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简介·盛京太庙】

http://s7/bmiddle/6a9c1b43gde3f2f5e8ae6&690
盛京太庙始建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位于盛京城(今沈阳)抚近门(大东门)外五里许。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时下旨,将盛京太庙移到原明朝道教观宇“三官殿”旧址,即今大清门东侧,重新修建。
http://s3/bmiddle/6a9c1b43gde3f32636792&690
正殿南面东西两侧,有东西配殿各三间,耳房各两间。东配殿内,放置着册宝柜、香案、拜褥等。
http://s9/bmiddle/6a9c1b43gde3f3497a148&690
西配殿供奉着努尔哈赤四代祖先考妣神位:正中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清追尊为肇祖原皇帝)及其妻神位;左为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清追尊为景祖翼皇帝)及其妻神位;右为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清追尊为兴祖直皇帝)及其妻神位;次左为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清追尊为显祖宣皇帝)及其妻神位。
玉宝、玉册也称作谥宝、谥册,是清代记载皇帝和皇后死后所立的庙号谥号所用。清代从顺治初年开始有玉宝、玉册制度,后来每位皇帝和皇后去世,都要按制制作玉宝、玉册一份,供奉在北京太庙之中。玉宝、玉册制作都相当精致,其原料都选用整块的青玉、苍玉、碧玉。印面以满汉文合璧,镌刻帝(后)庙号和谥号。
自乾隆皇帝第四次东巡开始,历朝皇帝东巡盛京时,都要到盛京太庙正殿的玉宝、玉册前上香行礼。由此看来,重建后的盛京太庙并非规制健全的宗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