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20年大事:“百万亩玉米超吨粮1你相信吗?
(2022-06-05 17:16:22)分类: 玉米种子 |
过往20年大事:“百万亩玉米超吨粮!”你相信吗?
新世纪十年来,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项目取得政绩:2008年陕北榆林“万亩玉米超吨粮”,农业部高产创建办李立秋主任主持验收、玉米专家指导组长赵久然负责签字。时间短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玉米“卫星”接连上天,玉米亩产从1000公斤上升到1400公斤,再攀登1600公斤。玉米超吨粮的面积也铆着劲儿往上窜,从几亩、几十亩到几百亩,再到上万亩,随后又曝出了“黑龙江百万亩玉米超吨粮”的“特大卫星”。
涉及“百万亩玉米超吨粮”的一项科研成果,拟申报国家科技奖励鉴定报告让我签名,我确实有些犯难!虽然我几十年一直从事玉米高产技术研究,但对百万亩玉米亩产超过吨粮,心存疑虑。不相信吧,鉴定书上已经有管理院士、育种院士为其签名推荐,我这个没有院士头衔的研究人员,签?还是不签?要负责任啊!这就促使我决心要认真查一查“百万亩玉米超吨粮”是怎么创建出来的?
一、赵主任说“高产田验收时是20多个水”?
《黑龙江日报》2009年10月19日报道,“肇东市百万亩玉米亩产超吨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这个退休的耄耋老人为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明察秋毫,2010年9月12日专程去黑龙江考察,在鑫鑫种业老板热情帮助下,一行众人驱车参观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田。
从阿城向西,途经宾县、肇东等市县,所经之处,看到路两旁竖立的一些高大标牌,大字书写“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田”、“科技部科技丰产工程示范田”等字样。行至肇东市五里明镇胜平村路口,一座矗立的硕大影壁上,大字标帜“万亩玉米超吨粮示范田”。
五里明镇赵国辉副主任领我们参观了玉米高产田、核心高产区。他介绍说:去年玉米长势很好,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后,农业部组织各地很多人前来参观。在胜平村3万多亩玉米平均亩产1 112公斤,农业部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和赵明负责签字验收。赵副主任回答了玉米超吨粮的管理过程、种植技术和测产方法,最后补充了很重要的一句“当时是20多个水”(即籽粒含水量20%以上)。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已经“心知肚明”了。
走上玉米核心区搭建的高台,俯瞰整方连片的玉米展示田,道路宽阔,渠道整齐,采用现代化移动式喷灌。种植品种有郑单958、平泉13,还有先玉335、龙丰2号等。参观者进入田间察看,实地测量了几块地的行距和株距,每亩密度大致在4 000-4 500株,多数田块肥力不足,有些田块有缺苗和小株,估算亩产应在600-700公斤,好的地圤可能接近800公斤。这和赵主任所说“当时是20多个水”基本吻合。
百万亩玉米产量是怎么测出来的?科学研究,贵在求真。事实上,要把几万亩乃至百万亩玉米实打实收,试图精确地测出每亩产量,在当时机收水平恐怕需要十天半月乃至更长的时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那个必要。农业部专家验收组只是在每万亩地选5个测产点,每个点划出67米2地取样测产,称重后再折算成1万亩地的玉米产量,再从1万亩产量折算出百万产量。很显然,这种简单快速的测产方法会有很大的误差。差之毫厘,谬至千里。
二、网友揭示百万亩玉米超吨粮“测产内情”?
笔名魏哥发文揭示关于黑龙江肇东“百万亩玉米超吨粮”内情!
“肇东市的玉米高产攻关,我从4月20日的全省大田播种现场会到秋天满眼的玉米黄熟都见证了,至于赵久然老师您是如何测得肇东3万亩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1112公斤的结果,我初听报道时甚感惊讶!中国的育种大家们还能不能务点实了呢?”。
魏哥介绍:“肇东市的玉米主栽品种是郑单958、先玉335和平泉13等,五里明镇所采用的玉米“高产”耕种技术我了如指掌,可以说,其中没有任何的过人技术,公顷保苗株数平均连6万株都达不到,攻关田里的耕种粗放程度历历在目。肇东的3万亩攻关田经赵老师的贵手那么一测,亩产粮食就超过了1.1吨。今年秋天如果我肯花钱请赵老师来黑龙江给我的玉米田测产的话,我种的玉米亩产超两吨肯定是没问题了。中国有了赵久然这样的农业部玉米专家组长,国务院有理由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充满信心,温总理对中国粮食生产的担心纯属多余,他老人家可以高枕无忧、睡个好觉了。
“说大话的人多了,见怪也不怪了,怪也怪不过来了,那就管他什么赵久然、李久然,管他什么亩产一吨两吨呢,较什么真呀!?随他们测去吧,随他们报道去吧,随他们高兴去吧。人家赵老师拿了红包,那叫一个喜;人家肇东市放出了黑龙江玉米生产的国家级大卫星,还约来了国家级大专家帮助忽悠、鼓吹,那更叫一个喜。我们有什么资格怀疑呢?你怀疑什么呀?你怀疑国家瞎眼睛——什么人都敢任用??咱都算老几呀?”
三、“关于玉米吨粮田测产方法的商榷”
2010年10月,中国玉米研究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作者佟屏亚发去这篇学术论文,希望引起玉米科技界的注意和讨论。但会议主持人赵久然拒绝作者出席会议,阻止在会上发放论文。
农业部高产创建水平更上一层楼,全国各地出现了十万亩百万亩玉米亩产“超吨粮”。1分地怎么能折算千亩万亩产量?
农业部文件说,“万亩超吨粮”验收办法由全国高产创建办公室李立秋、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赵久然主持制定的。媒体报道时特别加重语气:“玉米高产、超高产田间验收方法和标准”,是“目前最权威的验收标准”。
玉米专家指导组制定的万亩玉米高产田最权威的测产方法;
理论产量:万亩高产田取90个测产样点。每个样点67平方米,计算亩株数,在每个测定样段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收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0.85。
实收测产:1.取样方法。将万亩示范点划为10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取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称重、脱粒并称籽粒重量。实测产量(公斤/亩)=收获鲜穗重×鲜穗出籽率(%)÷收获样点实际面积×666.7×[1-籽粒含水率(%)]÷(1-14%)。
按农业部专家组制订的“最权威测产方法”,万亩玉米选若干个点,每个点选1分地,从中每隔5株取1穗,或者按前3年的平均千粒重为准,一个点有的代表百亩以上,有的代表千亩以上,有的代表万亩以上,就这样一折算,万亩、十万亩、百万亩玉米“超吨粮”高产纪录就诞生了。这种测产方法无论怎么客观怎么精确也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试试看,如果每个点每1行多计算出了1株,每亩地就多出了好几百株。如果再有点急功近利,故意作为,人为的误差就会更大了。
一位承担项目的基层官员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你来“创”,我就“建”;你给钱,谁都干。但他也忧虑地指出:百万亩玉米超吨粮再这样创建下去,要不了多久,很可能全国到处都会出现(各类作物)千亩万亩百万亩“超吨粮”“卫星田”了,拍脑袋闹着玩儿!最好他们自己能试一试?到底1亩玉米能产多少粮食?
有人很喜欢说一句豪言壮语:“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如果按农业部百万亩超吨粮高产创建继续搞下去,完全可以高呼“中国人有能力养活世界”!
源头来自虚夸浮躁,问题出在测产方法,科学性和真实性出了问题。
(摘编自科学网2010年12月9日佟屏亚博文:质疑“百万亩玉米超吨粮——2009年全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调查报告”。录入佟屏亚著《聚焦中国种业》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