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

(2014-03-29 07:21:08)

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系列之一】

编者按  科学发展不仅仅是跑得快,跑得稳往往比跑得快更重要,因为不受伤不跌倒才可能走的更远,正如飞得多高多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平稳着陆。而要不受伤不跌倒,就必须重视风险管理。从本节起,我们一起探讨基层医院风险管理。

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风险管控

文 徐毓才(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

风险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医疗系统本来就是一个严密复杂的系统,因此具有天然的不可预知和高风险性。基层医院由于人力资源的缺乏、管理经验的不足、防范意识、能力的欠缺,自然比大医院有着更大的风险。尤其在当下医疗执业环境比较差的情况下,更是让郭院长们寝食难安。怎么才能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环境呢?做好风险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策略也许是唯一可靠的办法。

简易评估

做风险评估,需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有可能出什么事?二是出这种事的可能性有多大?三是后果有多严重?四是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回答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判断,一个是导致损伤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风险就越大,另一个是损害的严重程度,越严重自然越危险,这样就可以甄别出发生风险的概率,可能性大而且损害特别严重,这样的风险便最大,就是风险管理的重点。

评估的结果

 医疗资源稀缺。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多少年来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基层很缺,这些情况并没有在新医改“强基层”的政策中改观,反而还在进一步加剧。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布局不合理;医疗设备不配套与闲置;特别是人力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基层医院发展的第一瓶颈,也成为最大的风险点,人员不足、人才奇缺、结构不合理与结构性浪费同时存在。

 高风险病人的识别意识和能力不足。当前,“医生选病人”已经成为一种规避医疗风险的潜规则,治该治的病,治该治的人的病已经成为大家不自觉而形成的医疗原则。

 关键环节管理薄弱。一个是值班交接班制度的执行不到位,特别是一日三餐、夜间;第二个是应急救治的规范化有待提高,如心肺复苏、各种中毒;第三个不合理用药潜在风险巨大,抗菌药物滥用、偏爱输液、过度应用中药注射剂等;第四个是缺乏有效的医患沟通,常常引起误解;第五不重视心电图、血糖等常规检查,常常出现漏诊;第六高风险流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产科、转诊等;第七,难以预见或可以预见但难以避免的医疗意外也常常会成为风险点;第八,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管理没有得到重视,要么不写,不能证明自己“没错”,要么写出了问题,使医疗文书变成自己的“罪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这已经明确规定,医疗损害实行“过错责任”原则,但很多情况下,患方要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举证可能很困难,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如医疗机构明显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等又实行过错推定,来减轻患方的举证负担。

正基于此,医疗机构不但不能错而且还必须能够证明自己没有错,才可能免除患者损害的责任,加之风险点太多,因此做好风险点排队并按照风险大小及性质加以有效管控才是风险管理的根本。

 

    (具体如何有效管控,请继续关注风险管控之二:如何发现高风险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行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