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初中十四校联合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8-11-20 13:46:11)2018年秋初中十四校联合检测八年级
语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
A、溃退(kuì)绯红(fi)仁慈(cí)
B、窒息(zhì)荧光(yíng)畸形(j)
C、镌刻(xié)蒙昧(mèi)侏儒(rú)
D、锃亮(zèn)凛冽(ln) 酷似(sì)藏污纳垢(òu)
2、
A、娴熟
B、翘首
C、轮廓
D、劳碌
3、
A、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B、亚太地区各种自贸协定、倡议常常让非专业人士眼花缭乱。
C、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这张新歌宣传照中,他静坐颔首低眉显示出的不仅仅是深情更有一番游子思家的情谊。
4、
A.在福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
B.“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闽都福州城市。
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D.福州市的许多中小学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的重建。
5、仿写下列句子。(4分)
每一朵鲜花,都有结出果实的梦想;每一滴雨露,都有滋润大地的梦想: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综合性学习(10分)
2018年10月28日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22路公交车在行驶至长江二桥时,突然闯入对向车道,与一辆红色小轿车相撞后坠入江。事后,当地集中力量开展救援与打捞工作。综合前期调查走访的情况以及提取到的车辆内部视频监控显示,还原事发当时情况。事故发生前,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与正在驾车行驶中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遭遇刘某攻击后,冉某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
(1)
(2)亭亭山上松,
(3)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7)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4分)
(1)不见曦月
(3)属引凄异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
12. 第四段中写到“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分)
(一)读《等信的滋味》,完成13-17题。(20分)
等信的滋味
我喜欢写信,即使处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喜欢选一个宁静的夜晚,端坐桌前,摊开一张淡蓝色的信笺,在上面一排排绣进自己最真挚最细腻的情思;写成之后,细读一遍,折叠起来——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将其叠成一只鸟或是一艘船的形状,然后小心翼翼地置于信封之中,再贴上邮票,细致封口。同时封入的,还有一份憧憬、一份向往、一份希冀。之后,便是等待对方收到这份渺远的情意。
我更喜欢等信,其间怀揣着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的情愫。这种等待让时间变得绵长而温情,这段绵长的时间足以让我尽情想象——对方是否也如我一样在看似素淡的言辞中藏进了一份小小的心思,怕对方读出却又希望对方发现?
等信的过程是浪漫的。其间,你想唱歌,想写诗,想沏一盏清茶。一人独坐都会觉得诗意盎然。可是再有诗意,你依然会感觉到这段时光难以消磨,而那种不能确定结果的等待又会让你心中有一丝被期待包裹着的隐忧。
等信的人是多情的。夕阳徐徐西坠,雁影掠过长空,枇杷树落下第一片叶子……这些都会让你想起你发出的那封信件,盘算着那份回馈的温情已该降临。当你看见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翩然而至,恍惚间会觉得眼前不是策马疾驰的信使,而是月下牵线的花神……
梁实秋先生曾将寄信比作“朵云遥颁”,他虽然语含讥刺,但我觉得用这四个字形容寄信,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朵云”二字,写出了信中那份记挂着的情思,如此绵软,如此纯洁。“遥颁”二字,不正体现了寄信和收信者双方即便远隔千山万水,却心意相通,了无间隙吗?这样的等待,拉近了多少天涯孤侣之间的距离!
当下,世人忙忙碌碌,短信微信便捷,还有多少人愿意保留着一份诗意的期盼,去等一封信呢?于是,这轻柔的“朵朵白云”,渐渐从我们生活中蒸发了。有多少次,我写好了一封信,想要寄出时,却发现自己很快迷失在市声喧嚣、灯红酒绿之中。茫茫都市里,找一只邮筒极为不易,它们都被行色匆匆的人流淹没了吗?那一份等信的淡然是否也早已被心事重重淹没?
于是,世上写信和等信的人,少了一个又一个……
其实人们忘却的,又何止是写信与等信呢?还有多少人憧憬抑或缅怀那种诗意的、恬淡的生活?人们总是抱怨生活平庸、忙忙碌碌,掉进人群就像一粒尘土,可有多少人愿意在生活中创造一份诗情,守着一份画意?
不愿等信的人,就不会等待日出山巅,观赏烟霞雾霭;不能等信的人,就无心领略繁花盛开,沐浴春风满怀;不会等信的人,就难以安享岁月静好,守住一往情深……
在漫溯时光的流年中,在蒸腾岁月的风尘里,我愿意用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去等一封信……
13.文章题目为“等信的滋味”,通读全文,请概括一下,“我”等信的“滋味”有哪些?(4分)
14.文章第三段中“怕对方读出却又希望对方发现?”是否矛盾?(4分)
15.请赏析第二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喜欢选一个宁静的夜晚,端坐桌前,摊开一张淡蓝色的信笺,在上面一排排绣进自己最真挚最细腻的情思。
16.文章题目是“等信的滋味”,为什么开头两段却写“喜欢写信”和“写信的情景”?(4分)
17.读了全文,你认为在现在这个短信微信便捷,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还有必要去写信等信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爸爸手中的缅桂花
1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4分)
19.请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可我没资本去美,让我活下去,给我吃、给我住,已经是父母最大的恩惠。
20.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我一次次收回偷偷摸花裙子边的手,骂一句:“这裙子真丑。”(描写的角度)(2分)
(2)只见三四朵欲开未开的缅桂花躺在他黄黑干燥的大手里,像一只只刚出生的小白兔。(修辞的角度)(3分)
21.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4分)
22.读了本文,也许你会发现有的父亲的爱是温柔细腻的,有的父亲的爱是高大如山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父亲。(4分)
三、写作55分
23.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可用A、B、C等代替。字数不少于600字;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
(2)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你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