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宵别梦寒

(2012-04-02 22:04:04)
标签:

清明

送别

弘一法师

杂谈

分类: 心路残影

因为放假的缘故,偌大的校园变得分外的清静,也只有此时,才能心无旁骛地回忆一些事情,几多欣喜,几多忧愁,谁又能分辨得清。

早上,一觉睡到自然醒,之后把一直搁下的书看完了。伸个懒腰,披上外套,跑到食堂,要了份猪肝,三个馒头,回宿舍就着二两老白干吃了,万份满足。

人的确应该学会知足的,好比登山,一味地往高处看,只会感到绝望;为什么不转身,看看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路,坦然一笑,这便是知足。对我而言,如现在这般没有俗务缠身,随心所欲,随遇而安,有书看,有饭吃,有酒喝,淡淡的幸福,自由的感觉,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然而就是这样平淡的幸福,若非到了如今日节假之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平日里终日为了班里的事奔走于校园与网络、现实与虚拟之间,几乎没有一点休息与自由的时间,不得不说,这与我向往的大学生活大相径庭。罢了,既然做不成隐士,就索性回到尘世,投身于人海之中,只因为,这些人值得为之付出。

总之,我是要好好感谢这一令大多数人感到忧郁惆怅的假日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百年前,诗人杜牧独自在异乡漂泊,甚至清明时节都不能回家扫墓,偏赶上阴雨连绵,想到家乡,想到自己寂寞孤独的处境,再看到路边凭吊的行人,自己也要断魂了。彼时,能安慰他的,怕只有杏花村的美酒了。

一念至此,想到自己又何尝不是独在异乡,虽不至于有杜牧那般忧郁感伤,看看窗外阴沉的夜色,行走在的校园中,想到父母和家乡,此情此景,也颇有几分相似了。

我抬手,一杯浊酒,敬这个让我能够得暇静思的节日,敬杜牧,敬所有如我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

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感到倦怠,何况每天要面对繁重的课业、无聊的琐事,所以我越发喜欢与兄弟们一起去外面旅行。每当踏上旅途的时候,都能让我精神松弛,忘记所有的压抑和不快,虽然有时会累得半死,但能毫无顾忌地大笑,找到一个快乐的自我,然后回到现实中接着面对忙碌无味的生活,这便是旅行之于我的意义所在了。

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摩天轮象征着幸福,只因为不迷信传说与童话。可当我安静地真正坐在上面,视野随着它缓缓向上旋转而变得开阔无比时,当我从最高点逐渐下落回到起点时,才懂得,一次轮回,缓慢而圆满,这不正是幸福的真谛吗?

昨天下午,当我从沉睡中清醒过来,脑中忽然记起了曾经的英语老师,三年的时光,是她一直带着我走过,那段日子里,我们许多人一起,从相识到相知,学过,玩过,闹过,笑过,哭过……还记得那次,听说她参加研究生考试回来了,我第一个冲出教室去找她,那份激动和兴奋,溢于言表。在我心中,早已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了。第一时间拨通电话,然后开了视频,一聊就是整个下午,偶然间,她一句“江杉,你就是太善良了”把我给整蒙了,之后莞尔一笑,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句话究竟对还是不对。

其实我感到有些惭愧,为什么时隔这么久才想起她来,包括很多朋友也是,似乎现在的我们有了各自新的生活,以至于渐渐淡出了彼此的视线。不过赵长江老师上课时说过,平时想不起来,一有事想起来了,能和你分担一切喜忧的,才是真正的朋友;相比之下,那些中日黏在一起,楼脖子抱腰,好的不得了的不过是酒肉朋友罢了。希望真的如赵老师所说的那样吧,不然的话,我真的会有一种负罪感了。

晚上和彩霞吃饭,静静地听她所说连日来的所遭所遇,当听她说为了手里的工作而又险些晕倒时,我认真地说了一句:“作为好朋友,我所在意的,不是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你这个人,你能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了!”

一句话,亲人是命中注定的朋友,朋友是自己找寻来的亲人,你们安好,便是晴天。

歌诗课上,听到了这首《送别》,以前虽有所耳闻,但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却是在近日。想必弘一法师也正是经历了这人世沧桑之后,才遁入空门的吧。花开花落,人世无常,但就是这些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真情,长久以来一直感动着我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http://s6/middle/6a7e496egbcb2ae162ad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