阴阳为同一事物的不同极性,它们对等存在,阴阳属性体现的是运动或变化,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必然条件。阴阳通常有三种形态,统一形态,表现为二者合一阴阳消失,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实际上它永远只是一个目标;阴阳平衡形态,图示的阴阳(天地)即是,表现为相对的独立性;阴阳对立形态,物质人间的阴阳即是,表现为不断的斗争,这也就是人间互争永不消停的原因。
阴阳决定生命的存在,生命的进化或叫万物的创造虽然可以用“意识化现一切”来作概括,实际过程它是依据事物的层次属性一步一步来实现的。我们现在来分析图示是如何表达层次关系的。根据轮回原理,图中的AB点处于能量最高处,随着顺时针的轮回驱动,能量逐渐减弱,至中线为最低,然后由于阴阳反背,又开始逐渐走高,直至AB点。如果以生命三位一体来举例,能量层次最高为AB点,次为天命;人间最低,再反转,地命又为高,AB点最高。所以以能量来衡量,天地是等同的,只是极性相反。
因果定律是佛教认定的宇宙重要规律,它突出了人生过程中的三大启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任何经历都不会白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对此规律也出现了不少质疑声,尤其是其中的三世因果,被认为根本就无法验证。如果运用到我们的二元四象理论,许多质疑就比较好解释了。因果定律同样具备二元属性,一类因果适用于阴阳论,就像科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主要发生在我们的现实世界;另一类因果适用于层次论,主要发生在不同层次世界,就如三世因果,以物质时空的时间观来衡量有点不可思议,但作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用宇宙观来评判,就不足为奇了。类似的事情还经常发生在现代科学之中。
被称为21世纪科学三大终极难题,分别为,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现在只能概要地作出一些解释或回答,详细论证日后专门再述说。
科学家认为人类已知的物质世界仅仅只占有整体宇宙的4--5%,其余均被暗物质23%,暗能量73%所占有,但是至今对这二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并不了解。用我们的图示来判别,去掉中间物质人间4%,其余阴阳自然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质为阴;暗能量为阳;它们各占有48%。这是笔者仅凭灵感得出的结论,同时依据二元四象理论,阳为宏观世界;阴为微观世界,现代量子科学是物质文明的延续,它不断深入的就是微观世界,也就是暗物质界。近期已经有不少佛界的修行者也提出暗物质和黑洞是阴界的产物说法。由于量子物理仅仅是物质及暗物质界的科技手段,所以对暗能量界无能为力甚至只会加速远离。我们对暗能量界的判别主要是依据暗物质界的确立推理而来的。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是无法实现全部统一的,因为广义相对论是物质世界概念,量子力学的量子具有物质与暗物质双重性,其暗物质属性和广义相对论是层次关系不是对立关系。量子体现暗物质属性时,会出现时间消失,因果失灵甚至出现如跑步比赛还未开始,终点已经出现比赛结果诡异现象,这就是暗物质界的异灵现象,其实消失的只是物质世界的时间和因果。量子力学认为奇点和黑洞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它们违反了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化原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奇点和黑洞(边缘)都是物质界的产物,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对立论和层次论之间的差别关系。
爱因斯坦的时空面向物质弯曲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时间是圆玄自然弯曲,物质在圆玄之内自然是弯曲面对,并且空间与物质均为时间的形式,所以就有了本质与形式之间的引力。为什么会出现时间不存在的观点呢?因为这时的量子体现的是暗物质属性,暗物质无形,它的时间自然也是无形,而且还是和物质界时间完全不同的衡量尺度,非常容易产生时间消失的感觉。在二元四象理论中,时间与空间是层次关系,时间是被确定的,它和灵性一样,是万物运动的体现,它们的本质是轮回。时间是生命长度的确立;灵性是生命高度的确立。
被誉为“宇宙之王”的霍金,曾在他的著作《时间简史》中根据黑洞理论给时间下了定义。他认为时间从大爆炸开始,到黑洞结束。霍金所说的是物质世界的时间,黑洞是暗物质世界产物,它吞没物质实际上是物质向暗物质转换的过程,所以物质时空结束。白洞是暗能量世界产物,白洞的抛射是暗能量向物质世界的分化,用宗教的话说是神佛下凡。
上述关于科学三大终极难题的揭示,后面还会有更详细的解说文。肯定会引起很多质疑,那么,就让它像佛教华严经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样,等待未来人的醒悟吧!
2023.7.25日
https://weibo.com/17888067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