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得阅读方法和策略,提高阅读素养

(2018-06-05 00:10:18)
标签:

杂谈

2018年4月12日,越秀区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在华侨外国语学校迎来一场教育知己的群英会。
活动围绕 “习得阅读方法和策略 提高阅读素养”这一主题,越秀区进修学校培训部教研员徐琳老师做了“加强习得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教学研讨”主题讲解,华侨外国语学校李卫兰老师、东风东路小学熊丽乔老师分别执教人教版五年级略读课 《刷子李》和《清平乐·村居》,越秀区进修学校教研员刘敏老师及周莲清名师工作室成员就展示课例进行精彩评课。
    在主题讲解中,徐琳老师传达了习得阅读策略和方法的研讨方向,指导发现教与学的对话联系, 建立 “单篇阅读?正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强调用显性的方式教表达,用显性的方式教思维,以期实现更高位的表达:让学生尝试像作家一样思考,通过对文学表达的发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用文字表达感受,重视文体意识。对教师而言,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与评价,突“研”引“辩”,得以窥见教育真理的灵魂震撼,改善自身,追求语文课堂的美好。
李老师执教的《刷子李》坚持以生为本,落实阅读策略,重视学法渗透:整合单元内容,着眼于学生阅读学习的需要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紧扣单元主题“人物描写”复习阅读学习方法,以学生主体阅读推进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提问阅读,把握小说的“人物”、“情节”两大要素,从抓关键词句、多角度的细节描写中解读人物之奇,以图像化的情节图感受故事情节之妙;以情境带动,工具撬动,思维驱动,渗透了“提问”、“评点批注”、“联系”、“概括归纳”、“图像化”等阅读策略,巩固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与运用。
熊丽乔老师带来的《清平乐·村居》于娓娓道来中显示大气磅礴。熊老师紧紧扣住这一单元的主题“童年的生活”,以描写儿童的诗词接龙开启课堂,在嬉笑玩乐中唤起学生对古代儿童生活的兴趣和向往。运用抓关键词、尽情想象画面等阅读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让一幅幅乡村美好的图景在吟诵中一一展开,也让这美好温馨的感觉在学生心中流淌。以“古代儿童的生活”为契机,熊老师还带领着学生感受了杨万里笔下的儿童生活,调皮活泼的孩子,自由自在的童年给学生、也给在场观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引发无限遐想。就在这时,熊老师笔锋一转,为我们吟诵了一首辛弃疾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过对两“醉”的解读,引出了辛弃疾的家国梦,两首词的结合,使学生对辛弃疾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深化了主题,更强化了情感。
紧接着是精彩的评课环节,来自铁一小学的张莉华老师率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张老师表示对这两节精彩的课例都赞赏有加,展示的课例都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并且注重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大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意味。教研员刘敏老师也对这两节课例进行精彩的评课,刘敏老师表示《刷子李》一课充分落实阅读目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能基于单元主题整体备课,实现三位一体的备课体系,把在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极为有效。《清平乐·村居》一课则在聚焦了阅读策略的选择,并且能够巧妙运用,充分体现了“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来自小北路小学的龙艳丽老师赞赏《刷子李》的“一只眼睛盯着阅读兴趣,一只眼睛盯着阅读策略”,不仅让学生想学,而且也教会了学生怎么学;也赞赏《清平乐·村居》的行云流水,学生由“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情感饱满的课堂让学生学得投入。
最后是徐琳老师指导和小结,徐琳老师就今天观课的两份问卷引发观课老师的思考,再次强调老师要“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努力在教学中追求“真”“善”“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文本内容,也应关注学生如何学文本内容,教会学生可以怎么学习文本内容,学生习得这些“本事”,在今后的阅读活动中必定受益匪浅。这两节展示阅读策略和方法的课例也获得了在场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