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蒙自#蒙自草坝的归去来兮

(2015-07-27 11:13:20)
标签:

杂谈


草坝,一个很特别的镇子。说它是“人工造”的乡镇应该也不为过;

这里村民大多数是“移民”;

这里是有名的“数字村”:一村、二村、十九村,似乎是按照数字排序命名的可是却没三村、四村,这些数字村名却并不连续;

这里能够见到有着统一风格的楼房,这些楼房已经有些年代了。


说到草坝,说到草坝这些特别的地方,一定要提到杨文波这个人,要搞清楚草坝这些神奇的地方,必须要提到20世纪初云南的一段历史。

http://ww3/large/6a841dfagw1euh5n1m70dj20hs0d8tbj.jpg 
经开蒙垦殖局统一规划布局的村庄


开发前:杂草丛生的沼泽地

草坝,顾名思义,因大片沼泽、杂草丛生而得名。草坝东面耸立着梨耙山,其余三面为丘陵所隔,形成一个径流封闭区,1940年前,仅靠大庄坝蚂蝗沟三角海天然溶洞排泄洪水。坝子东面的梨耙山脚有大小两个黑水洞,大的在南面灰土地村旁,小的在北面,当地人称牛鼻子洞。经观测,黑水洞溢出的水量每年达2100万平方米,每当夏秋雨水连绵,洞内涌出大量洪水,当地人称为黑水。洪水顺黑水河流入三角海落水洞,但因洪水量大,落水口小,流来的洪水不几天又倒流而上,把草坝淹没过半。如果遇上雨水过多的年份,淹没的面积达三分之二,要到冬春才能落完,露出的地面不能栽种农作物,遍地长满杂草,成为“草坝”。

所以,1940年以前,草坝坝子边缘四周地势较高的地方有村寨和耕地外,坝子中央低洼的地方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人们习惯称草坝。

http://ww4/large/6a841dfagw1euh5nbq8fij20hs0bxn05.jpg 
经开蒙垦殖局垦殖后整齐划一的草坝田野


开发:人造开蒙垦殖局的成立

杨文波,字士敏,回族,云南省富民县三村人。早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任省第一区督学,昆明成德中学校长,第一联合师范学校及明德中学无薪给兼校长,省教育经费管理局局长兼昆明消费局局长,省垣附近农田水利工程处处长,开蒙垦殖局局长等职,解放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工作。

http://ww4/large/6a841dfagw1euh5njnrdpj20f00qo0yh.jpg 
开蒙垦殖局创始人-杨文波(杨士敏)

http://ww2/large/6a841dfagw1euh5nre2grj20hs0dajua.jpg 
开蒙垦殖局局长杨文波的旧居


1927—1929年,昆明地区连续三年遭受旱灾,粮食减产,市场供应紧张,人心波动。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云南民国日报》上登了一则启事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云南民食问题,政府决心要兴修水利,使秧苗能适时在良好季节栽插,使禾苗成长良好,有较好的收成,以裕民食。望滇中人士,对兴办云南水利有见地的,请向省政府建议,只要可以举办,政府当采纳兴办。”


杨文波看了启事后,经过对滇池沿岸进行实地考察,向龙云提出了用抽水机抽滇池水灌溉滇池周围稻田的建议。龙云认为可行,就命杨文波试办,结果很成功。1934年秋,龙云命杨文波到开远、蒙自一带视察能否兴办水利?经视察,杨文波认为开蒙地区可兴办水利。1935年6月,龙云在省政府第475次会议上提议,设立开蒙垦殖局,委杨文波为开蒙垦殖局局长。开蒙垦殖局隶属于云南经济委员会,一切农田水利及农垦经费概由云南经济委员会投资。

http://ww4/large/6a841dfagw1euh5nxhboxj20hs0d9myv.jpg 
始建于羊街的开蒙垦殖局办公楼

开蒙垦殖局在开远大庄坝的新寨租得瓦房20余间,于1935年8月15日宣告垦殖局成立,后迁至草坝。

http://ww3/large/6a841dfagw1euh5o2wctdj20hs0cr77b.jpg 
建于草坝的开蒙垦殖局办公室旧址,现为草坝农场幼儿园


大力开发:收购土地 统一开垦

1936年春,云南省务会议决定,将草坝土地全部由政府出资收购,交开蒙垦殖局管理。成立收购草坝全部土地委员会,指派滇越铁道开远军警总局长、蒙自县长、开远县长为收购委员。无论是官僚、地主,或是农民所有的土地,一律按所持有的清丈执照予以收购,发给地价款。收购全部土地,统一规划和开垦,这为草坝的统一垦殖创造了条件,这是草坝开发成功之所在。

http://ww4/large/6a841dfagw1euh5ohividj20hs0dlwhm.jpg 
草坝新村分区布置图



移民建新村——“数字村”的来历

随着土地的收购、排除水害、引水灌溉等工程的相继完成,以及按规划进行土地开垦后,对于开垦出来的土地怎么能经营,怎么管理?成为开蒙垦殖局面临的问题。

到1939年,草坝已经开垦近5万亩稻田,垦殖局员工尽其所能,只能耕种

4000余亩,租给草坝本地农民数千亩,还剩4万多亩无人耕种。杨文波决定从外地招人来耕种,而从外地招人就需要有住房供来人居住。于是杨文波报请云南经济委员会转报省政府核准,于1940年开始建设新式农村住宅。

http://ww1/large/6a841dfagw1euh5op6njfj20hs0d940q.jpg 

新建住宅样式

草坝原有大小12个旧村,杨文波根据田地所在地段情况,决定新建大小

20个新式农村。大村建房32幢,小村建房16幢,每幢有相连接的瓦楼房两间,楼上房长二丈四尺,宽一丈二尺,作卧室和堆放谷物箱柜。楼下房作饭堂、客厅及堆放农具。每幢楼房的左右两侧,各建一间瓦平房做厨房。单门独户,互不干扰。无论大村小村,住宅均为平行的前后两排,每排相距12丈。在两排中间,建有中隔一墙,前后两面的平瓦房前面的归前面的住户使用,后面的归后面的住房使用,用作牲畜厩舍厕所,合计每一户有瓦楼房上下共二间,厨房一间、畜厩一间、厕所一间、菜地四平方丈,空地两平方丈。建盖新村住房的泥木工一部分来自昆明、玉溪、河西、通海,一部分则是从上海雇请来的工人。

http://ww1/large/6a841dfagw1euh5oyid3rj20hs0c840l.jpg 

http://ww4/large/6a841dfagw1euh5p45dqpj20hs0da408.jpg 
http://ww2/large/6a841dfagw1euh5s0hvgsj20hs0dawgf.jpg

新建数字村

从1939年开始,至1941年,先后在草坝中部建盖了五、六两村,在东南部建盖了十七、十九两村,在西部大小洛就与雷公哨之间建盖了一、二两村,在东山脚建了二十村。建好上述村子后,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云南经济委员会资金困难,无力再支付建设新农村的费用,建房计划停止。


http://ww3/large/6a841dfagw1euh5r5h0o9j20hs0cktb0.jpg
十七村保留完整的开蒙垦殖局建设的新村房屋

http://ww2/large/6a841dfagw1euh5rfsrdzj20hs0dagq0.jpg

十七村-照片中的旧瓦房为现存老房子


此时,云南蚕业新村公司在草坝成立,云南经济委员会主任缪嘉铭便乘机与新村公司总经理葛运成协商,在垦殖局租与新村公司3万亩地上原计划建的一切村子,由新村公司负责出资建盖。葛运成雇请上海兴中建筑公司经理王岳峰率领上海大批技术工人经越南到草坝建房。首先在草坝火车站前面建盖大办公室一幢,在办公室后面建成职工宿舍二十余间,蚕房数十幢,成为十六村。继而在距十六村一公里处的公路两旁建盖了饲养优良蚕种的养蚕室瓦楼数十幢,成为十三村。又在十六寸村对面公路旁建盖了一所西式招待所,一所医务室,五所西式住宅。到1945年,蚕业新村公司也因抗日战争影响,业务大大收缩,新村房屋建盖终于停了下来。

最终建成9个数字村

到这时,计划建设的二十个村,才建成了9个:一村、二村、五村、六村、十三村、十六村、十七村、十九村、二十村,共建盖房屋1834幢407户。先后招来330户、1735人,分配到新村居住。


新建村子的村名按规划图上的编号顺序称呼,但由于计划没有全部实现,有的村子没有建成,也就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有一村、也有二十村,但中间的一些村子却没有的状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