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的机会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比较多:
一是创出历史新高。
二是创出历史新低。
前者如果是的牛市里,第一次创出新高的新股,赢面极大,而且安全。但是在熊市里,则随时存在跳水补跌的风险。
新股上市表现是的周期性,周期性低迷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出现阶段性表现机会,此时相对低位的新股上市后被资金相中,会被暴炒,屡创新高,如去年的来伊份,当下的皖天然气。
后者如果是中小盘股,而且跌幅超过50%即腰斩后,反弹机会随时出现,因为这已经是类似一次股灾了。如果腰斩后再腰斩,即再跌50%,就是类似去年的大股灾性质了,一般都会有一波至少50%左右的反弹行情。
去年底IPO加速以来,许多新股出现连续阴跌连跌暴跌,至今已经有多只次新股的最大跌幅接近或者超过50%,开始存在短线反弹动力。
周三(1月17日)已经有部份超跌次新股开始首次反弹。
但力度不大,板块不强,持续性存疑。
如果反弹之后,此批股票再次继续下跌,靠近腰斩再腰斩的目标产,则孕育着一次中线机会,值得跟踪关注,届时狙击。
品种最好是中小盘的,最好还有业绩成长的,最好行业也比较不错的
新股还会再继续暴跌吗?完成有这个可能。
因为对当下超常IPO速度的看法完全分为两派:投资者,惊慌;主流声音,镇静。
目前媒体透露的风声,监管层顶多是对再融资考虑削减规模,IPO继续维持高速。
其实再融资近几个月来已经减少,明眼人早就看出这不是当下的主要矛盾。
“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无限正确口号下,IPO继续维持高速。
是这届股民不行吗?
可有股民提议:一天三只新股发行,真太少了,都中不到签呀。为何不一天三百只IPO呢,这样中签机会或许会大一点,公平一点吧。
有了洪水般的IPO,盘面热闹多了,每天至少有二十几只天天一字涨停的新股列于涨幅榜上,虚假繁荣。
如此,绝大多数的新股继续下跌,已经是市场的不二选择了,只是累垮了二级市场的接盘侠。
而距离我们设定的目标,腰斩再腰斩也就不远了。
年内一次最大的机会?
期待着,被逼的。(福明1月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