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条大河》

(2011-02-11 16:31:19)
标签:

教案

分类: 中学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案

一条大河

刘元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想主题。

 过程与方法

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我是祖国》”这首歌曲的独特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我的祖国》”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思想感情,激发爱国热情。比较本文与前几篇课文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理解《一条大河》如何使音乐在文字上也有了生动的感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我的祖国》。这首旋律优美、韵味浓厚的歌曲,曾经在一代人的心中掀起波澜,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今天,我们作为祖国新的一代,再来听这首老歌,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美无所不在。现在,我们来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看看他对这首歌有什么独特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

刘元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鸭绿江文学月刊社主编、社长。主要作品:小说集《人情》、散文集《西部生命》、《上帝广场》、《表述空间》、《没有初恋》;纪实文学集《黄河悲歌》;纪实长篇《中国钢琴梦》、《钢琴时代》等。

三、字、词学习。

1、生字:铆(mào            偌(ruò   )大         蓦( mò  )地

简陋(lò                    浸淫(jì   )(yí  

2、生词:

缠绵:婉转动人。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戛然: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潸然:流泪的样子。

四、文章思路

文章总体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自然段,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听“一条大河”的过程。又分为三层,12自然段为第一层,主要交待了背景。35自然段记叙了听歌的过程。67自然段描写了这首歌带给我的心理感受。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到结束,记叙了作者第二次听“一条大河”的过程。也分为三层。811自然段为第一层,记叙了郎朗演奏“一条大河”的过程和带给我的心理震撼。1215自然段写这首曲子带给郎朗的心理感受,它深深地打动了郎朗。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层,作者相信这首曲子一定能够感动所有的华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一读课文,独立思考:

1、文章开头写在大院里看电影有没有必要?

2、抒写对“一条大河”这首歌曲的无限钟情作者的记叙和描写有多少层次?你最欣赏的是其中的哪一层次?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1011三个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想表达怎样的感情?根据听歌经历,可将文章怎样划分层次?

(表达对祖国无比热爱、依恋之情;可按初听、再听划分为两个层次。)

四、三读课文,品味第一部分(1——7自然段)。

1、概括段意:回忆童年往事,叙述“我”对“一条大河”这首歌的初次接触。

2、理解、讨论:

①第12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第12自然段,通过小时侯看电影的故事,引出“一条大河”这首歌。第3自然段,通过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引起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3段只是为了引出最初对“一条大河”的记忆,却用了不少篇幅,这样写是否妥当?(言之成理即可)。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这首歌的印象深刻?找出来,读一读,看看哪组找的最多最全。

④第5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说明歌声以深入作者的心灵,激发了他对祖国对新生活的热爱,荡涤着他的精神世界。)

⑤作者通过什么手法使读者体会到这首歌强大的感染力?(对比。如:战士们看电影时的激昂情绪与听歌时的安静对比。“我”听歌前后思想态度的变化等等。)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段意:我听郎朗的演奏,真正领悟“一条大河”包含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中关于郎朗演奏“一条大河”给人美妙感受的优美语句,认真品读。

3、思考并讨论:作者如何使音乐在文字上也有了生动的感觉?(①采用通感的手法,将音乐旋律转化为某些动作、画面等具体可感并与旋律相协调的视觉形象。②通过间接描写,强调“效果”的办法使读者感受到音乐的动人力量。③以贴切、精确、生动的比喻传达对音乐的感受。

4、“一条大河”的内涵究竟在什么地方?(小组竞赛,评出优胜。)

六、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记叙了自己童年时和“去年”两次听到“一条大河”这首歌的真切感受,赞扬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不朽的艺术魅力,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的热爱、依恋之情。

七、写作特点与借鉴。

1、技法应用:有条不紊,层层深入地表现中心。

2、语言欣赏:语言充满激情。

3、写作借鉴:对重点部分的细致描写,值得借鉴。

板书设计     

   地点         途径            观众             我的感受

初听——大院     电影《上甘岭》   安静、沉醉        太美、太有韵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江之歌》
后一篇:3  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