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学习围棋一年,但对于“冲段”,其实我并不看好。后来,班里的孩子都报名了,儿的老师也建议孩子们先熟悉下”战场“,经历战斗,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些好处。最终,我们也报名了。
第一天入场,儿看上去还算稳定些。坐下就开始看人手一份的围棋材料书。没有我预想的兴奋和不安定。比赛选的场地并不如意,周围熙熙攘攘,全部都是望子成龙的家长,大家恨不能都跑到自己儿女身边看着孩子下棋,才算放心。若在以前,我一定觉得家长们不可理解,但今天,同样作为儿的母亲,再看家长们的反应更多的是体谅。其实,我自己也有冲上去的冲动,但理智告诉我,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注意力。
好容易清场结束,家长们终于恋恋不舍的离开比赛场地,只能远远的看着孩子们,等到宣布比赛开始,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也远远的看着儿子,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手势。根据他的表情,揣摸着他现在的棋局,煎熬,难耐。
第一场结束,儿败局。出乎我的意料,明明在意,还要装作不在意儿的输赢,更要安慰儿:”没关系,态度再认真些,争取下一盘。“
第二场,儿明显下棋慢些,我感觉要比第一场态度认真些,也重视一点,最终胜出。退场后,儿是兴奋的,的确像没经场的小牛犊,张牙舞爪,不知道天高地厚。如此表现,我为下午的比赛开始担忧。
中午,就近,在隔壁”咖啡之翼“简单吃点,喜欢这里的环境,安静,惬意。选择这里,主要也希望儿远离喧闹的人群与环境,稍作静心。但儿,并不如我期望中的平静,他依然有那股子兴奋劲和不安定劲。
如此,我都能预知下午的状态。
下午第一场,儿惨败。我不可能看到棋局,但比赛中,我眼见他心不定,左顾右盼。这个败局是注定的,儿自己主动跟对方协商,要求终止下棋,甚至都没有让裁判来判定数棋,就自动认输,找裁判签字,出场。我是愤怒的,可却不能发泄我的情绪,但也没忍住埋怨了儿几句。随后,慢慢静下来跟他分析惨败的原因。鼓励打好下一场。
下午第二场,我没在看儿,此时,我已经不紧张了,更确切的讲,我是有些倦怠了,以儿的状态,冲段的希望并不大。经历两场失败,即便这一场赢了,明天的三场全部取胜才会升段。这好像不太现实。
这一场,儿胜。
第一天比赛结束,下午近5点的样子。老公下午办完事情,来接我们娘俩,然后送儿去姥姥家玩,陪我去单位加班赶材料。晚饭,在老妈家里吃,饭后回家休息。儿睡觉时间9点整,这是整个暑假中,儿休息最早的一次。儿睡下,与老公闲扯瞎聊,尤其看了《离婚律师》感慨颇多,他这个人绝对不会陪我看这样的电视剧,我只能絮絮叨叨给他讲,忘记了时间,11点半,强迫熄灯睡觉。
今天上午,儿起床,老公强调拿出最好的状态,不在输赢,但要认真。儿讲:”就像火山爆发,积聚力量,等待喷发!“
而我的心情则是既期待,又平静。既不慌,又慌。看似矛盾,却也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妈妈所拥有的矛盾心声。
今天,不用我再去挤着看儿的台数,他自己轻车熟路的看好台数,自己跑到场地坐好等待。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是第几台,执子黑或白,自然也不知他在场地的哪个位置。淡定的坐在场外。看来,经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总要有第一次,才会有现在的轻车熟路。
比赛开始,搜寻不见儿的身影。继续等待,十分钟后有退出者,再看,不见儿。中场,选手陆续退出,依然没等到儿。当比赛场地大部分空了的时候,我看到了儿,皱着眉头,时而蹲着,时而跪在棉垫上,依然下着。比赛场地中间有个大柱子,我看不见对手的样子,但感觉他们是棋逢对手了。不然,全部选手都退场了,他们依然在下,我悄悄的靠近些,看儿下棋,对手是个女孩,这是儿唯一一个女孩对手,却也是下的最有思考的一盘棋。裁判们围在旁边,等待一会,还未结束,开始计时。过一会,要求终止棋局,签字画押,结束比赛。儿胜出。其实这一场,无论儿的结局如何,在我心中儿已经赢了。因为从这一局中,我终于看到儿的认真和执着,这才是我一直期望看到的理想状态的儿。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儿凡事真正做到如此状态,他是不会惨败的。若是惨败,定是没做到此状态。
第二场,儿下的很快,大家都还没退场,他们两人就举起了手。我的心随即纠结起来,如此快棋,定不是好棋。出乎意料,儿胜出。
比赛至此,儿胜4盘,负3盘,冲段有希望,但不确定。唯有赢定下午的最后一局,才是胜局。如此,所谓胜败在此一举,也就如此吧。
中午,在外吃饭后,回家午休半小时,返回赛场。儿状态不理想,如果说昨天中午是因为太兴奋,而今天感觉有些蔫了。果然下午,输局。最终成绩,4胜3负,8.14分,排名甲组第49名。依然无段。
比赛结束,我回家倒头就睡,醒来已经近7点,还是电话把我叫醒的。依然很累。儿却一直看书看到我醒来,饭后到现在还在一动不动的看书,整整看了5个小时的书,还是老《丁丁》,百看不厌。至今,我也没有读《丁丁》,儿却将这整整一套书,反复看了若干遍.......。不理解,这要有多大的魅力,才可以吸引儿如此至爱,不可知,真的不可知。
时至现在,儿终于睡下,从其主动申请学习围棋,至现在正好整一年。也许围棋并不在我考虑学习的范围,故这一年,随遇而安,不强求,不重视,没有按老师的要求认真配合。所以,至此,这是儿的真实水平,是儿自主学习的真实体现。儿的围棋老师给儿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号”神经刀“,说儿若认起真来,对方再强,也定会杀他个片甲不留。若是态度不认真,对手再弱,也会被吃的七零八落。这是一位非常负责任且有深度的老师,性格坦率,从不在家长面前做表面文章。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可以坦率到这样的程度,我既认可,又佩服。儿有这样的老师是幸运的。
围棋考段结束,对于儿的失败,我只安慰了几句,没再多言。其一,我真的累了,整整两天的陪伴,两天的心理折磨,不亚于每学期末孩子们的期末考试,总期待有好结局,却又理智的认为不该强求结果。这样的心理纠结是恼人的,会让人身心疲惫。其二,儿的失败是他自己取得的,他总要自己从失败中走出来。将来,他要面对的失败还会有好多,他要知道,争强好胜是需要资本的,没有资本就不会有好结局。
总结儿的心智发展,与同龄孩子相比不属于成熟类,我只能努力,慢慢等待儿有一天他会顿悟,会有成熟的心智,和稳健的思维。这是怎样艰难的心路历程,到底有多少伟大的母亲可以把这个历程走的轻松自然,淡定从容。
如同我教告诉儿的一样:”将鱼儿捉住,再重新放生,这需要气魄与胸怀“,做母亲更需要气魄与胸怀。
我可以做到吗?
我必须要试着去做,难道不是吗?
2014.08.19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