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豆呼声令人震撼——“中国大豆廿年祭”
在2000年时,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履行有关规定,中国开始成为大豆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长,进口大豆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全球60%的转基因大豆都流向中国;而美国、法国的四大跨国粮商垄断了中国80%的大豆货源。下面一组数字犹如祭文,谱写国产大豆“一败涂地”的辛酸史。2000年中国进口大豆1
042万吨,2001年1 394万吨,2006年2
826万吨后直线攀升,2017年9 533万吨,2020年首次突破万万吨达到10 033万吨,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占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2/3,占国人消费量的90%以上。
点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这首七步诗证明,至少在两千年前,地球上好多人还不知道大豆的时候,大豆就已经是国人生活须臾离不开的部分。但自从上个世纪美国人从中国获得大豆种子资源后,现在我们吃点豆腐和豆油竟然还要看外国人的脸色了!
2003年8月-2004年8月,在美国大豆上市前后兴起“大豆风波”。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大量中国大豆加工企业高位采购,并在随后的价格回落过程中由于无力支付货款或高成本带来的巨额亏损而陷入危机。许多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在4000元/吨的最高价格区间购买进口大豆,此后大豆价格骤降,每生产一吨豆油就会亏损500-600元,国内压榨企业70%停产,进口合同违约,造成了中国一蹶不振的“大豆危机”!
新世纪20年,我国大豆产业大门洞开,跨国粮商从办厂开始,盘踞中国沿海的64家外商独资或参股企业占国内大豆压榨能力的70%以上,掌控着企业70%的原料采购权。在三大出口国面积、单产稳步高升的同时,我国生产的大豆一路跌价。在跨国粮商对出口数量、价格稳操胜券的同时,我国本土油企纷纷消遁。
美国人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自己补贴过的所谓的“廉价”的便宜大豆,去冲击别国的粮食市场,间接把他国的粮食产业一步一步的摧毁。控制中国的大豆市场只是第一步,后面控制你的粮食产业链,最终目的是控制中国的食品产业链。进而控制中国的“胃”。抓住了中国的“胃”谁就抓住了中国的“心’,谁就控制了中国是”命门”。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吃”的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从转基因大豆控制油脂企业
,再到慢慢控制中国的养殖业。
美国雄霸全球的农产品产业链控制,进而形成垄断寡头。现在大豆市场几乎都是美国的天下了。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已经很少了,国内的70%的油脂企业已经被外资(其中大部分是美国)控股,或者间接控股。整个大豆油脂的产业链已经沦陷,现在国内大豆市场基本都是转基因的天下了。
而比争夺国际大豆定价权更重要的是,中国本土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发展问题。但在入世之后,中国的本土大豆产业就犹如在鸡蛋上跳舞,既不能踩破WTO规则——采取措施控制进口,同时又要找到有效的保护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方案。当铺天盖地的进口转基因大豆逼得中国农民因收不回成本而不再种植大豆的时候,一桶油将不再是30元而可能是300元或者更多了。问题还远不止于此,三大隐形危害也将浮出水面,一是畜产品价格因饲料制约而上涨;二是转基因大豆油的渗透引发民族饮食危机;三是菜籽、花生等国产主导油料因价格缺乏竞争力而被进口大豆吞噬。
震聋发聩的“拯救中国大豆”的呼声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的大豆产业政策必须产、加、销协调,必须国情、企情、农情兼顾。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是稳定的生产扶持政策、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产业链上的各项政策互相照应,各个环节互相让利,从而形成国家利益。中国有能力写就大豆产业新辉煌,并为全人类贡献一个亮铮铮的、具有非转基因品牌的“中国大豆”。如果我们选择放弃,随之放弃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大豆,继之还可能就是玉米啊!
政府拥有制定政策、技术、资金资源,在拯救大豆过程中负有最主要的责任。农业农村部制定《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从三方面发力。一要稳定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在东北、黄淮海地区引导农民扩大种植。二要在科研上加快培育推广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提高大豆品种的适应性、高产性和优质性。三要发展大豆合作社和大豆加工企业,提高大豆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