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席指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1

(2022-11-24 11:10:06)
分类: 玉米种子

   主席指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

2022年3月6日,国家领导人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联组会时强调: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 》3月7日)

点评:国家领导人再一次把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新世纪伊始,国务院吹响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进军号”,要求农业科研院所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自办企业或进入企业。2001年4月,国务院发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指出:农业科研院所从事育种技术机构,整体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20114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一是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重点开展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二是明确了种子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引导和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到“十二五”末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事企脱钩”。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依然要求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种子企业必须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这是世界种业发展的金规玉律。世界前行国家发展种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基础研究政府办,应用技术企业办,坚定地确立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新世纪20年,中国种业发展遭遇农业科研体制的“羁绊”!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触及的深层次问题是根深蒂固的,不是哪一级政府或哪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完全靠政府不行,完全靠市场也不行,必须立足国家层面厘清思路。俗话说,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只有从源头上下决心破冰通途,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才有可能迈步金光大道。

热情期颁农村农业部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官员和院士发表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