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读《金刚经》
(2011-02-09 13:53:07)
标签:
转载 |
《金刚经》是中国印传佛教现今能够知道的最早的经典。它既是最早的“般若”(梵文音译,意为智慧或通达智慧的途径)经典,也是流传最广、在佛教界影响最深的经典。有了《金刚经》,中国的印传佛教才有了扎实的根基,慢慢将外来宗教本土化,故《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为此经系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能修得悟透佛道精髓,能脱离三界而到达苦海彼岸的“真”经。
佛教产生于印度,在汉代传入中国,在中华大地上植根、繁衍、发展、演化达数千年。数千年的传承,使佛教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时至今日仍有深远的影响存在。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及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刚经》之所以称为“金刚经”,是佛家认为,此经有无坚不摧之功能,用它的精神和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它的内容主要是讲“诸法性空幻有”,即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空幻不实的,一切事物均皆无常,瞬息即逝。事物的真正“相状”是“空”,是“非相”,因而人不应执著于留恋世间的繁华,应该无系无念无“所住”,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它劝人及早皈依佛界,修成正果,归登理想中的“如来”境界。
《金刚经》全文分三十二“品”,如第一品法会因由分,第二品善现启请分,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整个经文都是围绕着释迦牟尼与弟子须弥菩萨的对话来进行,须弥陀不断向老师提出自己思考多年仍存在的疑问,释迦牟尼则一一进行解答,令须弥陀茅塞顿开,大彻大悟,最终成“佛”。
我读《金刚经》,基本上是“老鼠吃胡椒——不知辣”。但有一点也让我“顿悟”了:知道《金刚经》是怎么回事,知道佛家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还有一点也“顿悟”了:“所言法相者,如来即说非法相,是名法相。”这句话解释起来太费口舌,还是留给我自己慢慢体悟吧。
近年,我陆续接触道教和佛教,这些流传中国数千年的“非遗”,现今真正知道并很懂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它们曾经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这是一个事实。还将继续流传下去,这也是一个事实。所以,我不知道,懂道懂佛的人,是越来越多好呢,还是越来越少好?
(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