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呼兰河传》故事简介及形象分析

(2017-12-17 20:36:47)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著阅读

《呼兰河传》故事简介及人物形象分析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作品:《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著名文学家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故事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小团圆媳妇: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 说明她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活泼。

2、小团圆媳妇婆婆:“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    保守固执,遵从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麻木、残忍、愚昧

3、二伯-----处于奴隶地位,有时思想却是主子们的思想。作者着重揭示了二伯的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

4、冯歪嘴子----是《呼兰河传》第七章着重描述的人物 他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 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

5、祖父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猜人物: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   团圆媳妇   ) 

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   有二伯    )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跟着一大帮了。  ——( 冯歪嘴子  ) 

语段阅读                           (一)

A的眼睛流出眼泪来,说:“请老太爷帮帮忙,我成家了,现下她们就在磨房里呢!她们没有地方住。”我听到了这里,就赶快抢住了,向B说:“那磨房里冷呵!炕沿上的瓦盆都冻裂了”“那炕上还睡着一个小孩呢!”B答应了让他搬到磨房南头那个装草的房子里去暂住。 A一听,连忙就站起来了,说:“道谢,道谢。”一边说着,一边戴起狗皮帽子来,眼泪汪汪的就走了。A刚一走出屋去,B回头就跟我说:“你这孩子当人面不好多说话的。”我那时也不过六七岁,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问着B:“为什么不准说,为什么不准说?”  B说:“你没看A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吗?A难为情了。”

① 选段中的人物“A” 指的是:冯歪嘴子   

②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故事情节: 祖父借给冯歪嘴子房子居住,帮其渡过难关 

③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B”是我的第一位人生导师,结合文段内容,谈谈我从“B”身上受到了哪些人生的教育?

通过“祖父答应了让他搬到磨房南头那个装草的房子里去暂住”,‘我’从祖父身上学到了要与人为善、宽厚待人。通过“祖父回头就跟我说:‘你这孩子当人面不好多说话的。’和“祖父说:‘你没看A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吗?冯歪嘴子难为情了。’我学到了对别人说话要注意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别人,多替别人着想。

(二)

A的女人一死,大家觉得这回A算完了。扔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生下来。看吧,看他可怎样办!老厨子说:“看热闹吧,A又该喝酒了,又该坐在磨盘上哭了。”

那些好看热闹的人,都在准备着看A的热闹。可是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 

① 上面选文中的人物A是萧红(作者)的《呼兰河传》(作品)中的冯歪嘴子(形象)

② 请结合语段内容并联系上下文说一说A的性格特点。

    他看到两个孩子反而镇定下来,照样活着,担负责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命力顽强,坚强的人。

(三)

①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夏天晚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大家都是嘴里不停地讲些个闲话,讲得很热闹,就连蚊子也嗡嗡的,就连远处的蛤蟆也呱呱地叫着。只是他一声不响的坐着。他手里拿着蝇甩子,东甩一下,西甩一下。

A.上面的文段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 萧红 ;文中人物①是 有二伯 。(2分)

B.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人物①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示例:从文中“有二伯很喜欢和雀子说话,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没有了”中可以看出有二伯是个性格古怪、孤僻的人。

(四)

(A)他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孩子们都知道了他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B)他到老胡家去说了几回,让他们不要打她了,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有点差错教导教导也就行了。

①选段中的“他”指的是小说《呼兰河传》中的人物_祖父_。(1分)

②结合(A)、(B)两段内容,分析“他”的性格特点。(3分)

示例:“遇到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慈祥、风趣的人;看到胡家打团圆媳妇,“祖父到老胡家去说了好几回”可以看出祖父是个善良的人。

(五)

走在前边的老厨子,眼珠通红,嘴唇发光,走在后边的A ,面红耳热,一直红到他脖子下边的那条大筋。进到祖父屋来,一个说:“酒菜真不错……”一个说:“……鸡蛋汤打得也热乎。”关于埋葬团圆媳妇的经过,却先一字未提。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我问A ,那小团圆媳妇怎么死的,埋葬的情形如何。 A 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

 ⑴上面文段节选自作家  萧红   的《呼兰河传》,人物A是 有二伯  。(2分)

 ⑵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A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示例:有二伯和 “我”谈及小团圆媳妇的死因及埋葬情形时,竟然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从中我们看到了有二伯的冷漠、麻木。

(六)

可是他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

A.上段文字选自《呼兰河传》,文中的他指的是 冯歪嘴子  。(2分)

B. 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3分)

从“他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看出冯歪嘴子很坚强、很乐观;从“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看出他遇事从容镇定,生命力顽强;从“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看出他是一位有责任心的人。

(七)

①还是照旧的拉磨,王大姐就剪裁着花洋布做成小小的衣裳。二三十个鸡蛋,用小筐装着,挂在二梁上。每一开门开窗的,那小筐就在高处游荡着。门口来一担挑卖鸡蛋的,①就说,“你身子不好,我看还应该多吃几个鸡蛋。”①每次都想再买一些,但都被孩子的母亲阻止了,①说:“你从生了这小孩以来,身子就一直没养过来。多吃几个鸡蛋算什么呢!我多卖几斤黏糕就有了。”祖父一到他家里去串门。①就把这一套话告诉了祖父。他说:“那个人才俭省呢,过日子连一根柴草也不肯多烧。要生小孩子,多吃一个鸡蛋也不肯。看着吧,将来会发家的……”①说完了,是很得意的。

A.上段文字中的①指的是  冯歪嘴子   。(2分)

B. 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3分)

“他还是照旧的拉磨” 看出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依然平静地生活着。从“你身子不好,我看还应该多吃几个鸡蛋。”“你从生了这小孩以来,身子就一直没养过来。多吃几个鸡蛋算什么呢!我多卖几斤黏糕就有了。”看出他体贴自己的妻子。“说完了,是很得意的”

看出他很知足,为娶到这样的媳妇感到高兴,同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八)

戴着他的四耳帽子,他未曾说话先笑一笑的样子,一看就是①。他进了屋来,他坐在②旁边的太师椅上,那太师椅垫着红毛哔叽的厚垫子。 ①坐在那里,似乎有话说不出来。右手不住地摸擦着椅垫子,左手不住地拉着他的左耳朵。他未曾说话先笑的样子,笑了好几阵也没说出话来。我们家里的火炉太热,把他的脸烤得通红的了。他说:“老太爷,我摊了点事。……”②就问他摊了什么事呢?①坐在太师椅上扭扭歪歪的,摘下他那狗皮帽子来,手里玩弄着那皮帽子。未曾说话他先笑了,笑了好一阵工夫,他才说出一句话来:“我成了家啦。” 说着①的眼睛就流出眼泪来,他说:“请老太爷帮帮忙,现下她们就在磨房里呢!她们没有地方住。”

A.上段文字中的①指的是 冯歪嘴子②是祖父 。(2分)

B. 结合选段内容,分别简要分析①的性格特点。(4分)

通过对冯歪嘴子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冯歪嘴子的拘束和欢喜。

(九)

等①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①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着①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①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①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A.上面的文段选自《呼兰河传》,人物①是祖父(1分)

B.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人物①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从“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可以看出祖师是很和善的,从“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C.“花开了”一段用了11个“就”字,读起来非但不显啰嗦,反而让我们读出了一种自由舒展的味道。(2分)

(十)

(A)的眼睛是笑盈盈的,(A)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A)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个孩子的帽子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孩子们都知道了(A)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①选文选自 (萧红)的《呼兰河传》,文中的(A)是 祖父。(2分)

②请结合文段内容说一说(A)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示例1:从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 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可以看

出祖父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示例2:从祖父与孩子开玩笑,“把那个孩子的帽子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充满童心,而且非常慈爱的人。

(十一)

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于是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若遇见了卖豆腐的,他也说一声: “豆腐这么早出锅啦!”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①上面文段节选自 (萧红)的《呼兰河传》。人物A 是冯歪嘴子 。(2分)

②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A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他爱自己的孩子,体贴自己的妻子。他并不那样绝望,他觉得他在这世界上一定要生根,一定要把他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于是他照常活在这世界上。他自己动手喂那刚出生的孩子,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

面对冷嘲热讽,不所左右,对家人耐心体贴,执着生存。表现出乐观坚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