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周岁胡知彧看书认知总结选择性注意形象一致性 |
关键词:一岁,阅读,兴趣浓厚,色彩鲜艳,注意力持续时间,形象一致性,亲子互动,选择性注意力
首先声明,我不是学教育的,也不是学儿童心理学的,我是学物理的,但是我的工作是给大学生做教材。以下文字全是我根据平时陪我的宝贝儿子知彧阅读图书时,边观察,边思考,总结得来的。上面那些关键字,也不是什么专家“舞弄”的专业词汇,是我自己实践和体会掉下来的“渣渣”。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14/bmiddle/6a890c83h76a20c4db68d&690
知彧现在1周岁零3周。在他还只有大约10个多月时,就经常拿着《一岁书》高举着“哎哎”地冲我叫唤。那眼神一看就知道,是要求我给他讲解。一旦我接过来,他立刻两只小胳膊像翅膀似的上下挥,手拍腿几次。然后一副“I'm ready”的神情,俨然喊过“上课,起立!老师好!”的学生,等待老师开讲。
《一岁书》都开本不大,也就手巴掌大小。每页就一样简单的东西:一课白菜、一个萝卜、一个闹钟、一头老虎……。页数也不多,看完一遍知彧会立刻伸手接过来,把书合好,郑重地再举高给我重复上面的动作,再次要求我讲解,一般每次至少10遍起步。我不嫌烦!
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了,大概有快一个月了吧?我开始给知彧看大16开的迪斯尼新版《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自然卷)。这本书印刷精美、用纸讲究,定价48元,也算价格不菲。知彧现在没轻没重(其实是粗犷豪放)的翻书方式,经常搞得书伤痕累累,但是我认为,不能因为怕书有小磕小碰,就束之高阁,不舍得拿出来给孩子看。等孩子学“文明”了,再拿出书来,毕竟错过了孩子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高峰时期,效果总不如早学、早看好!
知彧非常喜欢看书。每晚饭后,看到我把书拿出来,都充满期待的眼神。看书也非常认真。我看了表,他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能达到半个小时以上,每次都是我觉得时间不短了,主动把书收起来。知彧显然意犹未尽,瞪着痴痴的眼睛,追着看我把书收到哪里去了。我不是煞风景,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上看到一句醒世名言“一些需要都包含缺乏”,留着点,小学生上课也不过45分钟!孩子现在还小,超级马拉松才刚刚发令,要留点体力,保持他的学习热情是第一位的。
刚开始,我一一指着每页各种东西,告诉知彧这是什么。很快,我发现知彧不会注意到页面上所有东西,他只会注意到一部分东西。而且每次看,他都会注意到基本固定的东西,也就是说,被忽略的,就一直被忽略。虽然看书的日子久了,我发现他的注意力拓展了一些,其实也非常有限。被他忽略的东西,即便我指着主动告诉他“这是什么什么”,他也不加理会。后来,我干脆以逸待劳,只翻书,等他指着他感兴趣的东西问我“哎哎”(意思是这是什么?),我再回答,一般每样东西至少重复2次。
http://s15/bmiddle/6a890c83ha2546e5cf81e&690
我观察了一下,知彧注意到的都是简单单一的东西,比如一个橙子、一个苹果、一个玉米棒子,他对组合事物一般不会注意到,比如一副优美的小溪照片(照片大小跟月票相仿),溪水的颜色、岸边树木的颜色各不相同,层次变化丰富,我们大人觉得赏心悦目,知彧从来当它是空气!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能吸引知彧注意力的组合景物照片一般幅面都要占了至少半页,他才会注意到照片的细节,但也是分散割裂开注意。比如一个小姑娘蹲在海边沙滩,他只会指着一堆沙子问“这是什么”。说明一岁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是比较笼统和粗线条的,不会观察到细节。
知彧的“选择性注意力”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品味是“纯爷们”的!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什么美丽的鲜花,不管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还是清新可人的雏菊,你就是只给他看,他都没兴趣,自己小手急着就去翻页。他只看动物和树木。
这套书人家是有自己的定位的:3~8岁孩子。给1岁的知彧看这套书,作为一个教材编辑,我有自己的考虑。让这么精美昂贵的书,冲锋到一线,无辜地暴露手下没谱的1岁小屁孩“射程”之内,把书页边撕得大口子小口子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这一点非常重要!你还真别觉得这1岁大的小屁孩好糊弄!昨天晚上,我对着某一页问知彧“柠檬呢?告诉妈妈柠檬呢!”知彧很快就指着一杯柠檬汁(里面有好几片柠檬)说“哎”。翻过几页,有两三个整个的柠檬,这个以前没告诉过知彧。昨晚知彧问我,我说:
“柠檬!柠檬!”
“哎”,知彧声音大了一些。
“柠檬!这是柠檬!”
“哎哎”知彧声音更大了,表示严重的质疑和不解。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2EN00SIGG.gif
显然,他记得了前面看到的切片柠檬,和现在看到的整个柠檬不一样,你都说叫“柠檬”,孩子当然困惑。我赶紧改口说:“这是整个柠檬!”又翻到前面那页,说“这是切片柠檬。”知彧这才作罢。可见告诉孩子的名称,要前后统一,我给起了个名字,叫形象一致性。
(PS:我是不是有研究儿童认知心理学的潜质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81EN00SIGG.gif)
还是昨晚,我突然想看看知彧这段时间来的学习效果,看这本书有快一个月了,但不是天天晚上都看。我问了经常给知彧讲的那些东西,一一考问“告诉妈妈,南瓜呢?”知彧都能正确地指出,鲜有差错!耶!一个字——棒!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我受到莫大鼓舞!干劲更高了!知彧不负我心!继续!这套书,我还有一本没拿出来,一直收着呢……哦,不着急!慢慢来!温故知新,先把这一本强化好。悠着点,惊喜还在后头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8EN00SIGG.gif
既然来了,就看看我妈妈写的博客吧: 点开看看吧!
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