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系列之十一
基层医院如何制定预案?
文 徐毓才(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
一直以来,基层医院管理者没有重视“应急预案”,管理者似乎不明白应急预案的用处,总以为制定预案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考核与评审,因此就常常出现要么预案做的不实,要么做出来的不培训,等到用的时候都傻眼了,手忙脚乱,徒增风险。
1.基层医院需要哪些预案
一所医院需要多少预案,具体要结合本院的功能、任务以及日常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按照风险发生频度、危害大小进行梳理,没有准数,一般要有一个总预案,用于保障医院内外发生涉及医疗救护与支援的总的工作原则、应急体系、监测预警报告、应急响应、后期评估与应急保障。在总预案指导下,制定本院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预案,一类是以组织协调为主要工作内容,涉及管理层面的,包括危重病人救治、转诊、麻醉手术、医疗技术损害(包括心脏骤停、猝死、坠楼等意外伤害)等突发意外、药剂、护理差错(发错药、输错液、血、住院病员失联、坠床、跌倒等)、医疗废物流失、医院感染暴发、医疗事故防范、处置(包括“医闹”)、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伤及3人以上的山体崩塌、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第二类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包括心肺复苏、休克、急性中毒(煤气中毒)、心衰、心律失常、癫痫持续状态、急性哮喘及哮喘持续状态、上消化道出血、溺水、触电、高空坠落等;第三类涉及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突发事件,一但发生,可能影响业务或需要组织大批人员疏散的,如火灾、停电、停水、锅炉等压力容器故障、信息系统故障等。
2.预案以实用为本
制定预案简捷明快
培训入心才能应急
预案必须实行“年检”
(下期请继续关注:有效培训:磨快风险管控之剑)
转诊预案示例
目的
标准
1.医生根据病情和治疗决定病人是否转诊。转诊前应提前了解转入医院和科室情况,必须确保有能力并愿意接收转出病人,告知病人为什么要转诊并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做好有关准备并记录告知内容。
2转诊过程应根据医嘱和病情由科室负责人安排相应资质人员护送。用平车或推床转诊时,必须有2名工作人员负责以免坠床。
3在转运途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保护隐私,防止受凉。
4 途中治疗护理必须全部记录,到达目的地后,双方进行交接,并记录在交接单中,交接单要留存在病历中,门诊患者交由医务科保存。
5每次转诊完毕后,不管有无特殊情况都必须向派出人员报告。
6 危重病人转诊,负责转诊的医务人员一定要有执业资质,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和药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随时准备应急救治。
定义
危重病人:不稳定生命体征、不同等级意识改变,意识丧失,癫痫发作,严重创伤,气管内插管,使用镇静药,带有体内压力监测管或使用血压、心律、呼吸常规药物者均成为危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