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经
陈意说你听
●这个季节不要再睡凉席了
●天气冷热无常,包里备件薄衣
●吃骨头煲火锅要适可而止
●锻炼赶走悲秋情结
●脾胃虚弱者试试四道药膳
●多洗手
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教授,从17岁开始跟师学中医内科,目前已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近五十年,在中医中药的保健养生和调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精于中医典籍,旁及东垣、河间、从正、丹溪诸子百家学说。尤其对胃肠病、顽固性失眠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肝胆病、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有独到见解。
《健康真好》版推出“四季养生经
陈意说你听”,结合时令、结合当下健康热点等,请陈意教授说说养生和调理方面该注意的内容。
前几期,我们都在说和夏天有关的养生,比如如何防暑湿、防疰夏,如何防治夏季的失眠症等等。现在秋意渐起,人的胃口也好了很多,加上鲜美的大闸蟹、海鲜、时鲜炒货等大量上市,很容易吃坏肠胃。
昨天是秋分,而明天开始,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杭州,气温会比今天低五六摄氏度。陈意教授说,初秋是夏天刚刚开始转凉的时候,在这个转变中,中医说的寒凉之气来了,人体却还没有适应气候变化,肠胃功能容易失常。加上秋天是花果飘香的季节,螃蟹、虾肉特别肥美,肠胃弱的人稍微贪嘴多吃了,肠胃可能会提出抗议,引起腹泻。
“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多因感受外邪,如寒湿、湿热之邪;内伤寒湿、脾胃虚弱的人稍不留意将引起腹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进食不干净的东西;情志所伤,忧思郁怒导致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成泄泻等。”
陈意教授在省中医院大内科看门诊,找他的患者越来越多,一上午的号子加到了七十多个。
从早上8点开始,看完所有患者常常已经下午1点半,午饭时间往往只有5分钟。
他说,最近看病有个明显的感觉——腹泻患者多了,有时一上午门诊有十几个来看“拉肚子”,夏天时来看的反而少,也就几个。
他把秋季腹泻分为五种:外感风寒、内伤寒湿、伤食证、情志失调、湿热证,其中内伤寒湿最多、湿热证最少,其他的差不多。
冷风中吹了一小时 第二天又吐又拉
前几天,有位女患者找陈意教授看病,说又发烧又拉肚子,扛不牢了!
患者姓刘,36岁。她说,带儿子上钢琴课,她穿件短袖T恤在门外站了快一个小时,冻死了。第二天,开始拉肚子,大便清稀,一天下来拉了七八次,吐了三次,发烧
38℃多。头痛、头涨、鼻塞、流清水鼻涕,统统找上门来。
陈意教授说,她是典型的外感风寒导致的腹泻,外寒引起的腹泻,常伴有感冒症状。
“初秋,有寒邪。寒邪属阴邪,伤人阳气。寒邪侵犯到脾胃,脾胃阳气受损,会使腹部冷痛,呕吐、腹泻,大便清稀,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等表证,病程较短。”
他开出的方子——局方神术散,可以疏风散寒、温中止泻。方中药材为苍术、羌活、川芎、白芷、藁本、细辛,加良姜、香附,具体怎么吃、吃多少,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他提醒,初秋时,昼夜温差大,冷空气又时来时走,而许多人依然是夏天的穿着打扮。一旦近期比较累,免疫力下降,加上在冷风中吹上一段时间,比如夜里骑电动车,很有可能会着凉腹泻,所以最好包里备一件薄外套。
麻将席没及时撤走
一觉醒来后拉了
腹泻患者中,内伤寒湿的患者最多。中医认为,内伤寒湿多发生在脾胃虚弱的患者中。
李小姐瘦瘦的,身高1.65米,体重只有90多斤。她从大学开始就有胃病,已经五六年了,吃得稍不留意,会腹泻两三天。吃烧烤、奶油蛋糕等多了,也会拉肚子。而受凉后,首先有反应的也是肠胃。
前段时间天气转凉,李小姐家的“麻将席”还没换,加上后半夜没盖好被子,第二天开始拉肚子。腹泻一天三四次,大便清稀。她还感觉口干、乏味、肢体困倦。
陈意教授看她脸色蜡黄,舌苔又湿又腻。“这种患者的脾胃运化功能不好,津液代谢失调,体内生湿邪产生湿病。一旦寒湿侵犯或吃了油腻食物,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伴有腹痛。外感风寒与内伤寒湿有时关系密切,可在一个患者身上交替发生。内伤寒湿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治疗时不仅要调理脏腑功能、袪邪除湿,同时还要袪邪扶正。”
他开出方子——附子理中丸加平胃散。方子药材为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苍术、厚朴、陈皮,按照医嘱服用之后可以温脾化湿、和胃止泻。
陈意教授提醒,现在这个天气,床上的麻将席、凉席好收起来了。对于肠胃不好一冷就拉的人,夏天也最好不要睡麻将席。
秋风起骨头煲火锅香
小伙贪嘴吃太多,拉了
秋季腹泻还有比较多的是伤食证,就是“吃坏了”。
天气凉下来胃口一开,吃坏肚子的概率大增。比如这几天,吃月饼吃伤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陈意教授说,除了吃月饼、海鲜吃坏肚子的,天气一凉下来,大家又想吃骨头煲、火锅了。前几天,门诊里来了个小伙子,就是吃了太多骨头煲火锅后腹泻的。
“听小伙子说,他和女朋友去吃了火锅,锅底是大骨头,又辣又油腻。女朋友不爱啃大骨头,他一个人啃了六七块。”
伤食证患者有个明显特点,泻下粪便特别臭,并伴有不消化的食物。腹部痛起来一阵阵的,泻后痛感会减轻,不思饮食,舌苔厚腻。
他开出的方子是保和丸,药材为神曲、焦山楂、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厚朴、槟榔,可以消食导滞、理气止泻。
这里也提醒大家,油腻的东西一定要少吃,如果再喝冰啤酒,更容易拉肚子。
树叶凋零时 有人因悲秋而腹泻
从初秋进入深秋后,气候变冷,树叶开始凋零。
而肠胃跟人的心情关系密切。陈意教授说,从往年门诊看,进入深秋后因为情志失调引起腹泻的患者会多起来。“情志失调会对五脏造成损伤,中医讲‘思伤脾’,意思是过度思虑会伤及脾胃。吃不好,睡不香,长此以往会渐渐消瘦。”
他建议用痛泻要方加柴胡疏肝散这个方子,可以疏肝理气、健脾止泻。药材为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柴胡、枳壳、香附、川穹、甘草。
陈意教授提醒,对付悲秋的最好办法之一是锻炼。人在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会兴奋,出了一身汗后,人会觉得神清气爽,原本低落的心情也会好起来。心情一好,肠胃的毛病就会减少。
脾胃虚弱经常腹泻 多吃这四道药膳
另外,秋天也是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峰,严重的会腹泻到脱水。对付轮状病毒,最简单的办法是勤洗手。
都说拉肚子伤身。腹泻好了,许多人的肠胃功能依旧没有恢复,脾胃虚弱。
腹泻好了后吃些什么补补胃?或者经常腹泻、脾胃虚弱的人,吃什么调理一下肠胃?陈意教授推荐以下四种药膳:
①薏苡仁山药粥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做法:把山药、薏苡仁、莲子、红枣、粟米洗干净,倒入锅中加水一起煮,粥熟后加入白糖调味即成。在煮的前一晚,把莲子和薏苡仁浸泡过夜。
②鲈鱼健脾汤
功效:补气健脾、和中开胃。
做法:买新鲜鲈鱼1条,将鲈鱼洗净、切块。把白术、陈皮洗干净,和鲈鱼一起放入锅内,白术放20克、陈皮放5克左右。加清水用旺火煮,沸腾后用小火煲2小时,调味可以放些胡椒粉。
陈意教授说,《本草经疏》认为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容易消化吸收。搭配白术,达到脾健湿去、增加食欲的效果。用辛而微温的陈皮,可理气健胃。胡椒粉不仅温中开胃,并助陈皮共去鲈鱼的腥味。这几样合而为汤,很适合腹泻后调理食用。
③姜橘椒鱼羹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开胃。
做法:新鲜鲫鱼一条洗净。生姜洗净切片,和陈皮(10克左右)、胡椒一起放入布袋,扎紧口,放入鲫鱼腹中。锅里加水,放入鲫鱼,用小火炖熟,取出药袋即可。
陈意教授说,脾胃虚弱的人,更容易感受寒邪而腹泻。这道菜鲫鱼健脾益气,与生姜同用,增强了温补健脾的作用,特别适合胃寒的人吃。
④莲子猪肚
功效:健脾补中,和胃助气。
做法:猪肚用盐或醋反复搓洗,洗干净后,放水中煮一下捞出,用刀刮去肚头老茧,再用清水漂洗几次。莲子在前一晚泡水,去心,放入洗干净的猪肚里,用线扎紧两端。把猪肚放入砂锅,加水,小火上炖熟至酥烂为止。等猪肚凉后,切成细条状,放生姜丝、蒜末、葱段,加盐、醋、芝麻油拌匀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