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快乐——观影《我和我的父辈》

分类: 幸福10班 |


邹佳韵:“我怕的不是你怕死,我怕你不怕死。”那个年代,能靠的前赴后继的往前扑吧。最触动我的是,发信号弹,为了更多的人活着,把鬼子骗到了有自己儿子的那一边,那四个人,必死啊!爸爸还有之前的爸爸都死了,你不会死的!一路走来,可能不管是那个时期,都伴随着牺牲,才有了今天的日子吧,但是没关系,旗帜不会倒,一代又一代都会接过接力棒,继续往前!
向姝羽:很感动,尤其是第一个,可能我属于比较细腻的那种人,在看到乘风充满欣喜地向着自己并不知道的死亡冲去的时候,眼泪忽然就流下来了…在爸爸下命令发射信号弹的时候,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最后看到掌柜向着他奔来,再后来他带着国恨与家仇冲向日本军队,所有的场景都那么令人感动和震撼,我承认我喜欢日本动漫,喜欢日本的虚拟歌姬,但是我永远不会原谅曾经日本犯下的罪行,我为每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为中华民族牺牲的英雄感到骄傲,愿他们能在天上见到这盛世繁华,我也定当更加努力,让中国在未来更加强大,不让曾经任人欺侮的场景再度发生。

晏语棠:看完电影真的很感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清末至今,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就像往复的陀螺,兜兜转转。我们的父辈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这片江山,他们奋勇争先,他们舍身取义,他们无悔奉献;他们呐喊,他们苦干,百年征程一路荆棘一路前行。历史的接力棒终有一天会交到我们手上,我们会坚定信念,扛起这个崭新的时代。“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让平凡的我们,想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李欣琳:看了《我和我的父辈》,对于父亲,有了新的看法。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是隐晦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整部电影里最让我感触的是第二个片段——诗。父亲写的诗,是关于生命的诗,关于宇宙的诗。父亲的死,不仅仅是孩子少了一个依靠的痛心,更是一个母亲少了伴侣的无助,却也是为了航天事业所献出的极有意义对生命。父母投身于航天事业,孩子紧接着传承,这是一首延续的诗篇,诗中有伤悲,诗中也有美好,诗中有辛劳,诗中更有期望,这是一首永恒的诗,是一首永存于心底的诗。这一首诗就随着那孔明灯,飘向天空,把诗中的爱与泪,告诉世界。惹人快乐的第三片段——鸭先知。故事情节是活泼的,是搞笑的,看了之后可能觉得一笑而过,但仔细想想,却也是能引人深思的。孩子心中的爸爸,是精打细算、有能力、聪明能干的,虽然爸爸爱吹牛,但随着他自己的努力和国家的发展,这一件件看似荒谬的事情都成了事实。这是富有创新的,这也是对一个孩子极好的教育。总而言之,无论是看似不在意自己的父亲、故去的父亲、“丢脸”的父亲、穿越的父亲他都是爱孩子的,无论是乘风破浪的爱,无声的诗篇般的爱,抑或是似乎荒谬而又深沉的爱,甚至穿越时空跨越时代的短暂的爱,都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熊苗熙:这是一部既有笑点也有泪点的电影,从开头的故事“乘风”到最后一个故事“少年行”,都一幕幕上演着中国的发展、强大……每一处伏笔都恰到好处,为什么所有孩子的爸爸在同一时间不回家,是为了隐瞒哥哥,为什么要隐瞒哥哥,是因为哥哥的爸爸和以前的爸爸都因为同一个事故而去世了;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只有做那第一只鸭子,才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电影中,放弃、牺牲、创造、回归……紧密连接,让我的心情真的是跌宕起伏!
陈修远:电影很好看,前两部分很感人,后两部分偏搞笑,有不错的教育意义。看到影片里父辈对晚辈的情感,想来与现实无异,使我更加感恩长辈的关心
王果扬:我和我的父辈,和前两部一样,我觉得呈现了中国电影界的最高水平。三部都是以这种小电影的方式呈现,颇具新意和创意,形散神不散。这部电影以“父亲”展开,以时间为线,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方针基本契合,每个电影都很有特色,有笑有泪,我是连水都忘了喝,每个演员,即使是小角色,也表演的十分生动,着实好看好哭好笑啊,10分好评!
王果扬爸爸:《我和我的父辈》,分别从战争年代、新生中国、改革开放和面向未来四个时期,站在“我”的角度讲述了四个故事,看似互相独立,内核却一脉相承,展现了父辈们的付出、牺牲、探索和下一代的创新发展。通过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以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诠释了一代代中国人家国情怀和个人梦想的传承,记忆与怀缅、牺牲与浪漫、继承与发展相互交织,主题宏大、情节感人、表演入胜、细节满满,在厚重中又不失轻盈,笑中带泪、泪里有甜。最终,在少年行这个单元,更是通过各个时代精神的传承,勉励少年们站在先辈的肩膀上怀揣梦想、奋斗青春、不断磨砺,不负时代不负家国!
代谨爱:《我和我的父辈》是一部很应景的电影,由“乘风”“诗”“鸭先知”和“少年行”四个部分组成,以父辈和子女为线索,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关于抗日战争、人造卫星、中国第一条广告和未来科技发展,很好地呼应了现在发展的方向。父母对孩子的爱或许不尽相同,但都是父母对孩子最真诚的爱,就算当时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更理解父母的感受
张致然: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因为我平时看的电影就是一个故事从头演到尾,但是这部电影讲了四个故事,而四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也为我们展现了四个不同的时代。四个时代也有着四个时代该有的样子,战争,卫星,广告,人工智能。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就看到了中国从战火纷飞的时代走向世界顶尖的科技发达国家,而从局部来看,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不断发展,需要创新者,奋斗者。最后的一个场景是小孩子的一个小科学创新,也象征着中国正在走向更先进的未来,我们青少年也应该做时代的创新者!
黄钰犀:这次的“我和我的”系列分四个片段。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从父辈们为祖国战斗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中华航天技术而不惜牺牲自我,从成为中华第一只下水的鸭子,到机器人的父爱。每一部都展示出了父辈们对我们的期待,教导,付出,爱。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个主题,传承。乘风的为国捐躯,和另一个乘风的出世;父母为国家航天付出,儿女成为航天员;爸爸勇做下水的鸭子,和儿子建造世界第二高的大楼;机器人的父爱,让孩子引领科技的未来。我认为,我辈正应如此,传承父辈的一切优良品质,敢于斗争,敢于奉献,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引领中国和后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龙天翔: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落泪了。看到第二个影段(好像是叫《诗》)孩子的母亲给她的孩子说她也可能像他的父亲一样死的时候,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太感人了。我觉得沈腾演的是很搞笑,但我觉得那个孩子从小就没有父爱,渴望得到父爱才是这个影片想表达的。在此我想对我的父亲说,你能不能多会来陪陪我?虽然有时你是有一点烦但我希望能和你在一起。也对我的爷爷说,谢谢你对我的关爱!谢谢!
王心仪: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二个电影片段《诗》,它不像第一个前段在战场上驰骋的感情外放,而是一种内敛含蓄的涓涓细流,一点点沁润观众的心。它不再拘泥于个人情感,而是在以写一个人的方式表达家国情怀。与宇宙相比,人类的死亡实在太渺小了,但就是应为这些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和无畏牺牲,才让我们看到宇宙的浩大。以“诗”作为标题,不仅是父母写给孩子的诗,也是人类写给浩瀚宇宙的诗!
汤雅菲:今天是国庆前夕,在叶老师带领下,我们全班观看了《我和我的父辈》,整体片子非常感人。电影分为四个片段,四个故事,四个时代,乘风—再现了历史上骁勇善战的“冀中骑兵团”团长马仁兴与儿子马乘风的抗日故事——讲述父子共为八路军,解救一个村子的老百姓父亲不得不忍受悲痛牺牲自己孩子的故事。前面纵有日本侵略者的机枪厉炮,“父辈”军人仍旧视死如归,上阵杀敌,乘风牺牲,父子之间的铁骨柔情,让我们泪目....诗--以长征一号发射为背景,讲述了七八十年代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历经无数次失败实验,为了自己的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小男孩“我爸爸死了,我以前的爸爸也死了。”的话让我们辛酸不已。鸭先知--以小男孩朗读“我的爸爸”作文开头,讲述小男孩的爸爸,非常幽默有趣,他有好奇的钻研精神,灵活的头脑,还很有经济观念,拍了第一部广告片,进而影响小男孩自己努力,成为伟大的建筑师。 少年行--偏科幻的一段故事,是一个科学家,小时候因为研究人工智能的爸爸不在身边,被同学嘲笑,长达后和同事研发出一个机器人,回到自己的小时候的一段奇妙之旅。他爸爸爱专研的精神影响了他。无论是哪个故事,都表达出我们的父辈在不为我们了解的恶劣环境下,拼搏奋斗的精神, 我们虽然现在条件比他们好很多,但是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还远不够,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老师们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我们要努力拼搏上进,建设更美好的祖国,相信未来更加美好。
钟南山:我觉得今年的电影立意是很好的。讲述了我们的父辈的故事,相信其他的同学已经讲完了这部电影的优点了,我就在此做一些简要的补充:冬冬片的拍摄风格非常好,有点艺术片的味道,看起来是一种《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感觉,用了很多定景作转场,让观众自己来找寻主角。章子怡片则有种文艺的感觉,尤其是章子怡在昏暗的深蓝色的天空下走路的场景,我们可以从她的表情以及黄沙漫天的背景得出丈夫已经死去的暗示。下面来说说缺点:第一部吴京导演的片,我认为作为开场片,它更像是战争片加上一些亲情情节,那个生孩子与开枪镜头反复切换的情节,我实在没想通这两者的共性,因为都是光辉??我觉得可以多增加一些父子的对话,更好的刻画形象,而不是强行用流血牺牲来带动感情,这样廉价的感情是观众不想看到的。还有,背景太假了!!!
刘铠鑫:这次观影,《我和我的……》系列第3部曲,从祖国,家乡,终于走到了家庭。这部电影4个家庭,4个故事,各有感触。在第1个故事《乘风》中,我哭了,一是因为每天中午在看的《亮剑》,看着骑兵团的冲锋,那种前仆后继,十分震撼。印象最深的是骑白马的爷爷,小女孩送来饼也只掰半口来吃,送回去,粗糙的手,洁白的马,赤诚的心。都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其实就是家国难两全,吴京饰演的团长,舍小家,保大家。最后那个小乘风,其实就蕴藏着以国为家的思想。这是那一代人对家的思考。这一辈父亲,传承给下一代甚至说是后世的,便是那份爱国。想说的还有就是第3个故事,《鸭先知》,在那个发展中的年代,一个真正有创新思维,视野开阔的人,拍摄了大陆第1支广告。其实背后是那个时代人的缩影,敢于创新,追求创新。这被父亲教给孩子的,是尝试,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其实我也不是。不喜欢第2,4个的故事。只是。不喜欢看那种太皮的熊孩子,看着揪心,不痛快。我觉得第2个故事,想说的大概是种传承,两个父亲,一个母亲,甚至可以说是三个父亲,以及一个妹妹。一家人。都是从事航天相关事业,只因为想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条件这或许就是两位父亲能为了航天付出生命的原因吧。其实觉得第4个故事的结尾,最后一段对话很有哲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究竟谁是谁的父亲?一个是生理上,或者说实际的父亲(研究者)。而另一个是情感上的父亲,教育者(机器人)。结合第2个故事非亲生的妈妈,第1个故事最后的小乘风,我觉得这其实想说的是父亲,重要的不是血缘,而是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是《我和我的父辈》,而不是《我和我的父亲》了。
刘璟鲲: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四个片段都贯穿着一个中心“传承”。《乘风》:吴京饰演的角色是一个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具有奉献精神的的无畏的战士。而吴磊饰演的乘风,继承了他父亲的“不怕死”的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战士英勇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的传承。《诗》:小男孩的父亲和继父都是研究火箭的科学家。但十分不幸的是,他们先后都在实验中牺牲了。而在小男孩和他妹妹长大以后,妹妹成为了一位宇航员,坐上了由其父母研究出的技术所制造的火箭,飞入太空——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一星工程,科研人员生死度外,不断开拓的精神的传承。《鸭先知》:徐峥饰演的“鸭先知”是一个充满想法的“牛皮大王”。他成为酒厂销售科科长后,不断寻求契机将囤积的药酒销售出去。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他成功了。他和“马导”一起合作,拍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广告,并最终将药酒销售一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事业家善于把握机会,敢为人先的品质的传承。《少年行》:沈腾饰演的邢一浩是在2050年生产出的机器人,他回到了2021年的深圳,与研发他的一位科学家——幼年小小相遇了,帮助小小“装B”,洗刷耻辱并最终有了人的情感,帮助小小理解了他那常常不回家的人工智能专家爸爸,让他确定了梦想——和爸爸一样研究AI,并最终成功。而这邢一浩也成功在2050年再一次和小小相遇——未来、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时,我国的科学家不断为梦想努力、为国家兴旺发达坚持创新的精神的传承。四个不同时期的传承融合连接在一起,最终组成了这部电影的不同片段,也造就了这部影片的成功。
欧阳月粼:很多次落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们.现在想起第一幕,的确感受到了革命战士的勇气。骑兵连肩负着护送乡亲们的重担,一个父亲,为了更多的人活下去,竟然牺牲了自己的儿子,这是伟大的,不是谁都愿意这样的,虽然牺牲的不是他本人,但我能理解,一个父亲做出这个决定的撕心裂肺的痛。为了他人的生,让自己去死,伟大!在第一幕骑兵连冲锋的场景,吴京手持旗帜,依稀间,我似乎又看到了《战狼2》那个手持红旗穿过两军交战时的场景,让我又一次热泪盈眶,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赶走侵略者,义不容辞。这是血与火的冲突,每一分夺回的土地,都是千千万万个牺牲的革命烈士的身躯换来的,他们的名字我们或许不能知晓,但他们都一定是最伟大的人。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幕,我很感动,落了泪,因为我们演过戈壁滩上的研究者,才更能体会到他们生活的不易。感极而悲,潸然泪下。在暴雨和烈日下,在沙尘暴中,他们默默地工作着。我同情他们,为了工作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我更佩服,为了国家的富强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研究者,生在现在的我们应该明白,中国从被列强瓜分的地位到现在的强大的背后,是一代代的研究人辛勤的汗水,艰苦的拼搏,他们之中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们不应就此满足,毁了他们的成果,我们应继续发扬这样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刘昀恒:今天观看了《我和我的父辈》,四个故事展现出一代代国人将不怕牺牲、默默付出、大胆创造的精神薪火相传,从而构成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过程。观影后,不由想起了和叶老一起表演的《薪火》,这个节目从曾祖父到我辈的传承正好和电影的主题相契合(不过我个人以为我们那个剧还编的更好哈哈哈)。如此看来,这样精神的传递确实是发生在我们每个平凡人的身边,而我们作为时代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也将推动这样的传承,辈辈向下,万世不绝。
卢映筱:这部电影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的风格,由多个故事接续而成。虽然这几个故事内容不同、风格各异,但主题却有相似之处:无论何时何地,父辈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我们树立榜样、提供帮助和关爱。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乘风》。这个故事中抗战精神的传承令人感慨:两个“乘风”,不断交接的旗帜,都体现着这一伟大精神。最后,也祝各位老师同学和家长们国庆节快乐!
黄天予:今天看了《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一共有四个小片段,我觉得就三个主题:爱国、成长、创新。第一部分“乘风”和第二部分“诗”都在讲着我们的父辈甚至爷爷辈的那些故事,这其实是连接了三代人的情怀,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不得不牺牲了自己甚至自己的孩子,这些前辈的伟大、无私尤其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与热爱是一种传承,他会在每一个时代体现出来。而“成长”,则是每一部分都有体现,我想,这也与这部电影的名字与主题有关,与父辈的故事一定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这些孩子们,都从自己的父辈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他们学会了奉献,学会了爱国,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创新
,学会了尝试……而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则着重表现了创新与尝试,鸭先知的创新与尝试,使他获得利益,而第四部分里,那个孩子则学会了坚持、尝试、创新、坚强。所以,我们可以学的、需要学的还很多,我们更要明白我们的父辈对我们、对祖国复杂的情感。
徐艺宁:《我和我的父辈》延续了前面两部的的风格,由四个微电影组成,以父为线,生动地描绘了中国这几十年的创新与发展。“乘风”“诗”两部十分感人,让我体会到了老一辈战士与科技工作者的不易。而“鸭先知”这一部告诉我们要像“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那只敢于第一个下水的鸭子一样,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最后一部“少年行”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青少年要在大的时代背景的支持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梦想变为现实。在未来社会,现在的青少年将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建造更加美好的社会。p.s.还是觉得那个特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一部的剧情有一点乱。
王延灏:恕我直言,我其实对这部电影感触不深。这四个分故事,有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从矛盾到理解,从为家国舍家庭到家庭内的悲欢离合,只是觉得最后一个与前三个格格不入。唯一令我感动的是第二部放孔明灯的场景,一刹那忽然想起了《流浪地球》中那句“爸爸真的要变作一颗星星”的经典。心中那么一丝波澜激起、干涉、尔后又消散了去——除此以外再无共鸣。至于这个影片给我的影响,为让我觉得庆幸,生在好时代。我无须承受父子相隔之苦,亦不必为祖国大爱和亲情小爱而纠结。我和我爸,没有那么多叛逆、赌气、矛盾,反而像汪曾祺所谓“多年父子成兄弟”之谊。而这,得感谢我的父辈、父辈的父辈、父辈的父辈的父辈——他们前仆后继的努力才有我和我爸这样的幸福。
刘羽秣:《我和我的父辈》延续了国庆三部曲前两部的精神内涵,是一部极精彩的拓展精神世界的电影。其中《诗》是全片让我最为感动的章节。无论是章子怡饰演的母亲,还是黄轩饰演的父亲都让我感受到一份令人震撼力量。特别是父亲去世后,“父辈” 的命题由一位坚强的母亲继续演绎,让影片有了更深入的意义。而当那首点题的诗被颂出时,我早已流如雨下——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让平凡的我们,想创造新世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