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乐都瞿昙寺【奇特的藏传佛教寺院】

标签:
青海自助游乐都瞿昙寺藏传佛教古建筑壁画自驾游明代建筑旅游 |
分类: 【旅行】 |
瞿昙寺始建于139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保存的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也是非常罕见的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背依罗汉山,面临瞿昙河,北傍松花顶,南望照碑山,是一组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群。自明洪武年间创建迄今,已历600多个春秋。这座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也是青海省最著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http://s5/middle/6a8b11a0hacd403bdb8d4&690
瞿昙寺坐落在略成正方形的城堡内。土城名为“新城”。寺占新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从山门起的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宫殿式建筑,两侧建有御碑亭、护法殿、壁画廊、左右小经堂、四座镇煞佛塔、大小钟鼓楼。这些形制各异的殿堂,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寺的正门叫山门,宽三间,面积150平方米。在前院左右两侧分布着两座御碑亭,藏语叫“四门碑亭”。院西侧还建有金刚殿,他是前、中院的分界和过道,十分幽雅。
http://s14/middle/6a8b11a0hacd40b131bad&690
http://s5/middle/6a8b11a0hacd40b766424&690
该寺珍藏的明清文物十分丰富。如明朝皇帝所赐御碑,明清时十多方匾额,御制的金印、象牙印、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石雕米拉日巴像、明宣德青铜巨钟。特别是该寺内近800平方米的壁画,在国内藏传佛教壁画中是历史最久的遗存。画廊壁画面积370多平方米,描述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的生平经历,用矿石颜料绘成,历经500多年风雨,至今仍鲜丽夺目。壁画技法高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分布在隆国殿、宝光殿、瞿昙寺殿和大钟鼓楼的是明代作品,其他小殿堂内为清代作品。
http://s5/middle/6a8b11a0hacd408e71764&690
瞿昙寺存有明代的五通御碑,还有明清时代的十方匾额,这些碑匾有的还是汉藏文字合壁,除了史料价值,书法艺术水平也不容忽视。这座寺院的后钟楼悬挂着一口宣德青铜钟,这口高约1.8米,口宽约1.5米,重达1吨有余的巨钟,钟声悠扬,传说可远飘到三十里外的巴燕镇,藏族群众中有条谚语:“角仓(指瞿昙寺)的钟响,巴燕的马惊!”就是这么来的。
瞿昙寺现存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象背云鼓”了。那是一只石雕卧像,背上托起木雕的叠云,叠云架起一面真鼓。石象高约1米,周5.3米。石象回首顾盼,鼻卷莲花。那神态似乎在告诉人们:云中的鼓声如雷,大雨将至了。
在瞿昙寺随处可见明代建筑风格的石雕、木雕,保存十分完好,也未经现代工艺的加工和修复,保持着质朴、沧桑、栩栩如生的动人气息。
http://s2/middle/6a8b11a0hacd414889471&690
http://s8/middle/6a8b11a0hacd4157df627&690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乐都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的瞿昙(曲坛)乡
门票:50元
开放时间:8:00-18:00
交通:瞿昙寺位于乐都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的瞿昙乡,可到西宁新宁汽车站乘到乐都的长途班车,全程80公里左右,每20分钟就有一班,票价10元左右。乐都到瞿昙寺有班车,车程30分钟,单程5元。
也可以从西宁市去瞿坛寺可以乘从西宁市到甘肃省兰州市的长途汽车,到乐都县城碾伯镇下车,全程约85公里。从西宁市来回用一天时间足够。
自驾车路线:西宁八一路进入G109国道约行52公里,转到乐化路行驶20公里到达乐都县瞿坛乡马圈沟口即到,全程约8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