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2012-08-24 09:27:38)
标签:

杂谈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用爱心、诚心、耐心为失去双亲的学生铺平成长的道路

           亳州市涡阳县闸北学区中心学校

我校九(2)班学生高发强同学看着省示范高中录取通知书,向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激动地说:“要是没有老师对我的教育,没有对我的的约法三章,没有学校对我的强制执行的要求,今天肯定不能如愿。真诚地谢谢老师的帮助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

一、入校后各方面还好,亲情缺失习惯差。

高发强同学七年级入校成绩排在年级二十名,性格开朗,关心集体,刚一开始很能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被选为班级干部。九年级下学期成绩有所下滑,上课偶有迟到睡觉现象,几次教育后,有所好转。八年开学后他变化很大,经常听到任教老师的抱怨。 同年级班主任告状,说其欺负弱小同学,经过多方了解知道:他和年龄较大的奶奶一起生活,从小就失去了双亲,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其身上表现越来越突出。

启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双方面的事情。然而,双亲教育教育的缺失,对子女的影响是明显的。现实突出的是在农村,不少家长只顾忙干活,他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一上学就全是学校的事,与他们无关,即使当孩子出现问题,仍拒绝配合,这务必会耽误对孩子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若能及时洞察出现的问题,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孩子会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家访中了解实情,特殊家庭孩子缺乏教育。

一个周六的下午,班主任要求随高发强去其家中,高发强还坚持不让去,我一再劝说下他才勉强答应。他家里的情况让我吃惊不小:他奶已近70岁,其小叔也没心管侄子,孩子缺乏亲情,其学业、身心遭创伤,逃学、行为偏差,在所难免。

启示:在这种特殊家庭中,孩子贫穷、无助、失望、孤独中生存着。目前,这种问题青少年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青少年往往就生活在这样的“问题家庭”中,他们从家中所得到的正确的关爱和教育往往是很少的。因此,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是相当重要,极富现实意义的,因为温暖和谐的家庭气氛,不仅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而且有利于孩子在爱的家庭环境中熏陶、激励下奋发图强,去实现美好的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

三、家长师生三方面沟通,情况好转思想有了深刻变化。

和其奶谈话一个小时中,班主任向她讲孩子由优等生渐渐变成差生的主要原因,讲到孩子的孤独、无助;孩子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告诉她孩子也是人,他的心灵需要安慰,不仅需要来自同学、朋友、老师的关爱,更需要来自家无人可替代的呵护;也明白地告诉她我理解他的感受、她的无奈,但身为奶奶,对没成年孩子的教育关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告诉她其孙儿本应该是多么优秀,如果认真培养一定会成才。在我和她几番推心置腹地谈话后,其奶的内心受到震撼,班主任乘机对她进行了提示:第一、每周至少和孙子交流一次;第二、每周孙子回家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馨;第三、叫其小叔和其姑多教育他。然后,班主任又找高发强谈,让他知道他奶奶的苦脑,让他了解到他奶奶对他的关爱,老师对他的希望,并要求他改掉往日的坏毛病,以平常心看待家庭的问题,理解奶奶的苦衷。高发强同学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学习成绩开始回升。八年级下学期考到了年级前十名。

四、再次与其家人孩子沟通,孩子顺利通过中考。

为使高发强顺利通过中考,班主任与高发强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谈话,告诉他别的事情作为孩子不应多管 ,心思应放在学习上,要求他为了自己的将来,正确处理好个人的事情,告诉其奶孩子的反复与家庭有直接关系,并要求他们将心思放在孙子身上,使他顺利通过中考,当时他们就答应认真对待孩子,并商量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避免他再出现反复,我也常和其叔姑打电话沟通,他叔和班主任也几乎成了朋友。高发强同学也很争气,最终顺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反思:  无论你有心还是无意,真正的教育就在你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进行着,也就是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时时处处存在着,它深刻而不可避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责任重大。因此,在我们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对于每位学生,尤其是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由于他们难以获得全部的父母之爱而情感人格残缺,心灵无法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能全身心地去爱孩子,时时琢磨着孩子们需要什么,不仅从学习上,更应从身心上,真心诚意地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细心呵护,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家长,他们的整体素质较低,作为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在必要时对于某一些特殊家庭(包括失去双亲家庭),除了晓之以理之外,适当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

这一真实的故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没有秘诀,如果有,那就是 一个字“爱”,教育也没有捷径,如果说有,也是一个字“爱”。这是教育的艺术,更是“爱”的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