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绿翠潭:大自然的密境之水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文蒙自 |
前世:马帮、古井,桫椤树
浓浓大雾把我们的绿翠潭之行渲染得更加神秘,路上的能见度只有10米,盘山的碎石路好像蜿蜒成了一条白色的秘密通道,我们在三维空间中失重,车子进入的似乎不是冷泉,而是另外一个神仙国度。当地人说,早晨去绿翠潭难逢好天气,这无疑增添了这位“史巫”的神秘气质。
绿翠潭地处蒙自县南部的冷泉镇,红河与南盘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南侧,是红河州古代和近代史上连接内陆与海洋运输最重要的马帮驿道---蒙蛮古驿道的必经之地。传说当时经过那里的马帮极盛时有五、六千匹,首尾相接达数十里,马铃声响起,山谷应声,久久回荡十分热闹。如今这一线早已繁华落尽,我们也只能在颠簸的吉普车里遥想当年头两马插旗系铃为号,铃声各异,无数马帮“锅头”终日络绎不绝的意象了。
得见绿翠潭真貌是在下车后又徒步了一公里左右。擦着晨曦前最后一抹黑暗,我们和晚起的朝阳撞了个满怀。虽然有阳光,潭面上还是氤氲着雾气,但这丝毫无损绿翠潭的一汪秀色。身处潭边,恍然觉得这是一眼正值青春期的千年古井,井壁是那些围潭叠嶂而起的山峦;山上爬满了竞相蔓延、痴缠难断的藤蔓和枝叶,有如紧紧附着在井壁四围的苔藓,终年肥厚而湿润;抬头望天的人好像一只只微微缩的井底之蛙,只是这眼“井”径直通幽,幽处即是四时变幻无常的苍穹。
群山抱碧玉。绿翠潭所倚形如梳篦的木梳坎大山被热带原始次森林覆盖,一路上我竟意外地遭遇了与恐龙共生的植物活化石----桫椤。桫椤古树浑身披挂着藤蔓和寄生植物,像是通过时光隧道时留下的纪念品。它悠悠地守在那里,注视着绿翠潭之上的日出日落、云卷云舒。
最神秘的水和洞
绿翠潭最神秘的是水和洞。千百年来,这潭静卧在半封闭的山坳里,既不见有水注入,也不见其泻出,无论是连天暴雨还是九伏大旱,水位不涨不落,水面不急不躁,虽有密林环绕,但从无枯枝落叶浮面。大部分时间绿翠潭静若处子,一年之中偶有浊象,但也并非全浊,总是一股或数条,数日后消失。说它是“史巫”也就是发端于此,当地山民将类似现象与人事相联系,说但凡有浊象,便昭示人间有大事发生,数十年来屡试不爽。
好奇心吸引了很多人探秘,总想弄清这眼“大井”有多深,潭水何去何从,潭底到底有何物。早年有人丢一个地雷入潭,数秒之后一声闷响,水面并不躁动,足见水深难测。当地人还试过以线系石从潭心放下,一轱辘线放完了,石头还没有着底的意思,吓得撒腿就跑。据说70年代的时候镇上曾请一水利勘测队对此潭作过专业测量,但最终仍然没有准确结论。
潭边的溶洞也很奇特。一洞叫马掼洞,说是骡马过此,立即被洞“吃掉”,消失得无影无踪。落水洞中,大洞套小洞,横洞通竖洞,洞洞相连,幽暗深邃无人终达。至今为止,因为关于绿翠潭的很多说法都无定论,因此越发引出各种奇谈,懵懂地解构着绿翠潭的神秘。
“史巫”旁的红岩脚
因为“史巫”的秘密实在诱惑人,我们决定翻越三座大山去彝族聚居的红岩脚村找当地的老人问问。不知道那天是否有笃信这里是龙潭的姑婆们来求过雨,我们还没开走,就逢上细雨霏霏,尔后越下越大。因为路太泥泞,我只有踉跄地挪动步子,顺着山上溪流冲出的窄窄水道上行,深深体味到什么叫举步维艰。而陪同我前往的县里干部虽然负重不少却依然在雨中健步如飞。因为路难走,午后三点我们还没到红岩脚村,一路上饥肠辘辘,终于听到鸡鸣犬吠的时候,一行人都大大地安慰了一下。
刚进村,就逢上了有人家杀年猪,我还是头一次见。平日里那么愚笨的牲畜,仿佛知道似的,行之将死前变得异常灵敏。只见几个壮实的年轻人满山地逮,逮住了狠命地按着,拴好在梯子上平着抬过来,家门前铁色的大锅里早已烧好了热腾腾的水。彝族人有个习惯,杀猪开膛时喜欢吃生血,据说只要乘热吃下,心脏病就能治好。喝完“护心血”,再把剩下的血淌到一个盛满了干辣椒的脸盆里,油炸过的“血辣”也是彝家喜爱的食物,另外还有“辣白旺”和“皮干生”也是有特色的生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些菜式看来原始,其实却与沿海人热爱的刺身相仿。本以为错过了午饭时间会挨饿,谁知道这里的山民非常淳朴,陌生人走进任何一家,都会受到尽心热情的款待。我们去的那家正在炼猪油,团坐在他家火塘边吃饭的时候雨停了,有小松鼠在偷吃门前树上挂着的腊肠。
要不是杀猪,那些山民在冬天里可以整日坐着不动,像冬天本身那么疲劳。只有门前的小狗在人来的时候才稍稍显出几分兴致,先用吠声吓唬你,然后理也不理地专心在地上用舌头舔砧板上掉下的碎肉吃。
秘密之外 美丽之内
和主人聊天时有些费力,幸亏我们一行人中有个彝族干部,他会“搭私话”(讲当地方言)。讲起绿翠潭时,山民们的脸上有种无可名状的神色,语气中充满了敬畏。
前年的时候,村里曾有人在绿翠潭边炸石头,偶然炸出了一些鱼类化石,据说那种鱼是三五亿年前的一种海洋生物。潭东林中百鸟争鸣,落水洞一带时闻猿声长啼,河沟里能遇见红色水蛇,潭中还有门板大小的巨鱼……密林生奇草,深渊藏蛟龙,至少山民们是这么相信的。
说起为什么绿翠潭上无一叶漂浮,山里人笃信有一种绿翠鸟终日护着潭水的清洁,只要看见浮叶就会飞去衔出。奇特的是一处十里石崖,藤走峭壁,古木在怪石之上任意攀爬,随体附形,其上有一开阔地带,高山作屏,森林为幕,日头过午之后百鸟合鸣着形成天幕景观。据说,那就是绿翠鸟生息的地方。
说潭面无一叶纷扰,原来潭也是有心的。要不怎么有传绿翠潭不喜欢的人落入潭中是不会溺死的?牲畜或许具有人们难以企及的灵性,这里的水牛怎么都不肯靠近绿翠潭。
红岩脚村的老人说,绿翠潭能占卜世间大事才有了“史巫”之名。早先的时候,从来清亮的潭水浑过几次,大家非常纳闷,因为信息闭塞后来才知道是我们国家有大事发生,从此就有人关注起绿翠潭的清浊来。“911”的时候,从来不见落叶的潭里竟出现了叶子拼起的这几个数字纵横潭面,正好被县医院的8名职工游玩时留下影像资料;最近一次浑浊是伊拉克战争爆发那天……听着这些关于“史巫”玄之又玄的故事,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山民们来说,也许每一次恶兆都是以一朵云的面目出现在山的那一边,翻山过来,像一支骠悍凶残的外族军队以雨的姿势射下利箭;而对我来说,我更愿意联想到的,其实与大西洋上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从而引发东海岸的一场飓风有关;于科学界来说,这些咄咄怪事也许就是一些个反射作用、地下水循环系统之类的科学名词吧。
最终觉得很美丽的是,放晴的绿翠潭那一汪碧色翠绿欲溢,旁边的山地色如渥丹,野花开时灿若明霞。每每风过枷楠,露沃蔷薇,就有山民从村子那边赶着马下来,在潭边歌舞和休憩。
对于一个准旅游景点来说,绿翠潭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她的美丽自生自灭,她的魅力少人喝彩,而对于那些红岩脚村的山民来说,每当三弦铿锵男女舞,人间至乐便是绿翠潭了。
http://s10/middle/6a841dfax92a2d12eb289&690
大自然的密境之水1
http://s14/middle/6a841dfax92a2d13dedad&690
大自然的密境之水 2
http://s3/middle/6a841dfax92a2d14d2552&690
大自然的密境之水 3
http://s10/middle/6a841dfax92a2d14d2d09&690
三弦铿锵男女舞
http://s5/middle/6a841dfax92a2d15c71e4&690
杀年猪
http://s9/middle/6a841dfax92a2d11f75b8&690
现作油炸过的“血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