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过劳死这件事——普华永道,中国女工,以及为科学献身

(2012-01-14 15:28:17)
标签:

杂谈

高中的时候,我曾在美国一个极左的网站上曾经找到过一篇关于32岁中国女工Wie Meiren过劳死的文章。根据文章描述,Wie Meiren每天要从早7点工作到晚9点,每年360个工作日,半小时午休时间,为世界人民制造玩具。她累死了。

就在刚刚,我得知了另一条新闻,耶鲁的一个本科姑娘拼命钻研学术之时头发被缠到机器里。她意外死了。

 

可她们不会成为大新闻点。也不会有被人人网上的人人尊重生命的殊遇。每时每刻都有人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在死,可我们并不见得每时每刻都在尊重别人死去的生命。那些被关注,被尊重生命的,需要符合以下一些条件,“美女”,“四大”,“华尔街梦想”,“16岁进交大,23岁双硕士”结合于一身。

 

突然之间人人都开始怜香惜玉,怜这位青春正时的姑娘的香,惜自己怀才不遇的玉。这同情里面,包涵了对自己阴暗的谅解——世俗眼中算是成功的姑娘最后也不过如此下场,这些“身外之物”又何必去追求呢。原来别人一直比自己跑得远,但人家跌了一跤,再也起不来了。突然之间为自己的落后找到了完美的借口——要爱自己啊。然后对于那个再也起不来的人——这个只是在校内上有过几行描述的过劳死的美女——抱予最廉价的、无需任何代价的同情。

 

我们都爱美女,因为我们都想进四大,进华尔街,我们都羡慕嫉妒恨那些比我们跑得快的人。所以我们关心我们所向往的东西会带我们向何处去。我们同情的并非死者本人;我们同情的是自己的狭隘追求。

 

一个月以后,这些人会继续在校内上分享各种“关于投行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情”,“我的四大面试经历”,以及各种成功男女所宣扬的各种成功格言。

 

呵呵,有几个说“珍惜生命”真正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不是被这个社会牵着鼻子走?

 

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死了,她不是为了让我们再滥情一次,不是让我们去抱怨四大抱怨社会制度,不是为了让我们安慰一下自己悲催不得志的人生。既然她有资格成为了新闻点,那么就让她帮助我们真正反省一下自己以前走的路,以及以后的路。只有这样实际的行动和思考才能给予死者真正的安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