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学习记录(4)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李怀源

(2014-12-24 16:23:38)
标签:

育儿

单元

教学

课堂

语文

分类: 工作室的故事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李怀源  清华附小CBD实验小学      12.14下午

开场白:

一个老师一定要知道他的学生曾经知道什么?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

引言:道可道

教育之道——做人

教学之道——结构

学习之道——自学

语文之道——语言

阅读之道——思考

现在学校教育的误区:把教育窄化成教学,把德育窄化成活动。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建“未来教室”是提供给孩子们自己学习的地方。语文的本质是学习语言。不要把语文上成政治课和文学课,把语文课上成情感课。怎么让孩子们阅读,阅读的本质不是你读什么?而是在过程中你思考了什么?

阅读中如果没有思考就没有阅读。

清华附小的一日安排:“晨读——晨练——上课——课间——午餐——习字——暮省(校园的一日)”

在学校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受到教育。

     清华教育的三张名片:“微笑,感谢,赞美”孩子们的行为就是在这千百次的训练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例如酒驾,为什么人们一夜间变化了,是通过规范行为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走路时靠右行,就餐时不说话,楼道中不打闹,这些其实都是教育。

人的素质和思想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孩子们一天是通过行为是表现出来的。

  “早读”:7:50开始全班的大声朗读,很多孩子朗读时会拖腔,因为他的气息不够,通过大声朗读来练气的。(为什么我们日日进行的早读就没有这样的堂而皇之的理由呢?)

   “暮省”:是写日记,25分钟的时间描述一天的时间,思想的表现是通过文字和图画的。有的孩子特别能说,让他站到老师的位置上来他往往说不出来的,面对很多人的时候,他的语言表达就出了问题,因为他的逻辑组织能力有问题。(这一点在我的班级管理中到是常用,有效有用。)

 

  单元整体教学之“道”

      从“国学”“经典”说开去——“国学”这个词成了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全国范围吟诵“经典”,有人甚至作为语文教学的三分之二的部分来尝试。我们语文老师怎样认识“国学”,跟中国传统有关的都是“国学”。我们现在让孩子们读的都是过去孩子们蒙学的课本,是识字课本。中国的语文发展是一个历程的。《弟子规》中教化的成分比较多,但是都很押韵。

一、教育史上的学校:

1.“字学”——学在王者

2.“蒙学+整本书”——学在官府  (孔子时代,在奴隶社会学校并不是很多,孔子的弟子在民间办学,学校流行起来)

3.“蒙学(识字课本)+整本书+选文——学在民间  (南朝萧统《选文》,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

4.“选文+课外阅读”——学在学校

(我们小时候如果能够读一些课外书是多么幸福的事。只有课本可以读 ,这是我们那代人特有的。)课外阅读不是课堂以外的阅读,是课堂上对除了课本以外的阅读。课本中的内容太狭窄了,如果老师只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是不可以的。(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做得不够,其实随着孩子们预习效果的越来越显现,我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多多增加课外阅读指导。)

很多孩子拿到课本都已经会读会背了,老师还是来精说精讲,教科书是一代人的记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刻在学生历史的柱子上。课文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

二.教学的“传统”与“现代”。

      1978年,中国小学生学习本国语言居然事倍功半,吕叔湘的质疑。

     手工烘焙课。“不一样的烘焙课”制作说明书要有,打一张纸,工具配齐。示范——讲解——模仿——练习(过去的课)

     二年级与四年级做同样的东西就是没有课程目标。现在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先体验。体验——探究——指导——提升(现代的课)

     你的课堂上行动路线只是一条线或一个点,这是不行的。

     学习就是成长,就是一个生命体的演变。孩子的学习就像大树的生长,不仅要树干繁茂,也需要根系发达,很多学校的学习只注重地面以上的部分是不行的。

一直争第一不符合一个人的生长规律。

我们没有认识到学习是生命体自己的成长。

清华附小的关注学生:“生命——情境——动态——体验——整体”

清华附小的课程设置: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内部结构)变得聪慧

清华附小的课堂教学设计:预学+共学+延学

预学——自主构建知识,发现不懂的问题

共学——合作解决问题

延学——自愿学习,拓展学习与空间

所有课都指向相同的简单结构的时候,孩子们就懂得应该建立怎样的学习结构。把孩子应该练习的时间变成了老师练习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时间,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读?

三、单元整体课程体系。

课程方案——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单元整体课程内容结构:教科书+实践活动+整本书

“小学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价值体系。

“单元整体”是思维方式和结构方式:

“小学”的课程立场

“单元”是课程单位

“整体”是思维方式

“课程”是框架结构

“实施”是操作程序

“评价”是调整过程

“体系”是关联系统。

阅读没有成为他们基本的习惯,高中把孩子们教成了没有什么?层层抱怨,层层怪罪。“可怜的前任。”执笔姿势害了人家孩子,一个月就会了,到了上一层。我们太追求知识而忽略能力。太注重成绩而忽略孩子的成长。

小学语文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这加大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

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想要就出问题了。公开课思维影响了很多。

小学生应该学什么?以单元为编排的体例。

单元教学法:王策三《教学论稿》,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这和“设计教学法”就基本上一样了。再一类是学科单元,又分单科和合科。

单元整体教学之“术”

语文课是教人学语文,教人做人的。

一.单元整体教学基本特征

1.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

2.以整合为基本的教学理念

3.以探究为基本的学习方式

看单元导读,看“我的发现”,看课文,给学生的任务是什么?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童话单元”教学

模块名称

童话意境

故事结构

语文能力 

主要任务

1.预习模块

走进童话小屋

找到故事结构

提取信息

教会学生预习

2.理解内容模块

走进童话小屋

使用故事结构

解释文本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及价值观

3.领悟表达模块

欣赏童话小屋

比较故事结构

欣赏评价语言

领悟表达特点,欣赏语言,评价语言

4.口语与习作模块

搭建童话小屋

运用故事结构

语言表达

运用语言

5.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块

走进童话城堡

掌握复杂结构

解释欣赏

评价表达

体会长篇童话的特点

6.语文实践活动模块——编写剧本

 

装饰童话小屋

故事情节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细节描绘的能力

细化情境和语言

 

(学习概括能力)(叙述与概括不同)

口语交际和写作就写童话。

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语言,完成导读中的要求。讨论问题是细节。

领悟表达时,竖着用

                          

课题

主角

情境

事件

 

故事的结局

地点

时间

主要问题:故事刚开始发生了什么问题?

故事经过: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

      关于目标的问题,你自己这节课上完到底能不能得到这样的目标。

      课堂按语文课的需要应该教什么?《称赞》这一课应该怎样学会对话。除了对话还有什么?在语境中学会朗读。语文老师应该教细节。

从板凳变成了椅子。(我从来没有发现。)

      《普罗米修斯》神话故事:不能用教记叙文的方式来教神话。体裁意识一定要有。重点是他给人们带来的温暖。教语文应该强调的是语言。

 

教学目标:

1.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2.以“能”“会”表述教学目标。

3.突出核心目标,尽量省略常规目标。

(最后达到的结果,结果就是学生能怎么样,学生会怎么样?)

所有语文课都要有,朗读是能力而不是目标。朗读被所有语文老师重视。(关于朗读:课标中对几个学段的表述,学习用——会用——用。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我自己对朗读的指导和对文本拓展上差了一些。)

中高年级就不可以把朗读作为教学目标,还有理解词语,有的课文中没有理解词语需要理解,就不要写。核心目标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

 

人教版三上第四单元课文  如何去记录你的发现?关于细节与结构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事物。

2.我发现带点字,了解更多的发现。

 

人教版四上第二单元

1.记录观察中的发现。年段特点是不一样的。通过细节描写你的发现。用细节有顺序地记录目标。

(以读助写还要再挖深一点,可以以单元整体设计来以读助写。)

空洞无物,乱发感概,却能的高分。我们作文的好坏没有标准。年段的标准上是不同的。表现一个立体的人。

六年级写人选材更丰富,细节刻画的更细。指向语言运用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有明确的指向性。

 

三、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及案例。

教科书+实践活动+读整本书

94个单元只有十几个语言运用的点,系统性。

基于能力培养:

教科书教学(低年级)

1.识字(随文识字  归类识字)

2.朗读(朗读指导  朗读展示)

3.写字(分类写字  写字讲评)

4.积累运用(背诵积累   语言运用)

 

二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

(他们做的事为什么编者没有做呢?)

低年级可教的。核心目标是学习对话。

识字模块:随文识字:自读5篇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遇到不认识的字:1.借助拼音读一读。2.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

 

分类识字:

1.读字音。同桌互相订正。

2.辨字形。把自己手中的字卡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归类要尽量少。(音、形、义分类)(归类尽量要少)

3.明字义。给每个字组一个词。

4.教师帮助学生识字。(字理、字义、字形、字音)

       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因为孩子的差异性太大,事物招领一百次都没人认。教学与做人的问题,逻辑思维的问题,整理的问题也要学。孩子们的差异性是个大问题。哪儿都有两级分化。有些人来到世界上就不是为了学习的。以听讲为主要学习目的的孩子占得比例很小,动手性学习效果好的的孩子占的比例大。男孩的学习方式没有,所有的男性都应该是个体的,许多女性喜欢群体。没有给男孩丝毫的空间。所有小男孩都被女教师控制着,或者被很强势的女孩控制着。

      我们能够改变差生的方法有哪些?许多老师是好心做坏事。谁也别管我,谁也别关注我。有的孩子就是慢。差生老是注意老师的反应。学校课堂对于孩子的安全感。检验孩子的标准多半是家长和老师给他制定的标准。差生应该给他一些时间,我们鼓励孩子用眼神和你的期待就可以了。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

(好老师,都是教会孩子做人的,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教育教学。)

多音字的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一词一字多义。

一二年级应该是整体认字。一个字的两部分搞反了。过了七八岁就会自动校正过来。

 

朗读模块:

说一说。

自由朗读:

读对话应该有对象感。接近与直接表达的读。

 

写字模块:

分类写字:根据自己的写字经验进行分类。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不同进行指导。在笔画中有。

展示交流:

要有相互间的点评,观察谁写的好,哪个地方写得好。最后要老师评。

 

积累与运用:

对话运用:学以致用,编写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的角色要有对话,可以使用今天学到的词语。

学过的语言一定要用。(所用的人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题目   故事内容(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

七嘴八舌:故事要讲得吸引人,你发现了什么办法?

小总结:你明白了怎样把故事讲得动人吗?

开动脑筋:

读整本书:

了解角色 :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合作学习:

领悟表达(课型)

书中穿插了日记和日记。

小组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在小组内讲故事。

 

五年级的单元

课文中的地方有什么特点?四篇文章喜爱什么?

学会选材,学会写一处校园的春景。

如果选花,你准备选择什么花来写?

单元整体注重联系与横向的比较。

导读课的任务

语文实践活动 :我是小导游  了解导游词的结构

结合四篇课文或图书  教学生选材非常重要。

读整本书:意义探寻+语言体悟

我要的转化成我需要的: 蚂蚁  蜘蛛  蜜蜂三种读书的方式。

 

优秀的阅读者:

1.积极搜索与他们目标有关的信息

国际阅读能力:

阅读评估:

阅读能力   阅读策略(题干关键用语)

检索与提取   找一找

整合与解释   为什么

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

综合能力    

 

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结构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核心目标 常规目标   语言文字运用  字词理解、朗读等

教学内容:教科书 整本书  实践活动   学习规范的现代白话文  思维发展,语言发展,精神陶冶   言语实践,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识字+朗读+写字+积累运用+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

       导读,理解+领悟表达+读整本书+语言实践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课型:

1.整合的课程

 

北大语文课程网

人教网

单元整体课程与教学研究网

李怀源的名师工作室

是一种思维方式18301557786  QQ:14807834  ayuan0630@163.com

 

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摘自《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

单元整体教学:

1.识字课;2.写字课;3.朗读课;4.积累运用课;5.预习理解课;6.领悟表达课;7.读书讨论课;8.实践活动课。

 

阅读评估:

阅读能力

阅读策略(题干关键用语)

检索与提取

找一找

整合与解释

为什么

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

综合能力

综合上述题干关键用语

 

读整本书

(一)阅读能力

四层级阅读能力

六层次阅读能力

三角度阅读能力

六级汉语能力

基于能力培养

结合四篇课文或图书素材,任选一处景物,写一篇自己的导游词,要求体现出导游词的特点,只需讲清景物的一种特点即可。

 

1.作者为什么选了商人,青年妇女、孩子和老人来写?

2.“威尼斯夜景”的一段可以去掉吗?说说你的理由。

3.大象会的节目很多,作者为什么详写了大象按摩,开玩笑的事例?

4.作者为什么还写了非洲的艺术?

小组交流:

组长分工,每人承担一个材料,结合材料内容说说对表现当地风情有什么好处?

 

小组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在小组内讲故事,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展示。

提示:

1.角度转移后,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身份。

2.故事内容是否可以删减。

3.能够加入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