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黄PK紫檀:一场延续五百年的较量

(2014-08-22 09:50:39)
标签:

文化

   经过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以“木中贵族”海南黄花梨和“木中王者”紫檀为代表的明清家具、文玩,重新受到了藏家的追捧。

 

  嘉兴历史上一直是富庶之地,多有诗书传家的巨族大户。家中有没有大件黄花梨家具,也是判断一户人家门第高低的标志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有人将家中的黄花梨、紫檀家具,当成旧物出售。后来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些旧式家具因其精湛的艺术造诣、丰富的人文历史价值而成为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小件的文房用品,精致,价格相对容易接受,近年来热度不减;大件的几案、凳子、立柜,更因其高昂的价格而难得一见。

 

  但是在嘉兴的收藏圈中,很多人都会藏上一两件黄花梨或紫檀的小件,或笔筒,或琴桌,或印盒,或镇纸,随意地放置在书架案头,其沉稳的色调,质朴的线条,自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小叶紫檀:高贵

 

    一向有“木中王者”之称的紫檀,专指小叶紫檀。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珍贵用材,有“寸檀寸金”之说。如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以至于在当下形成了“紫檀热”。

 

  在明清时期,紫檀木是皇家御用之木,身份高贵。但是紫檀并未绝种,在印度等地还有存料和生长,所以有不少新制的家具。可就是新家具,价格也是一路飙高,一木难求。一套书桌加书柜,市价可高达70多万元;一个直径15厘米的笔筒,也需一两万元;仅一个用边角料做的精致梳妆盒,价格比较便宜,也要上万元。

 

  而在国际国内拍卖市场,明清紫檀家具价格屡创新高:2008年嘉德春拍,“盛世雅集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场”13件紫檀家具全部成交,总价达8800万元;2009年苏富比香港秋拍,乾隆御制紫檀宝座拍出了8578万港元的天价。而在北京藏家手中,一架清宫紫檀龙凤床的转让价早已过亿。

 

  刘德成说,中国人真正认识到紫檀的好,相传是源于明朝郑和的那次远洋。郑和下西洋返程带回紫色木材压舱。人们发现这种木结实坚硬,不怕水且又防虫,可做出上好的家具,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采伐。根据记载,我国的两广地区原也有紫檀木,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木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中有记载,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但是因为数量稀少,很快被采光,之后明朝皇帝便派人到南洋采办。截至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分都汇集中国。紫檀还是一味良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紫檀能够止血、止痛,特别是它能够调节气血,可治关节炎。

 

  “紫檀的地位比黄花梨更高,古代非王公贵族不能使用。”刘德成拿出一个紫檀首饰盒说,这个盒子是他几年前从舟山买到的。按道理舟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不应该出现紫檀的物品,但偏偏这就是一个老太太家里出来的。“后来我经过询问得知,以前舟山的岛上太穷,很多岛民就成了海盗。这个盒子应该是海盗打劫了官船之后,拿走了里面的首饰,随手将盒子丢弃,被别人拾得,一直使用至今。”

 

  王新龙告诉记者,历史上紫檀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黄花梨,能达到一比四以上。如今在明清家具上,紫檀也要略高于黄花梨。如果从原料上看,虽然目前紫檀价走高,但远未达到乾隆时的价格。据清宫档案材料,清廷对紫檀的使用以乾隆时最盛,乾隆多次通过广东海关从印度买进紫檀,当时每斤紫檀白银二钱到三钱之间,换算成今天每吨价已近300万元。而目前紫檀好料每吨150万元,还有相当的升值空间。

 

  王新龙说,在购藏紫檀家具时,以整料做成的为首选,无拼凑的紫檀家具最优。同时要注重工艺,古人有“紫檀重工”之说。家具收藏讲究成对、成套,整套收藏会更有价值。对于老家具还要看年代,乾隆年代的紫檀家具价值最高,因为这一时期的工艺水平高,乾隆独特的审美情趣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

 

 

   

  海南黄花梨:稀缺

 

  

   

  黄花梨作为木头之名在社会上获得认知,是在 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之后。此书1985年面世,进入21世纪才为社会广泛知晓。黄花梨作为明清两代最优良的用材,开始也不叫黄花梨,叫花榈。清中期后花榈告罄,以次充好的新花梨、老花梨出现,迫使花榈改名黄花梨,沿用至今。

 

  嘉兴藏家刘德成20年前就喜欢上了黄花梨,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已经收藏了一百件左右。在他看来,黄花梨性情温润,纹理漂亮,有一种自然美。“真正意义上海南黄花梨做的古代家具,是指明朝和清三代的东西。海黄成材缓慢,需要500年左右,清中期后就被砍伐殆尽,到了嘉庆以后由于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就再也没有大料了。后人做的东西,基本都是老料新做,或者是损坏之后大改小。”正是由于它的稀缺性,黄花梨家具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刘德成说,古代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使用黄花梨的,只有知府以上的级别,朝廷才会配给一定量的黄花梨,来制作桌椅等家具。“古人制作家具,是遵循一定的制式的,黄花梨‘交椅’不是谁都可以坐的。所以谁家有黄花梨家具,祖上肯定做过知府以上的官。”

 

  “明清家具除了材料珍贵外,还蕴含了那时文人的艺术思想。”刘德成说,明朝晚期,由于政治上的腐败,所谓文人阶层多对政治失去信心,转而将精力集中于生活的享乐上,或者说是自身感受的舒展上。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萌芽使得文人有机会在自己日常使用的家具上花费心血,将自己的审美意趣变成纲领传达给施工工匠,而工匠们由于市场的竞争及自己的生存问题便更多地吸纳了这些观点,从而导致了黄花梨家具整体的文人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家具上便呈现出简洁的风格、舒适实用的功能、文雅的意趣等特征,这些特征直到如今也被美术史论家所肯定,这也就是家具收藏者狂热收藏的潜在原因。

 

  黄花梨家具从1994年秋起正式步入国内拍卖市场,当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两家拍卖公司共推出了10件黄花梨拍品,成交8件,总成交额只有54.45万元。中国嘉德拍的明“黄花梨木三弯腿大方香几”以18.7万元取得了1994年黄花梨家具拍卖的桂冠。17年后的2011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嘉德推出的家具拍卖专场80件精品百分百成交,成交额逾2.88亿元,创单季家具拍卖世界纪录。其中,明末黄花梨独板围子马蹄足罗汉床以3220万元的成交价名列专场最高拍卖价格。而黄花梨家具的世界纪录是南京一拍卖公司创下的,一把“明代宫廷御制黄花梨交椅”以62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总成交价近7000万元。

 

  嘉兴王店朱彝尊家,曾流传下一只黄花梨长桌,上面还阳雕了一圈朱彝尊的诗作。二十年前,这张桌子被一名嘉兴古董商以几百元购得,后以两万元卖给了上海的藏家,最终辗转不知去向。“如果这张桌子再次面世,怕也要上千万了吧。”刘德成感慨地说。

 

  嘉兴翠玉斋总经理王新龙是近几年才开始进入明清家具收藏的,刚刚巧跑在了价格疯涨的前头。“我进入的时候是2007年左右,那时一个20公分的黄花梨笔筒,价格是1.5万元左右。从2009年开始,黄花梨的价格猛涨,到2012年这样的笔筒价格在10万以上。反而是这两年,价格有一个理性的回落,目前在8万以下。”但是王新龙还是看好黄花梨今后的升值潜力,“材料的稀缺性,决定了黄花梨的价格走向。”

 

 

 

   如何“慧眼识木”

 

由于原材料过于珍贵,也催生出大量的假黄花梨、假紫檀制作的家具,来蒙骗新手。

 

  王新龙说,近年来不少商家用越南黄花梨来冒充海南黄花梨,如果不仔细辨别,很容易上当。从黄花梨的纹理上看,海南黄花梨的纹理比较细,比较好,鬼脸多。而越南黄花梨纹则粗一点,跟海南黄花梨比相对较差一些。从香味上来说,海南黄花梨的味道大一些,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一点。从颜色上看,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

 

  而辨别小叶紫檀,可以分为五步。第一是“看”,对照紫檀木的纹理特征,仔细察“颜”观色。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紫檀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能找着识别紫檀纹理的感觉。第二步是“掂”,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紫檀木(该体积应该达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一般来说,掂紫檀物件的数量超过八百件,手感就有了。第三步是“闻”,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闻一闻木屑的气味。第四步是“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锯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第五步是“敲”,用正宗的紫檀木块,最好是“紫檀镇尺”,轻轻敲击紫檀物件,听其声音如何?紫檀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