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爬的过程,让我一再感到孩子的意愿和专家的理论经常是两条平行线。妈妈要根据专家的理论和指导,创造自然、自发、自愿、自主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技能,而不是简单地训练。
我家孩子竟然是从坐着开始会爬的。
大年初二,立春,正当我准备出门去买豆芽菜和酱肘子回来吃春饼时,在客厅看着知彧的浴霸大声叫道:“这小子会爬了!”——股票涨了,奖金发了,菜百的钻戒不要钱了,我都不会有这么激动,真是有一种“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感觉——可盼到这一天了!
从知彧6个多月开始,我就开始对他进行爬行训练。然而一直效果寥寥。我可是个不轻言放弃的人,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周围的人都劝我不要着急,孩子月份还小,我也在心里无数次地设想某一天,知彧突然蹭蹭地爬出数米,给我们一个惊喜,可这一天就是迟迟不到。甚至到了8月龄,我觉得他都很讨厌和抗拒爬行训练了。
为此,我忧心忡忡,分析问题何在,想了各种办法。知彧不是没有这个力量,据我观察,他在8个月的时候,俯卧时就能很好的上肢支撑,两只小胳膊挺得直直的,并且维持一定的时间。从打胎里,他的两条小腿就日夜蹬个不停,我也毫不怀疑他的下肢力量。可是他就是没有用膝盖顶住地面往后使劲的意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甚至趴在地垫上来回地爬,嘴里大声说着,给他示范。效果嘛,对小牛弹琴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还拷来同事的孩子爬行的视频(要知道,人家孩子可是7个月就会膝手爬行啊)一遍一遍循环地放给他看。他倒是兴趣盎然,但到了自己被趴着放在地垫上时,照旧是又哭又叫,救援不到,哭叫不止,就是纹丝不动。
各种育儿书上对孩子爬行的意义都写了一大堆,这只能让我更加着急。然而怎么能让孩子到了月份就能学会爬,写得简单又简单,千篇一律,都就一行字:“让宝宝呈俯卧,妈妈放孩子喜欢的玩具在前面引逗”,似乎这是跟吃饭和睡觉一样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我们知彧见着奶瓶就迫不及待地大叫,困极了,倒在人肩膀上就能睡着。可让他爬行,似乎是一件看不出任何希望的事情。你不是摆个玩具引逗吗?嘿!人家居然懂得把床单一拉,让玩具移动到自己眼前,到手了!放在地垫上,没有床单了,看见玩具在前面咫尺相望,不得到手,就起得哇哇大哭,大滴眼泪滴滴答答地往下掉。最后,总以我们大人缴械投降,把他抱起好言相哄告终。
腊月24一早,看护知彧9个月的阿姨回家过年了。没有人24小时贴身看护知彧了。我们还担心知彧能不能适应,谁知一些列进步和惊喜也由此纷至沓来。腊月26晚上,知彧自己拉着爸爸,站起来了。看到这个“进步”,我更着急了。因为8月龄体检的时候,大夫严正告诫我们:要加紧训练爬行,因为一旦孩子会扶着东西站起来,再让他爬就很困难了。
这段时间里,知彧已经能独坐很稳,并且能用手撑地,稍向前移动去够一些近处的玩具。但是对稍微远一点的玩具,经他自我评估,认为欠身够不着的,就潇洒地放弃。你放两个在他面前引诱他去够,他能迅速评估出哪个近一点,去够近的。如果两个一样远近,他不爬都够不到,那就转而去找一个欠身都够到的,哪怕只块花布,根本不是玩具——真让我没招了!
http://s1/bmiddle/6a890c83h9c4b288bbf30&690
看吧,他就是从这个姿势起步,开始的爬行准备
http://s10/bmiddle/6a890c83h9c4b27d49c49&690
屁股抬起来了
http://s5/bmiddle/6a890c83h9c4b270e4664&690
这是知彧式的爬行,很明显保留着从坐姿开始学爬的痕迹
其实,也就是这个令我绝望的动作,让他学会了爬行!到正月初二,他也就是通过坐着双手支撑,然后下肢开始移动。以至于他现在的爬行还不是正规的膝手爬行,而是保持着坐姿支撑时的痕迹——一只腿侧着在地面上,另一只腿蹲在地上。因为不对称,从后面看,样子颇为可笑。你说他笨拙吧,爬得还非常快,大人不俩腿紧倒,还追不上他。
孩子终于会爬了,我也终于明白了。孩子学习每项技能都是有一定的月龄或年龄,更要有一个环境和时机。学习爬行应该是一个自然的事,不是说,你们大人情绪一来,觉得时不我待,就不管孩子现在想不想,把孩子往地上一扣,让人家趴着,几个大人围在边上大喊大叫“爬呀,往前爬,宝贝!”那样根本没用,孩子都被搞懵了,除了哇哇大哭,什么结果也没有。
另外,就是像我们这样有阿姨看着的孩子,阿姨都考虑孩子的安全问题和自己的责任问题,看护孩子比较紧。白天孩子坐在地垫上玩,阿姨就在后面一坐搂着扶着,孩子很少有自由自在,自己体会,自己找感觉,自己探索的机会。甚至他需要什么玩具,只要一叫唤,就有阿姨给他递过来,自然没有需要和机会,在一个自然、自发、自愿、自主的条件下,练习爬行。但凡有点想爬的意思和趋势,还有我这样执着不懈的妈妈立刻冲上来又喊又叫(自以为是鼓励和指导),谁不烦啊?
阿姨走了,孩子很享受没人围在身边,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没人给拣玩具,就得自己够;不小心躺倒在地,喊叫也没人来救援,就得自己想办法起来。在地上蹭来蹭去,东一歪西一倒,就会爬了。
孩子学爬的过程,让我一再感到孩子的意愿和专家的理论经常是两条平行线。妈妈要根据专家的理论和指导,创造自然、自发、自愿、自主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技能,而不是简单地训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