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尚柏仁:信阳郝堂村新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2015-05-19 07:24:48)
标签:

股票

新农村

农民

农村

农民们

分类: 原创文章

尚柏仁:信阳郝堂村新农村建设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郝堂村的新农村建设无疑是一条因地制宜的新路子。“依山傍水,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农民自愿”,“功能齐全(客栈、农家乐、古树、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卫生所、商场、公厕、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保持原貌,融入浓厚的豫南民居风情和传承着农耕文明”,“保留了乡村的感觉美”。参观考察后,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回归自然,感到“农村有价值,农民在农村就能挣到钱”的感觉,更让人感到郝堂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了。


    看罢郝堂村的建设成果,结合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

http://mmbiz.qpic.cn/mmbiz/30BDEU5iccg1hG4kGianbvmExJf8h4Rhmj2Qx5dHrAZBYeQQSwIWv7DYyOIFEFOeeqjosibztia08NXqMRxP0Ete5A/0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高起点,要规划好,要有文化气息。要赚城里人的钱,要想让城里人来旅游、休闲、养老、吃住、购物,就一定要建出农村自己的特色:山清水秀、田园风光,方便宜居。包着“把理想带进农家”、“让艺术走进农家”的理念去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让农民感到好,要让政府支持,让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让建设者有兴趣”,同时要借助外来力量。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欢喜雀跃,但很多农村建设的门槛过高,代价过大,让农民望而生畏,使大部分农民没有住高楼别墅的资金和费用。


    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搞了很多试点,但大部分试点在广大的农村投入过大,不可复制,没有代表性,农民们和基层干部只可向往,不能实现。


    很多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专家学者们对目前很多“拆旧房、盖新房”式的新农村建设不理解,不看好。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很多政府领导不采纳,基层政府的很多做法,农民反对,农民不喜欢,新农村到底给谁建的问题没有弄明白。不少基层干部都能看到这一点,可是他们不愿讲,他们清楚说实话在政治上担风险。

http://mmbiz.qpic.cn/mmbiz/30BDEU5iccg1hG4kGianbvmExJf8h4RhmjRM3pWCxuognib1zDgQbNGdIMZ6lMMNvWSXRbWACwTSJ5VdVM6Qm2JGA/0

    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村而宜。宜楼则楼、宜房则房、宜院则院。费用即小又实惠,又不破坏生态,农民又高兴,何乐而不为?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政府不应该去包办。政府若想让农民们按照政府和一些官员的想法去建设,那政府就应该去为农民们买单。农民们的想法未必就和政府的想法一致,新农村建设不是农民主动的,很多是在政府压力下让建的。农民的主导作用不明显,农民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


    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重视和关心是众所周知的,但人才和资金对农村投入却十分有限。很多地方有钱建高楼大厦,无钱搞农田基本建设,无钱救助困难群众,这让老百姓想不通。


    现在的社会,马太效应很明显。富者越来越富,穷着越来越穷。资金和人才不但流不到农村,农村的资金和人才反而流向城市,新农村建设要考虑农村未来的走向问题。


    新农村建设在迁、并、改,有当地文化和保留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文化,文化传承好了,农民们会积极向上。基督文化有排他性,并且很强烈,吸纳外来文化一定要有选择性。


    已建成的新农村或社区后期维护、巩固费用从何处来?新农村建设,农民要长期的,干部要短平快,在目前的体制下两者要有机结合。要考虑基层设施:厕所、垃圾处理、污水、卫生、娱乐、公共服务,还要考虑谁来种地、政治权利和社会管理等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30BDEU5iccg1hG4kGianbvmExJf8h4RhmjqoCicdyhyBZmPKfJcFxqthZgNBeCJfMtpePgZR1RYNx1icRg3KqicYgmA/0

    农村和城市的观念是不同的。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补助,真正用到建设上的并不多,因为,大多县乡财政很紧张,基层干部工资低,县乡村办事需要钱,很多钱都落实不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一定要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在尊重农耕文明的前提下、围绕小康社会来建设。不能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经营农村,更不能把城市的一些落后东西拿到新农村建设中。


欢迎关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的朋友们加小编微信直接交流沟通,让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微信号:5470327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