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可能忽悠你
(2011-10-24 12:02:00)
标签:
杂谈 |
体检,到底能查出什么?
据杭州多家医院体检中心反馈的信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是最容易在体检中被发现的毛病。专家说,如果希望体检更有效,那么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要因人而异、个别对待。但是,现在人们的体检,更多的是由单位组织的,而单位为每个职工设计一套体检方案,是不可能的。因此,专家建议,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不妨在每年的单位体检之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再适当给自己“加餐”。
自发体检,到底占了多少?
“截至这个月20日,今年到我们体检中心体检的人数将近2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单位组织的体检。”杭州某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介绍,在总的体检人群里,单位体检占了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是个人体检。
在个人体检中,自发每年体检者却不多。“很多不是自发每年参加的,大多是被别人劝说来的,甚至是被强制带来的”。
这些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儿女看到单位体检时高龄人士检出的疾病多,想到父母已经很久没有体检,于是带父母过来体检;另一种是听说周围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群中有人忽然得了大病或患了绝症,受到强烈刺激,于是过来检查自己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疾病风险。
体检项目,也要有“个性”?
除了性别和年龄,医生建议,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情况选择体检项目。
若经常颈部不适或者时常落枕的人,应加拍颈部正侧位X光片或MR。如有腰部、背部、骨盆疼痛的症状,还需检查骨密度,提防骨质疏松。建议所有经常头晕、头痛的人做脑部CT检查,帮助早期排查颅内肿瘤、脑梗塞、脑溢血等。
嗜烟者,需重点增加肺癌排查项目,如胸正侧位片、肺癌血清标志物;如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定期检查视力、眼底;
有癌症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体检时一定要有所侧重,重点检查。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多发性结、直肠息肉等病史的高危人群,结、直肠镜等检查最好每1~2年做一次。
常规体检,该怎么加餐?
“为什么我参加单位的常规体检,体检报告说没有异常,但过了不久却得了大病?”像这样关于体检查不出病来的抱怨,很多。对此,医生说,大家首先要明白,集体组织的常规体检,是针对普通人群的一般性健康检查,而不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的目标是预防为主,是在未出现症状前的定期全面检查,其项目一般是常规性的。因此,如果你想查出早期疾病,就要自己为体检“加餐”了。
怎么“加餐”?科学合理的体检套餐设计应该讲究男女有别。女性基本项目应包括乳腺、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男性基本项目应包括前列腺等生殖系统方面的检查。
除此以外,按年龄段分类:
30岁以上:建议30岁以上者体检查颈椎片(尤其是白领工作者),女性需要关注乳腺的检查。
40岁以上:建议40岁以上体检者增加眼底检查,并增加肿瘤血清指标,以及加做肛门指检,必要时肠镜检查排查大肠癌。
40岁以后各种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肺癌是目前全球男女的第一癌症杀手,因此此年龄段的体检需选择胸部正侧位片而非胸透检查,并适当增加肺癌血清标志物项目(如:非小细胞肺癌抗原CF211、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40岁以上的男性还需注意前列腺B超的检查,前列腺增生通常发生在40岁后。
40以上的女性建议选择乳腺钼靶(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或联合乳腺彩超检查,加强排查乳腺癌并选做TCT,加强筛查宫颈癌。
乳腺癌35~55岁为好发年龄。45~49岁为我国乳癌患者最多的年龄段。体检还可辅以检测肿瘤标志物CA153排查乳腺癌。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之后的第二位女性癌,我国以35岁以上的妇女高发,40~50岁为最多。TCT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检测病原微生物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50岁以上:建议50岁以上体检者增加骨密度(骨量明显减少的年龄:男性64岁,女性49岁且绝经期开始后,骨量丢失更快)、经颅多普勒、头颅CT
60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除一般体检项目外,需特别重点关注的项目:
第一,心脑血管检查。1.血压;2.心电图;3.心脏彩色B超;4.颈动脉B超。第二,B超、胸部X线。第三,眼底。第四,血糖和血脂。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第五,骨密度。第六,胃肠镜检、大便潜血试验。第七,妇检或前列腺检查。第八,肿瘤血清学指标(AFP、CEA、PSA、CA等等)。
关于体检的两个提醒
提醒一:
精英人士更应体检
去年,某垄断国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到杭州某医院做体检,130名高管中发现两人患有肿瘤,分别为胸腺瘤和前列腺癌;今年,该医院为某公检法单位的中高层人员做PET-CT全身肿瘤扫描,约200个受检者中有6人查出问题,为乳腺癌、鼻咽癌、肺癌等等,而这些人做检查前一点感觉都没有。
医生说,越是事多、钱多、职位高的人,健康状况越可能出问题,他们是体检的“高危人群”。职场中的精英人士在成功背后往往背负着巨大压力,生活节律和饮食、作息都可能受影响,时间长了健康隐患很大。
此外,一些从事“特殊行业”的人也应重视体检。特殊行业指生活节律与常人有异,或者长期处于高压、应急状态。比如说工作性质需要日夜颠倒,如媒体编辑,或一天24小时内随时需要进入紧急状态,如办案的公安干警等。
提醒二:
刚退休人士勿忽略体检
在职职工每年参加单位常规体检,但退休人员却容易成为“漏网之鱼”。
“刚退休的老人,他们觉得自己身体还很好,不需体检。其实,退休后的10年是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最好的时候。”医生建议,老人退休后的10年内,还是应每年体检,让医生根据体检结果指导饮食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