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首又见他

(2010-10-06 13:22: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回首又见他

一、    虞美人

   一千零二十八年前。

秋风中的西楼。

一个皇帝,一个亡国的皇帝,在漫天萧瑟的梧桐叶中,吟成一首千古绝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牌名叫《虞美人》,颇为讽刺。

千年之后,有人站在秋风中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

同样忧郁的字,同样悲怆的句,却再没有人看到薄薄的纸后那张孤寂的脸,李煜的脸。

二、    封存汗青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李煜(公元937-978),祖籍江苏徐州,本名从嘉,字重光,别号钟隐、莲峰居士等;公元962年,即位并改名煜,世称南唐后主;公元975年,金陵城破,李煜被俘,受辱为“违命侯”。

作为一个君王,李煜是失败的、耻辱的。亡国之君、江山断送,这是李煜的悲哀,更是整个南唐的悲哀。作为一个词人,李煜是成功的、光荣的。神来之笔、魂牵梦绕,这是李煜的光辉,更是中华诗词史上的光辉。李煜存世之作仅有三十余篇,而真正为后人传诵的,是他在被幽囚的三年中所创作的十余篇。

三、    幽雨樱飞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昨日的纸醉金迷、今日的夕暮囚窗,强烈的反差使李煜开始无所适从。

正如哲人们说的:“生存即苦难,活着即炼狱,我们无处可逃,于是寻找天堂。”李煜也一样,他企图在梦中抓住他失去已久的天堂。

在一个绵绵的雨夜里,他做到了,他成功了。于是在梦中,他又一次踏入天堂,拥有了一切。

四、梦醒回梦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菩萨蛮》)

梦终归是梦,总是要醒来的。待到他醒来的时候,又不得不再次咀嚼从天堂坠入地狱的苦涩,这无疑是在他心头的伤口上糅进一把盐。然而,这毕竟是事实。

痛苦,可以忘却。忘却痛苦的方法就是再次入梦,一次次地梦,一次次地醒,在梦与醒之间反复挣扎,就像不断撕开早已结痂的伤口,向世人宣布:“我在流血!”

五、冷寂孤寒

“凭栏半日独无言”。(《虞美人》之二)

“深院静,小庭空”。(《捣练子令》)

唯一醒着的那一小段时间里,他却很孤独,无尽的孤独。

还有什么比孤独更可怕呢?那是一种末日般的绝望,那是一种毫无着落的心悸,那是一种悬在死亡边缘的恐惧。

如果还有什么比孤独更可怕,那就是更深的孤独。如果你经历过孤独,就会发现,死亡其实比孤独快乐得多。

六、昨日依依

一个孤独的人如果不死,那么他能做的事就只有一次次地嘘叹往事。于是,记忆,超越尘世的恩怨后,独自到来了。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一曲《相见欢》、一曲《虞美人》,一串长长的悲叹……

我知道,在那一刻,他会想起小周,那个被掠走的可怜女人,一个他最爱的倾城绝色,南唐的皇后。他也会想起那曲《蝶恋花》:“遥夜亭皋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七、凤凰折翅

李煜终于还是死了。透过遥远的时空,透过悲凉的词句,他似乎在告诉我们:他的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其实并不多……

李煜不是死在毒鸠上,更不是死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是死在自己的绝望里……绝望,足以杀死任何一个人,更何况一个矫情懦弱的文人?

公元978年七月初七,李煜饮鸠身亡,享年42岁。

八、一个孩子的感慨

昨日的李煜,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今日而我们,也不过是明天的沧海桑田。

时间,会冲淡一切,洗去一切……

九、代后记

遥遥一叹传千古,烛里三更读李煜。

落花不管昨年冷,流水哪知凭栏意。

谁为歌吟辞旧国,谁因亡国传佳句。

壶中冷暖茶自知,诗外春秋随风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