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两面三刀

(2011-09-17 10:1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

法家献给君主的刀,是两面三刀,法家为什么要献两面三刀呢?首先,我们必须对法家进行证明,什么是法家?如果我们把法家理解为这是一个以法治国的学派,那就错了。

法家,成熟得很晚,但形成得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管仲,管仲是什么人?他是帮助齐桓公实现霸业的一个人。管仲靠什么帮助齐桓公实现霸业的呢?霸道。那么,管仲的霸道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查户口,定编制,实行军管。

齐桓公向管仲请教治国方针,管仲说:治理国家,首先把人分成四种:士,农,工,商。然后把他们分在不同的地方居住,士住在最好的地方,农住在农村,工住在王宫旁边,因为他们会做工艺,商人就安排在街上住。居住下来以后,就不准他们迁户口。这样,士永远是士,农永远是农人,工人永远是工人。商人永远是商人,安定下来后,在全国建立15个乡。

按五家一轨,设一轨长。十轨一里,设一里长。四里一连,设一个连长。十连一乡,设一个乡长。然后,每家每户,抽一个人当兵。五家一轨,抽5个人当兵,轨长手下有5个兵。十轨一里,里长手下有兵50人。四里一连,连长手下有兵200人。十连一乡,乡长手下有2000个兵。然后,把五个乡编成一个军,一万人。

当时的编制就是这样,全国15个乡,3个军。中军由国君率领,左军右军由大夫率领,这样就可以称霸了。这就是最早法家思想的起源。

法家是什么?法家就是依靠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来治理国家的学派。所以,西方有一些学者,主张把中国的法家,叫做行政管理学派,也有的主张叫司法与行政管理学派。

管仲提出这个方案,为了让齐桓公实现霸业,也就是为了横行霸道。要横行霸道还必须君主集权,实际上,管仲用这个办法把全国变成一个兵营,最高指挥权在君主手上,这叫君主集权。法家,就是一个主张君主集权的学派。

所以,我说,儒家其实应该叫德家,因为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法家其实主张以权治国,应该叫权家。

君主集权,横行霸道的结果,就是两面三刀。什么叫两面?两面在韩非那里叫二柄。柄就是刀柄,权柄。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二柄是什么?一个叫刑,一个叫德,这个德不是道德的德,而是给好处。实际上,二柄,一个是赏,一个是罚,一个是奖,一个是惩,两手。赏是给你好处,利诱。罚是给你坏处,威胁。所以韩非的二柄,就是威胁加利诱。软的一手,硬的一手,大棒,胡萝卜,甜头,苦头都有,所以,我称之为两面。

那么,什么是三刀呢?第一把刀叫做势,权势,君主一定要有权势,要有最高权力,地位也要最高,这就叫做势。这个主张最早是慎到提出来的,他提出这个东西,是要用他的法治来反对墨家的仁治,当然儒家也讲仁治,主张贤人政治,领导人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非凡的能力,儒墨两家都是这么主张的。但是法家认为,领导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权势,要有地位,有权力。

慎到说:飞龙和腾蛇,为什么能在天上飞?因为它们能腾云驾雾。这个云雾就是权势,一旦云开雾散,飞龙和腾蛇就掉到地上,和蚂蚁蚯蚓又有什么区别呢?

慎到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这个理论以后,有人反对说:你这个话说得不对,是的,龙如果没有云雾是飞不到天上去的,但是蚂蚁和蚯蚓,即使有云雾,它们也飞不到天上去。怎么能说领导人个人品质是没有用的呢?反对派还说:同样是有权势,尧舜为什么就把天下弄得大治,而桀纣又为什么把天下弄得大乱呢?还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品质有差距嘛!他们的权势还不都是一样的吗?

对此,韩非说:是的,即便有云雾,蚂蚁和蚯蚓也飞不到天上去,但是,君主是世袭的,你怎么能保证世袭的君主都是龙凤呢?你怎么能保证世袭的君主就不是蚂蚁和蚯蚓呢?何况桀纣也好,尧舜也好,那是百年不遇的,好不容易才出一个,而我们现在这些君主,都是普通人,没有尧舜那么好,也没有桀纣那么坏。我们设计政治制度的时候,怎么能以个别人为标准呢?我们当然应该以普通人为标准。要保证一个普通的平常人他当了国君也能治国。怎么保证?给他权势。这是法家的第一把刀。

法家的第二把刀,是术,权术。光有地位还不行,还得有手段,这手段就是权术,权谋。这些在韩非的书里,讲得很多,都不是好东西,我们不讲它们。这里我要讲的是,我们不要一讲到权术和权谋,就认为是害人的。韩非在他的书里,也有防身的,防身的可以讲一讲。

比如韩非讲过一个晋文公的故事,有一天,晋文公吃饭的时候,上了一道菜是烤肉,发现那个烤肉上缠着头发,晋文公就把厨师叫来,你想噎死寡人吗?

厨师跪下说:小人有死罪三条,第一条,小人的菜刀磨得飞快,切肉的时候切得非常顺利,所有的肉我都切断了,头发就是切不断。第二条小人烤肉的时候,用铁钎子把肉穿起来,每一片肉小人都看见了,就是没有看见肉上的头发。第三条小人把肉放在火上烤,肉都烤熟了,都烤出油来了,头发居然没有被烧掉。小人罪该万死!

晋文公一听,马上明白了,这个头发是后来缠上去的,有人陷害他。经调查,果然有人陷害这个厨师,这也是属于韩非的术。从这个例子,韩非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一旦发生了案子,一定要考察利害关系,一定要知道发生这个案子,对谁有利?或者是对谁有害?你就可以找到作案的人。比方说这个案子,这个事情对厨师是不利的,一定是厨师的仇人干的。现在我们破案也是这样,要查一查犯罪动机,这是术。

法家的第三把刀是:法。什么叫法?必须讲清楚,这不是我们今天讲的法律,或者说不完全等于我们今天讲的法律,讲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比方说刑法。在韩非那里,一切明文规定的东西都叫法。韩非对法有一个定义,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什么叫?著就是形成。什么叫?必就是标杆。意思是说,什么是法呢?就是由官方制定的一些条文,这些条文是一个标杆,这个标杆放在什么地方呢?树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让老百姓知道好歹,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个东西就叫法。

由此可以推出,韩非的法有三大特征:一是明文规定,二是官方制定,三是公开宣布。

韩非的法和术,二者刚好是相反的。韩非说:法一定要公开,要家喻户晓,让大家都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但是,术是千万不能让人知道的,术是君王用来对付别人的手段,不能让人知道,这叫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越公开越好,术越隐秘越好。

法家这三把刀:势,术,法,其中,势是用来建立威望的,术是用来对付官员的,法是用来统治人民的。这就叫势立威,术驭臣,法制民。三把刀有三种不同的用处,而归根到底只有两种,一个是赏,一个是罚,二柄,加上势术法三个手段,合起来就叫做两面三刀。

这是法家主张的基本内容,法家是怎么回事?你就清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