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时行感冒的体会

(2013-07-20 07:50:50)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时行感冒的体会

徐毓才

     时行感冒病名由来已久,而由于邪毒不断变化,防控始终是新鲜话题。本文报告了笔者近年采用连花清瘟胶囊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时行感冒的满意效果,并得出四点体会:时行感冒不是小病;尽早正确治疗是关键 严密观察及时快速转诊是基层重点;严守职责,防控新发传染病基层有可为有可不为。

关键词  时行感冒;连花清瘟胶囊;中医药治疗

时行感冒,是指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西医称为流行性感冒。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连花清瘟胶囊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临床病例选择方面,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明显的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二是具有明显的流行性,三是全身症状明显,临床以突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为主要特征,四是起病在两天之内,发热在39℃以下,精神状态好。

1.2  治疗方法

连花清瘟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

口服中药。基本方药: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杭菊花10g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加减:苔厚腻加广藿香、佩兰;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

注意休息,多饮水。居家观察,减少外出不要到人群聚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外出时戴口罩。

发放居家观察治疗建议书。居家治疗期间,注意是否存在以下情况,如有其中之一,表明病情加重,应立即复诊或转往上级医院:1.持续高热不退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1.3 疗效标准(自拟)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一般检查自拟疗效标准。痊愈:服药后24小时内热退,3天内症状消失,一周后未反复;有效:服药后效果明显,但24小时后加用西药抗病毒治疗;无效: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转诊。

 结果  200910月至20124月份,有比较齐全的100份病例分析,结果,痊愈7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体会

3.1 时行感冒不是小病  时行感冒是指感受四时不正之气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西医学称为流行性感冒。其与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是:时行感冒病人全身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时”的特点。疾病具有明显的流行性,短时间一定区域内有很多相似与相同症状病人出现。进展快。很多时行感冒,往往短时间内病情可能快速加重以至不治身亡,一些新发时行感冒,如H5N1甲流、H7N9禽流感等等,其致死率很高,因此不能把时行感冒当做小病,必须做好治疗病例选择、居家观察建议、重症及时发现与快速转诊。

3.2 尽早正确治疗是防止病情加重以致不治的关键  时行感冒防控,重在“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水平、能力的限制,做到早诊断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些新发传染病的诊断权往往有明确的规定。近年甲流、禽流感的防控实践证明,早期治疗很重要,可以大大减少危重病例的数量,减轻危重程度。笔者采用连花清瘟胶囊配合银翘散加味中药汤剂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也有国家级研究证实。据2011819日《健康报》报道,中药治甲流效果获国际认可可显著降低甲流发热持续时间证实中药汤剂在缓解甲流引起的发热症状方面与达菲同样有效  

3.3 严密观察及时快速转诊是确保安全的重点  由于时行感冒“时”与“行”的特点,感受毒邪变化多端,致病途径诡异,当年非典突如其来,诡异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于门诊治疗患者,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会他们观察病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很重要。一旦发现有可能转成重症的,必须快速第一时间转往上级医院、定点医院或有条件的医院,这是确保安全的重中之重。

3.4 严守职责,确保新发传染病规范防治  近年的新发传染病防控实践证明,科学防控很重要。很多时候,政府说某种传染病来了,要加强要重视,谈“传”色变,定点医院必然人满为患,很多可能不是问题的,都一拥而上,一方面加重定点医院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几率,这不是科学防控。实际上,很多传染病,即使是手足口、H5N1,很多确诊的,只要早期规范治疗,也很快可以康复,因此基层医疗机构一定要按照防控规范,严守自己的职责,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