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评课材料
(2011-05-16 09:39: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说评课、读书心得 |
评课材料
---评***老师的《世间最美的坟墓》
5月11号第二节,在白板教室,听了***老师上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这是学校安排的教研课、白板教室竞赛课。现就本节课,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教学目标明确。
介绍完列夫·托尔斯泰、作者和背景资料后,出示教学目标,明确了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二、 教学程序清楚,环节完整。
(一)
1.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介绍主人公。
2.介绍作者、背景资料。
3.出示教学目标。
(二) 整体感知,分析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讲解分析。
(三)师生小结
归纳全文主旨,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了作者所表达的对托尔斯泰的真诚纪念,歌颂托尔斯泰不重名声,追求自然朴素的风格的思想感情。
重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法重点是阅读法,阅读之后采用圈点勾画法、问答法等。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了先练后讲的教学原则。
四、存在的不足及几点建议
1. 没有大胆、独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够新颖, 依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题,作者、背景、诵读、讲析、小结,样样俱全,不能突出某一方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
2.采用启发式教学,也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看课文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但学生启而不发,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回答问题不积极,不主动,师生配合不默契,课堂气氛不活跃。自主学习有,讨论交流欠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本节课活动不到位,没让学生合作讨论。其实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以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回答,对答案有出入的教师再讲解分析。前面的主人公、作者、背景资料介绍,也可以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前查资料了解。应充分体现自读课的特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点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