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品回扣到了基层,是谁的功劳?

(2013-09-03 17:35:10)

网上听村医说,药品回扣来到了基层,很是震惊。当然首先不能怀疑这是“谣言”,一定是真事,我也听说过。不怀疑其真实性,主要基于这么几个常识性道理,毋容置疑。

1省级招标,很多药品价格确实高了,给回扣留下了空间。

基药制度规定,基药目录是国家定,省级可以增加,省以下不允许增加。于是目录的确定权被定死。在此基础上,规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只能使用目录内药品,因此企图使用其他替代品被严禁。这些定死的药品,招标只能是省级,招标的结果是药品进入医疗机构的“初次竞争”便变得异常激烈,于是一些生产企业不惜血本要入围,并且必须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入围。只有如此,才可能有市场竞争力。否则,即使入围,也是死路一条。而主管招标的部门没有降低价格的主观意愿,难免不被潜规则所“潜”。

2 不准“二次议价”,给院长“面罩”

从前,因为药品价格高,医疗机构在网上招标之后或多或少都进行过二次降价,一方面可以和药商谈判,给过多药商竞争同一药品难以取舍制造障碍,二方面,可以适度压低药品价格,压缩商业贿赂的幅度,避免出事。然而,如今不准“二次议价”,使得医院望着高价药没有办法,自然加大了商业贿赂风险,因此漳州出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从政策制定者看,这一看似为了维护正常药品配送秩序的举措,客观上既保护了药品企业的利益,也确保了招标者的意愿,对医院院长来讲,获取更多利益一个“面罩”或者说“遮羞布”,唯一损害的就是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利益。

3 基药政策直接导致药品回扣泛滥并深入基层

由于以上政策的缘故,入围中标的企业,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药品营销,一有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有政府颁发的合法外衣,三没有了更多企业的恶性竞争,可以大摇大摆地堂而皇之地做贼不心虚。但是,这些见不得人的活动,只能在医院、卫生院等集体单位进行,到了村医哪里就遇到了天然障碍,因为村医实行了“门诊诊次总额预付”,药品价格的高低、有没有回扣与村医没有关系,钱是按照“诊次”以“总额”给村医预付了的。

由此可见,药品回扣到基层,还是政策惹的祸。(徐毓才)

药品回扣到了基层,是谁的功劳?

药品回扣到了基层,是谁的功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