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类中的修行(一)
张工
广义的修行包含人生,所以有人生就是修行一说。我们又说过,人生就是造业,这样一对比,修行不就成了造业了吗?是的!修行就是造业。不过,仔细分析,我们还是不能将它们完全的等同,否则就不需要形成这么多的概念了。
在早期,修行通常是宗教术语,尤其指的是正面意义的宗教,所以对修行的解释指的就是修善业,被认为学习佛道、基督教、印度教等才算得上是修行,其它一些邪门歪道并不能看作是修行。这样的修行严格说只能算人生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今天闲话的修行究竟指的是哪一种呢?我们将采用广义的修行概念,人生就是修行,该修行被认为是人生信仰的实践,并具有明显的路线方向选择。
修行是信仰的实践。在过去,信仰通常被认为是对某个人或某种主义的崇拜,又往往被局限在宗教领域,其实这是一种对宗教概念理解局限而导致的误解。真实的宗教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由生命教育构成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和宇宙最初的生命同步产生的,而宇宙最初的生命并不似进化论所认为的是最低级、最落后的雏形,恰恰是最高级、最圆满的存在,以致宗教通常用上帝、真如、大自在、大圆满来进行表示,并且生命的延续是从高及低、由整体向个体的分化过程。或者这么来理解,进化论的观点只适用于物质世界形体生命的演变,它和整体的宇宙观是颠倒的。宗教意识和生命一样,它自源头出发属于是最高级的,是跟随者顺时针的轮回推动逐渐走向低级的。
那么,正确的信仰应该如何理解呢?信仰是生命的方向。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降生于世,有一个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认清生命的使命,你究竟来干什么来的!这里就涉及到生命进化的方向问题,也就是指信仰问题。这个信仰并不是后天建立起来的,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先天随灵魂的转胎带过来的。这个先天的本能和人的前世有密切的关联,往往具有很大的传承性,且和灵魂的记忆(业力)有很大的关联,如有人从小对某种宗教就有种特别的亲切感,经过溯源发现前世本来就是一位该宗教修行者;有人特别痴情于搞发明创造,那么他的前世通常是来自人类未来的外星世界。
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物性思维开始在人类的大脑中占据主导地位,极大地影响到生命的先天信仰培育,甚至一些科学理论将信仰完全看作是后天灌输的产物,否认信仰的先天属性。无论信仰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对每个人来说,它十分重要,因为人生总要有一个目标,信仰指向的就是这个目标,有人将无神论者看作是无信仰的人,其实无神论者是不认可宗教信仰,他仍然还持有其它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不存在的。正因为有了信仰的方向和目标,才不至于人生的修行出现偏差。
人生就是修行的说法,等于在暗喻我们,只要不放弃人生,我们的一生便不知不觉都在参与到修行的过程中去。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在人生的过程中强调修行二字,这是因为修行和人生相比,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人生因为食与性的基本生存问题容易随波逐流,加入到宿命的进化过程中去,修行的主动性通常会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弄清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修行的方向是否和信仰保持一致,它的未来确实是自己所追求的?
可以说,很多人是带着一大堆人生问题跨进修行大门,企望通过修行来寻求答案,而结果就是,人生的问题没有解决,又多了一堆修行的问题,问题反而越来越多了。这里面有个很常见的问题:对为什么要修行认识不足。为什么要修行呢?在前面的讲解中其实我们已经说到了一部分。在我们认为,修行是一场主动的人生出击,即主动选择生命进化方向的实践。既然说人生就是修行;人人都具有信仰,那么,我们又如何区分人之间修行或信仰的差别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把修行的目标搞清楚。正统的宗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灵性和物性(形体)的复合体,灵性为生命的本质,物性为生命的形式。灵性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灵性看不见,却可以分解出物质。宗教的修行目标主要不在人生部分,而是提升人的灵性层次或境界,即为了生命的未来或来世,就像释迦佛陀说的:“修行是走一条路,一条通往我们内心最深远处的路。而在这条路的尽头,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使我们的生命自动达成充满了喜悅的圆满状态”。佛道的修行严格说就是出世法,包含生命未来的解脱,所以信仰很重要,它着眼的是未来灵魂的归处,凭借这样的信仰,修行者的未来才有可能走向解脱之路,实现高层次的生命等级。我们所讲的广义修行,概括地区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指的就是宗教类修行;第二部分指的是科学,积极从事物质文明发展的行为;第三部分属于上述二者兼顾,就是所谓宿命的人生观表现。
我们这样划分的依据来自生命的三位一体理论或三界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人有三命,我们所看到的人,只是其中的物质生命,又叫形体或人生,另有二命为天命与地命,天命又叫灵;地命叫魂,二者合成又叫灵魂。和三命所对应的宇宙又可以分为三界,即天界、人界、地界。如果将宇宙画成一个类似太极的圆,中线的上方为源头,下方画一个小圆即物质世界或人间,中线的右边为阳(天界);左边为阴(地界);人居中为阴阳界。从三界的时间属性上来说,天界为过去;地界为未来;人界为现在。
人在三界中所处的地位。以能量层次即振动频率来说,人处于圆底最低,左右的天地对等,都处于人之上;以生命的等级层次即智慧或自由程度来衡量,天命最高;人居中;地命最低。那么,这些和我们的修行有什么关系呢?
2023.6.13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