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府上层对宝黛爱情的态度之谜三

(2011-03-19 16:11:13)
标签:

杂谈

贾政赞赏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贾政是个比较冷酷、古板的人,除了对贾母的孝顺以外,我们很难看到他会对谁和颜悦色, 就是对自己老婆王夫人也未见有什么温馨描写,但就是这样一个“严肃”的人,偏偏对自己的外甥女林黛玉颇为欣赏。

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之夜在大观园的凸碧堂和凹晶馆处比赛对对子,因湘云赞这个馆的名字取得好,林黛玉无意之中道出了舅舅贾政对她的赏识。

林黛玉说道:“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我们大家便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在宝玉拟匾额一回中,可以看出贾政对文学艺术极端苛求,无论贾府子弟还是清客相公,从不留情面,这足以说明黛玉独具风标的才情,以及贾政对才华的珍爱。

  有趣的是,贾政也有机会对宝钗的诗作进行了点评,在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回中,诸姐妹都做了灯谜,当看到宝钗的作品“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倒还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表明贾政和宝钗文学趣味以及人生观上的迥异,批评不可谓不严厉,奇怪的是,被贾政批评的诗作中唯独没有林黛玉的作品,想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除了艺术上的分歧,从家庭角度分析,贾政也应更偏向黛玉,黛玉的母亲贾敏和贾政是感情甚笃的同胞兄妹,这种亲近感情不能不延伸到下一代。“况林家本贯姑苏人氏,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业经五世,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如海和贾政互相尊重惺惺相惜,是超越亲眷的知己,对于崇尚才学的贾政来说,这种书香门第加知己的关系自然比皇商出身的薛家更具吸引力。

 

                 王夫人——旗帜鲜明的反对者

 

 

  第一次见面,王夫人就对黛玉做了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介绍 “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宝玉从小就是和姊妹们在一起长大的,怎说“这些姐妹们都不敢沾惹他”王夫人为什么要对黛玉说这种假话?心机深重的王夫人怕黛玉终究要和宝玉搅在一起,故而出言警告,这种话从未对宝钗湘云说过,其意自明。

一次,薛姨妈要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姑娘们,周瑞家的把最后两朵送给黛玉,表面看起来,这是周瑞家的顺路送,送到哪算哪。但其实问题绝没有那么简单,黛玉到贾府以后,宝玉和黛玉就享受明显高人一等的待遇,而如今,周瑞家的刚好来了个掉个儿,自然引起黛玉的反感,周瑞家的是在贾府侍候的“老人”了,难道连这点礼数都不懂?如果没有王夫人的示意,她敢这样做?况周瑞家的话明显具有挑逗意味:“各位都有了,这两只是姑娘的。”在黛玉冷笑发过牢骚之后,只见“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大有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的意思,非常婉约地传达了王夫人的态度。

在检抄大观园大观园一节中,王夫人的态度更趋于明朗化, 晴雯被告倒后,王夫人问凤姐“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生怕读者不明白——“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浪样儿。”以及骂晴雯“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貌似骂晴雯,却一字不落地骂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不就是病西施么?做出“轻狂样儿”不正是给宝玉看的吗? “语薄言轻”的黛玉所表现出来的不也是这种“浪样儿”吗?

因为王夫人在贾府是个深藏不露的实权人物,宝玉又是个缺乏担当的纨绔子弟,她的态度不能不为宝黛爱情投下一抹极为暗淡的阴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