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2011-04-27 07:16:57)
标签:

杂谈

分类: 班主任随笔

   

                             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眼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听了温州大学副教授廖传景的讲座《积极心理学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

    “积极心理学”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我们以往的教育是“通过教育帮助孩子消除问题,获得幸福与成长。”如果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教育,那就是“通过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避免和减少问题。” 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的教育应从问题教育向成长教育转变。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积极心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比较适合这一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对于儿童的教育,尊重比爱更重要,会尊重是一种高尚的修养,比如说,我们会经常的批评差生。其实这样是一种错误,我们应当学会进入他们的心灵。而进行他们的心灵首先要做到对差生的接纳,然后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欣赏。把对方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用农业文化、中医思想、和谐文化来武装我们的思想,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而服务。

   总之,“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确了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幸福而教育,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这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