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医生认错
(2013-06-04 10:30:53)我看医生认错
徐毓才
最近,《健康报》发起一个话题——《出了医疗差错,你能否坦诚面对?》。一些专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哈医大柏宁认为,传统医疗差错处理中“责备的文化”,不利于医学的发展。浙江磐安陶宝东认为,单纯的惩罚,只会让医生和护士瞒天过海,导致差错频频发生。北大王岳认为,这世上找不到不犯错的人,但能找到承认错误的人。上海华山医院李骥认为,国外强调的是“对事不对人”,而我们往往是“对人不对事”,浙大陈作兵建议,请给医生更多的宽容。
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好的面对医疗差错的办法。
我觉得,在对待医疗差错这个问题上应该正视现实,客观面对。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大部分医生不会主动选择认错。为什么会这样?从长期从事医院管理的经历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我们的文化骨子里渗透着一种“惩罚”意识。这种文化,不重视从本质上纠正错误的行为,而以惩处犯错的人为快意。大众也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种潜意识,总觉得把犯错的人收拾了,自己心里很舒服。
二是我们很多管理者缺乏系统思考意识。对待医患纠纷的处理只着眼于对当事人的行政、经济处罚,而不能够、不习惯从“系统”上进行反思,修复我们不完善的“系统”,致使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
三是我们当前的环境不利于主动认错。当前医疗执业环境恶劣,很多时候本来不是问题都可能被不良媒体,被不怀好意的人折腾出事情来,谁还敢主动承认错误,面临的风险太大。本来,医疗差错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对患者造成损害后果,主动上报认真分析不断修正有利于改进复杂的医疗系统,但恶劣的环境不允许主动认错,从而使差错不能得到及时发现与修正。
基于此,对待医疗差错,全社会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一是树立“是人就会犯错”观念,给医生更多的宽容。20世纪90年代,美国相继发生了三大医疗事故,社会舆论压力巨大,医疗事故也成为国会的重要议题,要求克林顿总统及其政府有所作为。克林顿命令美国医学研究所研究对策,随后,美国医学研究所抛出了两份著名的报告,其中一份就是《错误凡人皆有:构建一个更安全的保健系统》,之后,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从2003年起,每年都提出年度《病人安全目标》与措施,这些看起来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措施才是患者安全的“保险阀”。
二是正确认识医疗,明白“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疗系统意外事故高发”。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的全过程,医疗风险有其必然性,因为任何医疗活动,即使是“正确”的操作本身都是一种“伤害”,何况医疗行为的实施对象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人”,因此医疗风险远大于其他任何领域。医疗系统是一个复杂严密的系统,风险极高,当意外发生时,往往是多个错误同时出现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一个系统崩溃,而且系统内部的人员很难预见各种错误同时发生,这些隐匿性差错常常是系统安全的最大威胁。
三是牢固树立“90%的差错是由系统误差造成的”这一核心理念。这种理念要求,发生医患纠纷后,及时妥善依法处理只是第一步,而处理后的“再处理”更为必要,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刻反思其中存在的“瑕疵”,包括患方“抓住”的和没有抓着的,特别要善于发现系统误差和隐匿性差错,然后全力修复,使整个系统“做对容易做错难”。强调系统误差,并不是忽略人的因素,但是,出事后,如果仅仅处罚个人,系统的安全性没有得到改善,不能预防其他人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是建立非惩罚性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所谓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医院内意外的、不希望发生的或有潜在危险的事件。及时发现和鼓励报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患者安全管理及其重要。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1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微的事故,还隐藏了300件潜在的隐患。所以,“系统思考”要求我们做患者安全管理要及时发现那300,避免29,杜绝1。