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的驱动力

(2014-11-07 12:27:50)
标签:

佛学

分类: entrepreneur

我身边有好多人,形形色色,有的人活得令我尊敬,有的人不是。在我们的团队中,我近来也在不断的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团结起来一起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前两天,我在微信上看见一篇文章,是晨兴创投的合伙人刘芹的一个讲话实录,其中有一点是说,创业的团队不应该去选择需要培养的人。乍一看,似乎这句话严重的违反了一个leader、一个公司应该有的梯队建设和员工职业关怀的企业文化,但我们仔细想想,就发现,对于一个创业团队来说,这句话实在是太对了。

如果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会感觉到不那么舒服,那么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我用了4年的时间和无数次的失败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对于一个创业团队来说就是真理。

因为,对于一个创业团队来说,对于我们每一个希望通过这样一次航标360的奇幻漂流实现自己的阶段性人生价值、取得共同的成就、完成初步的财务回报的同事们,我们需要快速的发展,我们需要每年的业绩增长510倍,因为只有这样,每一个人的职业空间才能被打开,每一个人才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团队从今天的20人,增加到明年年底的60人,再增加到16年年底的200人,当我们的速度够快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升职、加薪、拿期权的空间;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团队未来3年都只有20人,实际上我们和等死一样,每一个人都没有未来。

为了实现快速的增长,我们面临的选择是什么?我们要把希望寄托在将每一个人都培养起来之后再实现快速的发展还是将希望寄托在找到和我们有着共同梦想的、有着极强的自我驱动力、能为我们的快速发展贡献卓越力量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过去的四年里面,我深切的感觉到了做一个幼儿园阿姨的无奈和痛苦。因为,我一直希望将团队里并不那么有激情的人变得有激情,希望将团队里不那么有能力的人变得有能力,希望将自己想到的方法教给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成长。但是,我也受到了莫大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内心里痛苦的梦魇。因为我发现,对于没有激情的人,不管我呐喊还是激励,不管我苦口婆心还是声色俱厉,该没有激情还是没有激情;对于能力不高并且不愿意学习的人,不管我如何手把手的教,不管我如何旁敲侧击,我甚至把我认为会提升他能力的书籍买好送给他看他都不看,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失败,让我觉得我是在哀求着他学习,恳求着他成长,仿佛他在告诉我我就是这样,你能怎么样?。这种深深的挫败感,让我明白了,我需要的是有着极强自我驱动力的人,我给你指明方向,告诉你我们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自我驱动型的人自己会去拼搏,自己会去提升,会去创造价值,而对于负能量的人,我他妈宁可公司倒闭也要把这种人清除出我的团队。

什么是自我驱动?自我驱动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百折不挠、永不停歇、全力以赴、追求卓越的态度。我们工作、我们生活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实现自己价值的路上,尽管我们每一个人的定位不同,但是我们如果是自我驱动型的人,我们都会在自己的定位下将事情做到极致---这样的生活才能有成就感。不管是做战略还是做投资人沟通,不管是做线下市场执行还是负责全国市场布局,不管是做商务合作还是推广我们的网络产品,不管是打一通电话还是负责整体销售团队的建设,不管是做一个页面设计还是写一段代码,自我驱动的人会想我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做到我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好,而另外一部分不是自我驱动的人会想我做这个事情需要12345个先决条件,压力太大了,我应付一下就行了

为什么要自我驱动?我自己有这样一个经验,如果你比别人多付出20%,你将比别人多收获200%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只有一小部分自我驱动的人会不顾一切的付出,进而最终尝到美好的结果。而很多人,非自我驱动的人,总是会说我要先看到200%的结果才愿意多付出20%”。在我们的团队里面,为什么要自我驱动?我可以明确的说,我很乐意和每一个人分享我们的成就,我可以把我的股份降到50%以下,我们的合伙人愿意做一个20%25%的期权池留给未来的骨干成员,我们的合伙人团队也愿意接纳和吸收新的合伙人加入,但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给大家的,而是大家通过证明自己的价值争取来的。

我们有足够的胸怀,各位不必为此担心;但与此同时,如果各位没有自我驱动的能力,如果各位没有积极的去证明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那么,我以上说的一切都与你无关。

如何才能做到自我驱动?我不说理论,我只能告诉大家,当你们将办公室墙上的三句话刻在自己的内心里,你就能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人才:没有借口(No excuse相信我能行(can do attitude办法总比问题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