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的启示
(2017-02-10 16:30:27)分类: 调研研究 |
陕州地坑院的启示
尚柏仁
我对地坑院的建筑是熟悉的。
我就是陕州人,早年在老家时就住在自家的地坑院里,对这种民居我有很深的感情。
陕州地坑院景区已去过多次,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2月5日下午。天气很冷,风沙很大,雾霾很重,然而游人如织。用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流如湖、摩肩接踵来形容当时的情景一点都不过分。这个景区如此火爆远远地出乎人们的想象和预料。
晚上从景区回到家里,已经十点多了,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虽然疲惫,可怎么也不能入梦。辗转反侧,感觉这个景区太值得总结、借鉴和推广了……
陕州地坑院景区开业短短半年时间就赢得国内外一片好评:“2017年陕州地坑院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十,网上售票居西北八省首位”“2017年春节河南乡村游的一匹黑马”“互联网+旅游最具成长力景区”“中国最神奇的村庄: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中国五大神秘古村落”“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学、建筑学、社会学、地质学、艺术学价值”“天然空调,恒温住宅”“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中国生土建筑的杰出典范”等等,所有这些美誉都来自它自身的内涵和定位。
一是格局大、起点高、建的好、成规模。地坑院,又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据专家考证,这种穴居方式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甘肃垅东以及陕西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它并不是陕州地域独有的建筑,而陕州地坑院却声名鹊起,这与陕州区委、区政府的超前思维和建设的高定位分不开。打造“全国知名,河南一流”的龙头景区,这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经营定力和开放勇气,使景区建设站位高、格局大,大气磅礴,让人荡气回肠、眼花缭乱、目不睱接。
二是有内容、有文化、接地气,强强联手,合作双赢。陕州地坑院集“历史与时代,自然与人文,高雅与民俗”于一身,融陕州十碗席、传统剪纸、陕州锣鼓书、虢国澄泥砚、锤草印花、农耕文明、大营麻花、豫西社火等独特浓郁的民俗文化于一体。一开始就与全国知名乡村旅游景区陕西马嵬驿、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和国际知名旅游管理企业深圳华侨城强强联合;与江苏秦淮和四川自贡两家国内顶级灯彩公司合作,倾力打造陕州地坑院文化主题灯会;利用第二十二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组织第七届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成功举办了2016三门峡“暑期游学欢乐汇,千架古筝颂黄河”等活动,所有这些高规格高品味的活动不仅增加了人气,打造了品牌,扩大了影响,还增加了收入。
三是宣传好。陕州地坑院景区的推介和宣传是三门峡多年来最为成功的范例。自去年五一开业以来,就引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新网等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大公报》《澳门日报》以及国内外的各大网站相继给于重磅报道。就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连续二十五次聚焦陕州地坑院,使陕州地坑院与黄河文化、大天鹅文化、世界文化遗产崤函古道、七里古槐、温泉文化相互融合。在短短时间内便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陕州地坑院的主题文化与特色民俗闻名遐迩。
四是效果好。陕州地坑院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辐射到晋陕豫等周边地区,拉动了运输业、饮食业、旅游业、娱乐业,而且宣传了当地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
事业的全面发展。
(2017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